语文版九上 第26课《鱼我所欲也》(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九上 第26课《鱼我所欲也》(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2 15:10:30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鱼我所欲也
语文版 九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激趣导入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所关注,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这节课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一文,从中寻求答案。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介绍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创作背景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主张。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暴政”。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本文突出地表现了他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思想。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羹(gēng)
蹴尔(cù)
苟(gǒu)
箪(dān)
屑(xiè) 
所恶(wù)
积累字词。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请听课文朗读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通假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通“德”,恩惠,文中是感激的意思)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古今异义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义:古代容量单位;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乐器)
一豆羹
(古义:古代的一种食器;今义:豆科植物)
故患有所不辟也
(古义:祸患,灾难;今义:害病)
是亦不可以已乎
(古义:止,停止;今义:已经)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就)
入则无法家拂士(如果)
呼尔而与之(给)
吾与点也(赞赏)
蹴尔而与之(连接两个动作)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却)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




一词多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长句的断句。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第1自然段写了哪些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分为三层。
(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
第一层
第三层
第二层
(从“生亦我所欲”到“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进行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用意是什么
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之所以先设谕而后提出论点,是因为“鱼”和“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
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本文的哪句是论点 是怎样提出来的 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中的“甚于生者”“甚于死者”分别指的是什么 “所欲”“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甚于生者”指道义,“甚于死者”指丧失道义。“所欲”指的是正义的事,“所恶”指的是不义的事。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什么 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善心。强调“义”的思想境界是人人都有的,只是道德高尚贤明的人没有丧失罢了。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举例论证。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人们不要丧失人的“本心”,“义”比“生”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
①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②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①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辟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②“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 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③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④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 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
“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品评赏析
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在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做出正确的抉择。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结合本课所学及课下的了解,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一:孟子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示例三: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他义正词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归纳本文的主旨,完成填空。
  本文阐述了( )、(
)和( )的道理,提出了(
)的中心论点。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 )、( )的人,斥责了那些( )、(
)的人。
  义重于生 义重
于利 不义可耻 “舍
生取义
重义轻生 舍生取义
苟且偷生 见
义忘利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
课堂练习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并不是只有贤能的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会有,贤能的人能够不遗失罢了。
教学目标
作业布置
1.课下同学们自由探讨“利”和“义”的关系。
2.做本课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语言特色----善于比喻,明白晓畅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道理论证
论证方法
鱼我所欲也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第26课《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课题 鱼我所欲也 单元 第7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反问句和对比、排比修辞的作用。2.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理清文章的论证过程及中心论点。3.背诵课文,增加语言积淀。
难点 文章的论证过程。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所关注,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这节课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一文,从中寻求答案。 思维发散 设置疑问,激起好奇心,开启学习的思维。
讲授新课 二、初读感知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2.创作背景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主张。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暴政”。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本文突出地表现了他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思想。 3.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了解作者及理解文题 。(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即文章的古今字词。 (3)再读课文, 理解课文的主旨及寓意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恩惠,文中是感激的意思)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2)古今异义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古代容量单位;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乐器)一豆羹(古义:古代的一种食器;今义:豆科植物)故患有所不辟也(古义:祸患,灾难;今义:害病)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止,停止;今义:已经)(3)一词多义。 则 与而于 (4)长句的断句。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③乡/为身死而不受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⑤是/亦不可以已乎(三)精读感悟1.第1自然段写了哪些主要内容 〔明确〕 第1自然段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到“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 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 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2.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进行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3.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 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4.本文的哪句是论点 是怎样提出来的 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 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之所以先设谕而后提出论点,是因为“鱼”和“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5.“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中的“甚于生者”“甚于死者”分别指的是什么 “所欲”“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确〕 “甚于生者”指道义,“甚于死者”指丧失道义。“所欲”指的是正义的事,“所恶”指的是不义的事。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什么 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明确〕 “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善心。强调“义”的思想境界是人人都有的,只是道德高尚贤明的人没有丧失罢了。7.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明确〕 举例论证。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人们不要丧失人的“本心”,“义”比“生”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8.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①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②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9.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 ①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辟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②“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 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③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④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10.突破难点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 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11.品评赏析(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明确〕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在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做出正确的抉择。(2)结合本课所学及课下的了解,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明确〕 示例一:孟子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示例二: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他义正词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3)概括本文的主旨,完成填空。〔明确〕 本文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义忘利)的人。 自主学习,相互探究。合作探究,披文入情。读中感悟。 文言文读准字音及断句,是翻译、理解课文的关键。让学生学会在课下注解中找准知识点。 理解主要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课堂练习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_通________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 通 ___________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 1.课下同学们自由探讨“利”和“义”的关系。2.做本课的练习题。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 我所欲也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整我课文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鱼我所欲也》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苟得(  ) 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尔(  ) 不屑(  )
妻妾(  )
2.用课文原句填空。
(1)生,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
(2)呼尔而与之,       ;        ,乞人不屑也。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二者不可得兼 _______________
(2)故不为苟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
(3)故患有所不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4)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蹴尔而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按照这种办法去做就可以生存,但却失掉了义。
B.按照这种办法来保全生命,但却失掉了义。
C.按照这种办法去做就可以生存,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
D.按照这种办法来保全生命,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
二、课内语段阅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以上文字出自《    》,作者    ,    时期鲁国人,是继孔子之后    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    。 21cnjy.com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用四个字概括),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
7.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故患有所不辟也(躲避)
B.所欲有甚于生者(超过)
C.乞人不屑也(不屑于接受)
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
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A.呼尔而与之。
翻译:呼唤着给他吃。
B.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翻译: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C.乡为身死而不受。
翻译:以前宁愿死也不接受。
D.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
9.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
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C.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惑而丧失本心。
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彻。
10.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类文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1教育网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公仪休①相鲁②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③不受。其弟谏曰:“夫子④嗜鱼而不受者,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⑤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⑥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⑦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21·cn·jy·com
【注】①公仪休:周代鲁国穆公的相。②相鲁:做鲁国宰相。③公仪子:对公仪休的尊称。④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⑤下人:退让人,不敢要求别人。⑥枉:违法曲断。⑦给:供给。www.21-cn-jy.com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蹴尔而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_____
(3)公仪休相鲁而嗜鱼 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弟谏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翻译句子。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文中“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仪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公仪休对“受鱼”和“枉法”关系分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gǒu wù dān gēng cù xiè qiè 
4.C 
5.《鱼我所欲也》 孟子 战国 儒 “亚圣”
9.A 
10.使文章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11.(1)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12.(1)踩踏食物的样子。 (2)优厚的俸禄。(3)喜欢。 (4)他的。 
13.(1)一篮子干粮,一碗汤,得到它们就可以活命,得不到就会死。 
(2)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送给您的)鱼,是为什么呢?
14.“本心”指人生下来所固有的善的本性,就是“羞恶之心”,也就是“义”。 
15.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16.秉公执法、清正廉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