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22课《绿》(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第22课《绿》(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2 14:3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绿》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什么 B.什锦 C.什物 D.什刹
2.下面这段话的语序已被打乱,调整后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似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只像丝一样的腿。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
③我呵着气,送给它一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
④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
⑤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
⑥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A. ①③⑤④②⑥ B. ⑥⑤①②④③
C. ③⑤④①②⑥ D. ③①②⑥⑤④
3.加点字读音不同于其余三项的是( )
A.分外 B.分钟 C.分析 D.十分
4.给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①惊诧( ) ②镶( ) ③分外( )
④几绺( ) ⑤攀着( ) ⑥石穹门( )
⑦着实( ) ⑧拂地( ) ⑨裙幅( )
A.①chà; ②xiāng; ③fèn
B.④liǔ; ⑤pān; ⑥qióng;
C.⑦zhuó; ⑧fó
D.⑨qún; fú
5.选出有语病的一项。( )
A.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C.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D.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
6.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写出作者对绿的总感受是( )
A.醉人
B.奇异
C.似近似远
D.似真似幻
7.为了表现梅雨潭的绿美到极致,作者用来作衬托的是( )
A.北京什刹海绿杨的“淡”
B.杭州跑虎寺绿壁的“浓”
C.西湖波的明
D.秦淮河的暗
8.下面对课文分析不对的一项( )
A.《绿》与一般的游记散文相同,记述了作者的游踪和见到的种种景物,抒发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21教育网
B.作者选择了三个观察点,由远而近写了梅雨潭、梅雨亭、梅雨潭。
C.文章开篇花了大量的笔墨写梅雨潭,是为了衬托出梅雨潭的绿得的美。
D.作者称“绿”为“你”,是把“绿”拟人化,这样更便于抒发强烈的热爱之情。
9.对下面句子从几个方面写出梅雨潭绿的特点( )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21·cn·jy·com
A.清亮
B.柔软
C.鲜嫩
D.纯净
10.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踞在 薄阴 几绺
B.琼门 棱角 沉滓
C.皱撷 什刹 挹你为眼
D.明眸 青睐 掬你入口
二、课内阅读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经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里,居然觉得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你那善舞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么会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11.找出作者来到梅雨潭这一过程中所用的动词,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体会作者对梅雨潭绿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A(解析:A项“深”读shén,其他都读shí。故选A。)
2.A(解析:分析:先写蝴蝶的外表,再深入剖析它飞出来的原因,以及它非凡的勇气。故选A。)
5. (B解析::应该是: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故选B。)
6. (ABC解析:作者对绿的总体感受是醉人、奇异、似近似远。故选ABC。)
7. (ABCD解析:以上四项都是作者用来对比衬托梅雨潭的绿。故选ABCD。)
8. (A解析:《绿》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它的重点不在于记述游踪和见到的种种景物,而是通过梅雨潭绿绿的潭水,抒写自己对生机勃勃的绿的赞美之情,所以应该选A。)
9. (ABCD解析:以上四项都是该句描写梅雨潭绿的特点。故选ABCD。)
10.( C解析:C应为“皱缬”。故选C。)
二、课内阅读
11.动词有“追捉” 、“揪着”、“攀着”、“探身” 、“鞠躬”等;准确、自然地写出了探奇揽胜的急迫心情。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