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月相》习题
基础过关
请你完成填空
1.月球不会自己(
)发光,全靠反射(
)而发亮。
2.迎着太阳的半个月球是(
),背着太阳的半个月球是(
)。
3.当月球与日、地三者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背着阳光,我们看不到(
),这就是新月(
)。
4.新月发生时间为农历(
)。
5.月相变化的周期:(
),即29、53日。
6.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
)。
7.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
)。
8.想一想我国下列传统节日农历是多少。
春节(
);中秋节(
);端午节(
)。
二、综合训练
判断对错
1.由于太阳的阻挡,形成不同的月相(
)
2.月相证明地球有自转(
)
3.由于月球发光的面朝向我们的角中考资源|网度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
4.由于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地球上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月相(
)
三、拓展应用
1.补充完整:月相跟着农历变,初一初二看不见,初三初四象娥眉,初七初八月半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12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脸,你是如何推测的?
3.动脑筋:今年春节晚上,某商店被盗。第二天,公安人员审询了最有嫌疑的两个嫌疑犯张三和李四。张三说:“昨晚十点钟,借着月光我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李四说:“十点的时候,我正在家里睡觉。”请你帮助公安人员判断,谁最有可能是罪犯,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
不会
太阳光
2.
暗的,亮的
3.
月亮
4.
初一
5.
朔望月
6.
右侧
7.
左侧
8.
正月初一,八月十五,五月初五
二、综合训练
1.×
2.×
3.×
4.
√
三、拓展应用
1.
到了十五满月圆,以后月相逐渐缺,二十二三月似弓,到了月底又不见。
2.
上弦月晚12点,月已经落山,或正悬于西方近地平线,由东往西看正是对光,而犯人背光,不可能看清。
3.张三最有可能是罪犯。因为春节是正月初一,根本没有月亮,可李四说他借着月光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是在撒谎,因此,他最有可能是罪犯。(共10张PPT)
观察月相
第二课时
月相示意图
模拟月相变化
月相跟着农历变,初一初二看不见,初三初四象娥眉,初七初八月半边,到了十五满月圆,以后月相逐渐缺,二十二三月似弓,到了月底又不见。
月相示意
十九
×x
十七
●●●
月相与农历,日、地、月三者的位置的关系
月相名称出现的大致时间
日、地、月位置关系
视觉形状
新月或朔
初
日、地、月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
不可见
半圆,上半夜见于西部天
上弦月初七、初八日、地、月大致成直角,月球在地球以西
空,月面朝西
满月或望十五、十六日、地、月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通宵可见,一轮明月
半圆,下半夜见于东部天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地、月大致成直角,月球在地球以东
空,月面朝东
阳光≡
⊙
阳光
CW
小资料
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27.32日
月相变化的周期是29.53日,月相变化周
期符合农历日期,农历小月29日,大月30
,因此,观察相变化应按农历日期进
月相观察记录表格(二)
谢谢!《观察月相》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模拟月相的变化来了解月相的变化过程。
2.对月球有个新的认识。
3.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
二、学习过程
1.
能否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变化?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2.
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
3.
观察“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
4.
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5.
你认为月球是一个发光的、透明的球体吗?
6.
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能用到月相的原理呢?《观察月相》教案
教学目标
1.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
模拟月相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设问引导、分析讨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搜集月相变化的资料,活动记录等。
教师准备:
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之后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月相的知识,那么上节课后老师让大家完成的作业怎么样了?现在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作业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上节课的作业可以发现学生上节课掌握不足的地方及时补充,也为本课内容奠定基础。]
新课讲授
1.
模拟月相变化
(1)设疑: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能否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变化?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3)可以进行一个模拟实验,观察“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或者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
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
(4)提问: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5)学生思考回答。(预设: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不是因为月球的形状在发生变化。)
(6)播放月相变化的课件,巩固并小结: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解释: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贴上月相。)
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让学生了解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2.拓展巩固
出示两道实践题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分析。
(1)动脑筋:今年春节晚上,某商店被盗。第二天,公安人员审询了最有嫌疑的两个嫌疑犯张三和李四。张三说:“昨晚十点钟,借着月光我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李四说:“十点的时候,我正在家里睡觉。”请你帮助公安人员判断,谁最有可能是罪犯,为什么?(答案:张三最有可能是罪犯。因为春节是正月初一,根本没有月亮,可李四说他借着月光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是在撒谎,因此,他最有可能是罪犯。)
(2)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并记录天空中的月相。(月相跟着农历变,初一初二看不见,初三初四象娥眉,初七初八月半边,到了十五满月圆,以后月相逐渐缺,二十二三月似弓,到了月底又不见。)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拓展知识,上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月相变化方面的知识,培养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习惯。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思考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结论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让学生了解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我们又当了一次侦探,把我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同学们的收货很大。
四、课堂练习
1.你认为月球是一个发光的、透明的球体吗?
2.讨论: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能用到月相的原理呢?
五、作业布置
请你喝父母说一说你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的?
六、板书设计
观察月相
月相跟着农历变,
初一初二看不见,
初三初四象娥眉,
初七初八月半边,
到了十五满月圆,
以后月相逐渐缺,
二十二三月似弓,
到了月底又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