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汽化与液化[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4.2汽化与液化[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2-09 19:23:00

文档简介


课 题
4.2 汽化和液化
日 期
月 日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能比较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借助实验分析影响液体的蒸发的三个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次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4、理解沸点的概念,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际中的应用。
5、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的两种方法和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放热,及液化的应用。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习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和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和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影响液体蒸发速度的三个要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大量的相关实验和课件
课时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能比较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借助实验分析影响液体的蒸发的三个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次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4、理解沸点的概念,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际中的应用。
5、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的两种方法和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放热,及液化的应用。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习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和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和对自然
课前准备:
1、你有过在皮肤上擦酒精的经历吗?如果还没有,请你试一试。酒精擦在皮肤上时,皮肤有什么感觉?擦上去的酒精最后消失了,你知道这些酒精到哪里去了吗?你看得见它们离开吗?
2、在桌子上滴2滴大小差不多的水滴,然后用塑料棒(或者玻璃片)把其中的一滴摊开,你看到哪滴水先干?
3、炒菜前,常常是先对锅加热,把锅里的水烧干,如果不对锅加热,锅就干得很慢。你能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吗?
4、用带有壶嘴的水壶烧开水,当水烧开时,仔细观察水壶壶嘴处出现的现象,你看到了什么?拿一只碟子倒扣在水壶壶嘴的上方,看看碟子上会出现什么?
课前预习:
1、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汽化,反之由 变为 态的过程叫液化。
2、蒸发是在 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液体蒸发时从外界 大量的热量,会 。
3、提高液体的温度,可使 加快;减小液体表面积,可使液体蒸发 ;要加快液体蒸发速度,还可以 。
4、沸腾是在 发生的 汽化现象,沸腾时液体 和 同时进行汽化,从外界 ,但 保持不变。
5、电冰箱是利用低沸点的冷凝剂先在汽化时从内部 热量,利用压缩机将气态冷凝剂液化向外 热量。
6、观察水的沸腾,在水的底部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 ,体积逐渐 ,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沸腾过程中,继续 ,水的温度 。
新课引入:
1、故事:
有一次,小王用铝壶在煤炉上烧开水。他先将铝壶盛上水放在燃烧正旺的煤炉上。后来一位同学叫小王到外面去踢足球,小王就马上跟着去了。小王踢得很高兴。突然小王想起,自己家里在烧开水,就马上回来了,回到家里一看,惊呆了,发现铝壶已变形,铝壶里的水也没有了,他百思不得其解,这些水到哪里去了呢?同学们,你能帮助小王同学解释这一现象吗?
2、举例:
(1)高温的夏天在教室里的地面上洒水,一会儿水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2)冬天一杯水放在桌面上,过几天也会减少。
3、做个小实验:
让药棉蘸酒精擦在手上,观察酒精的变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反之,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或凝结)。
思考:实例和小实验中的水、酒精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气体的?
新课过程: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课件)
1、请同学们举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于蒸发?
2、讨论:你帮爸爸、妈妈晒过衣服吗?你知道怎样晒,衣服干得快吗?
3、思考:液体蒸发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4、小实验:(课件)
5、结论:
(1)液体的温度 越高
(2)液体的表面积 越大 蒸发越快
(3)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 越快
6、思考:不同的液体蒸发的快慢一样吗?
7、举例说明,人们利用影响蒸发快慢三个因素来加快或减慢蒸发。(课件)
(1)农民在收割后,把谷放在通风的操场上太阳底下摊开来晒,然后隔段时间会把谷去翻翻,这里面用到了哪些原理?
(2)水在火炉上烘,水倒在盆中比装在杯中没的快。
思考:擦上酒精后手感觉凉凉的,能说明什么呢?
液体蒸发要吸热。
1、酒精蒸发实验。(课件)
现象:温度先下降(蒸发吸热),后上升(蒸发完了,回到室温)。
结论:液体蒸发时,要吸热,温度要降低。(致冷作用)
2、 干温度计,用书扇,温度 不降
湿温度计,用书扇,温度 下降
说明水蒸发时降温所致。
3、综合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和液体蒸发吸热的原理,结合生活谈谈蒸发给我们的好处和坏处。
(1)人能利用汗液的蒸发来调控体温。(人的正常体温一般保持在36.2℃-37.2℃)
(2)电风扇夏天吹,凉爽。
(3)风吹蒸发快,洗完澡,冷,
4、讨论: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蒸发来加快散热。
课堂小结:
1、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
2、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3、蒸发要吸热。
4、液体蒸发的快慢与下列因素有关:
(1)液体的温度 越高
(2)液体的表面积 越大 蒸发越快
(3)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 越快
课堂练习:
课本132页1、2、3
作业布置:
1、新课程自主学习资源
(1)基本链接。1、3、4、6、
(2)尝试应用1、4、5、6、7、8
(3)自主探究1
2、同步练习。
3、预习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什么叫汽化?什么叫液化?
2、什么叫蒸发?液体蒸发时,是向外界放热,还是从外界吸热?
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是什么?
新课引入:
我们知道水加热到一定程度会沸腾,你知道水在沸腾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水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新课过程:
沸腾
水的沸腾实验。(课件)
1、请大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
沸腾前,水温升高,沸腾时,水温不变,同时有大量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气泡破裂开来放出水蒸气。
2、请大家归纳沸腾的特点。: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A、低于这个温度,液体吸热升温,不沸腾;
B、在这个温度,吸热沸腾,但不升温。
(2)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3)液体沸腾时,虽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1)几种液体的沸点:
A、注意:都是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
B、水的沸点,一标准大气压下是100℃。
(2)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3)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4、低沸点物质的用途:冷冻治疗。(汽化吸收大量的热量,致冷作用)
(1)液氨。
(2)氯乙烷。
讨论蒸发和沸腾(汽化的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并且都要吸热
不同点
1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2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3比较缓慢
1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
2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
3剧烈汽化
影响
因素
1液体温度高低
2液体表面积大小
3液体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
液体表面气压大小会影响沸点的高低
提出问题:冬季的早晨教室内的窗玻璃常出现一层水雾而变得模糊不清,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液化(凝结)
1、【实验】水蒸气液化。课件
2、请大家举例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1)朝桌子或窗户呵气,可以看见上面有小水珠出现。
(2)气冷的话朝空气中吐气,可以看到“白气”,白气其实是小水珠,水蒸气看不见的。
3、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1)降温
(2)加压(压缩气体的体积)【乙醚液化实验】
4、液化的日常应用:(气体液化后体积减小1000倍左右,便于运输、贮存和使用)
(1)气体打火机。
(2)液化石油气。
(3)运载火箭。
5、液化放热。
(1)水蒸气冒出上方,放手感觉烫。
(2)冰箱后面会发热等。
6、阅读研究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和卫星的温控技术,P131。
7、“白气”问题讨论
(1)靠近壶嘴一段温度还是比较高,不会明显液化。
(2)水蒸气变成水珠液化要放热,所以,要更烫。
课堂小结:
汽化(吸热)
液态(-――――--( 气态
液化(放热)
汽化方式: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沸腾(沸点的概念)
液化方法:降温和压缩气体
课堂练习:
课本132页4、5
作业布置:
课程自主学习资源
(1)基本链接。
(2)尝试应用
(3)自主探究
2、同步练习。
3、预习
?




?
?
?




?
?
课件4张PPT。 4.2 汽化与液化学习目标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能比较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借助实验分析影响液体的蒸发的三个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次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4、理解沸点的概念,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际中的应用。
5、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的两种方法和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放热,及液化的应用。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习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和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和对自然课前准备: 1、你有过在皮肤上擦酒精的经历吗?如果还没有,请你试一试。酒精擦在皮肤上时,皮肤有什么感觉?擦上去的酒精最后消失了,你知道这些酒精到哪里去了吗?你看得见它们离开吗?
2、在桌子上滴2滴大小差不多的水滴,然后用塑料棒(或者玻璃片)把其中的一滴摊开,你看到哪滴水先干?
3、炒菜前,常常是先对锅加热,把锅里的水烧干,如果不对锅加热,锅就干得很慢。你能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吗?
4、用带有壶嘴的水壶烧开水,当水烧开时,仔细观察水壶壶嘴处出现的现象,你看到了什么?拿一只碟子倒扣在水壶壶嘴的上方,看看碟子上会出现什么?课前预习: 1、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汽化,反之由 变为 态的过程叫液化。
2、蒸发是在 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液体蒸发时从外界 大量的热量,会 。
3、提高液体的温度,可使 加快;减小液体表面积,可使液体蒸发 ;要加快液体蒸发速度,还可以 。
4、沸腾是在 发生的 汽化现象,沸腾时液体 和 同时进行汽化,从外界 ,但 保持不变。
5、电冰箱是利用低沸点的冷凝剂先在汽化时从内部 热量,利用压缩机将气态冷凝剂液化向外 热量。
6、观察水的沸腾,在水的底部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 ,体积逐渐 ,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沸腾过程中,继续 ,水的温度 。课件10张PPT。 4.2 汽化与液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
新课引入
新课过程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能比较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借助实验分析影响液体的蒸发的三个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次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4、理解沸点的概念,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际中的应用。
5、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的两种方法和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放热,及液化的应用。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习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和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和对自然课前准备: 1、你有过在皮肤上擦酒精的经历吗?如果还没有,请你试一试。酒精擦在皮肤上时,皮肤有什么感觉?擦上去的酒精最后消失了,你知道这些酒精到哪里去了吗?你看得见它们离开吗?
2、在桌子上滴2滴大小差不多的水滴,然后用塑料棒(或者玻璃片)把其中的一滴摊开,你看到哪滴水先干?
3、炒菜前,常常是先对锅加热,把锅里的水烧干,如果不对锅加热,锅就干得很慢。你能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吗?
4、用带有壶嘴的水壶烧开水,当水烧开时,仔细观察水壶壶嘴处出现的现象,你看到了什么?拿一只碟子倒扣在水壶壶嘴的上方,看看碟子上会出现什么?课前预习: 1、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汽化,反之由 变为 态的过程叫液化。
2、蒸发是在 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液体蒸发时从外界 大量的热量,会 。
3、提高液体的温度,可使 加快;减小液体表面积,可使液体蒸发 ;要加快液体蒸发速度,还可以 。
4、沸腾是在 发生的 汽化现象,沸腾时液体 和 同时进行汽化,从外界 ,但 保持不变。
5、电冰箱是利用低沸点的冷凝剂先在汽化时从内部 热量,利用压缩机将气态冷凝剂液化向外 热量。
6、观察水的沸腾,在水的底部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 ,体积逐渐 ,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沸腾过程中,继续 ,水的温度 。新课引入: 1、故事:
有一次,小王用铝壶在煤炉上烧开水。他先将铝壶盛上水放在燃烧正旺的煤炉上。后来一位同学叫小王到外面去踢足球,小王就马上跟着去了。小王踢得很高兴。突然小王想起,自己家里在烧开水,就马上回来了,回到家里一看,惊呆了,发现铝壶已变形,铝壶里的水也没有了,他百思不得其解,这些水到哪里去了呢?同学们,你能帮助小王同学解释这一现象吗?
2、举例:
(1)高温的夏天在教室里的地面上洒水,一会儿水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2)冬天一杯水放在桌面上,过几天也会减少。
3、做个小实验: 让药棉蘸酒精擦在手上,观察酒精的变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反之,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或凝结)。
思考:实例和小实验中的水、酒精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气体的?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1、请同学们举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于蒸发?
2、讨论:你帮爸爸、妈妈晒过衣服吗?你知道怎样晒,衣服干得快吗?
3、思考:液体蒸发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4、小实验:蒸发的快慢
5、结论:
(1)液体的温度 越高
(2)液体的表面积 越大 蒸发越快
(3)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 越快
6、思考:不同的液体蒸发的快慢一样吗?
7、举例说明,人们利用影响蒸发快慢三个因素来加快或减慢蒸发。
(1)农民在收割后,把谷放在通风的操场上太阳底下摊开来晒,然后隔段时间会把谷去翻翻,这里面用到了哪些原理?
(2)水倒在盆中比装在杯中没的快。
思考:擦上酒精后手感觉凉凉的,能说明什么呢?
液体蒸发要吸热。(致冷) 1、酒精蒸发实验。
现象:温度先下降(蒸发吸热),后上升(蒸发完了,回到室温)。
结论:液体蒸发时,要吸热,温度要降低。(致冷作用)
2、小实验。
干温度计,用书扇,温度 不降
湿温度计,用书扇,温度 下降
说明水蒸发时降温所致。
3、综合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和液体蒸发吸热的原理,结合生活谈谈蒸发给我们的好处和坏处。
(1)人能利用汗液的蒸发来调控体温。
(人的正常体温一般保持在36.2℃-37.2℃)
(2)电风扇夏天吹,凉爽。
(3)风吹蒸发快,洗完澡,冷。
4、讨论: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蒸发来加快散热。
课堂小结: 1、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
2、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3、蒸发要吸热。
4、液体蒸发的快慢与下列因素有关:
(1)液体的温度 越高
(2)液体的表面积 越大 蒸发越快
(3)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 越快
课堂练习: 课本132页1、2、3
作业布置: 1、新课程自主学习资源
(1)基本链接。1、3、4、6、
(2)尝试应用1、4、5、6、7、8
(3)自主探究1
2、同步练习。
3、预习
课件19张PPT。 4.2 汽化与液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
复习提问
新课引入
新课过程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能比较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借助实验分析影响液体的蒸发的三个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次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4、理解沸点的概念,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际中的应用。
5、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的两种方法和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放热,及液化的应用。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习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和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和对自然课前准备: 1、你有过在皮肤上擦酒精的经历吗?如果还没有,请你试一试。酒精擦在皮肤上时,皮肤有什么感觉?擦上去的酒精最后消失了,你知道这些酒精到哪里去了吗?你看得见它们离开吗?
2、在桌子上滴2滴大小差不多的水滴,然后用塑料棒(或者玻璃片)把其中的一滴摊开,你看到哪滴水先干?
3、炒菜前,常常是先对锅加热,把锅里的水烧干,如果不对锅加热,锅就干得很慢。你能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吗?
4、用带有壶嘴的水壶烧开水,当水烧开时,仔细观察水壶壶嘴处出现的现象,你看到了什么?拿一只碟子倒扣在水壶壶嘴的上方,看看碟子上会出现什么?课前预习: 1、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汽化,反之由 变为 态的过程叫液化。
2、蒸发是在 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液体蒸发时从外界 大量的热量,会 。
3、提高液体的温度,可使 加快;减小液体表面积,可使液体蒸发 ;要加快液体蒸发速度,还可以 。
4、沸腾是在 发生的 汽化现象,沸腾时液体 和 同时进行汽化,从外界 ,但 保持不变。
5、电冰箱是利用低沸点的冷凝剂先在汽化时从内部 热量,利用压缩机将气态冷凝剂液化向外 热量。
6、观察水的沸腾,在水的底部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 ,体积逐渐 ,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沸腾过程中,继续 ,水的温度 。复习提问: 1、什么叫汽化?什么叫液化?
2、什么叫蒸发?液体蒸发时,是向外界放热,还是从外界吸热?
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是什么?
新课引入: 我们知道水加热到一定程度会沸腾,你知道水在沸腾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水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沸腾 水的沸腾实验。
1、请大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
沸腾前,水温升高,沸腾时,水温不变,同时有大量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气泡破裂开来放出水蒸气。
2、请大家归纳沸腾的特点。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A、低于这个温度,液体吸热升温,不沸腾;
B、在这个温度,吸热沸腾,但不升温。
(2)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3)液体沸腾时,虽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1、几种液体的沸点:
A、注意:都是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
B、水的沸点,一标准大气压下是100℃。
2、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3、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4、低沸点物质的用途:冷冻治疗。
(汽化吸收大量的热量,致冷作用)
(1)液氨。
(2)氯乙烷。
讨论:蒸发和沸腾(汽化的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并且都要吸热
不同点
蒸发 沸腾
1、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1、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
2、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2、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
3、比较缓慢 3、剧烈汽化
影响因素
1、液体温度高低 液体表面气压大小会影响沸点的高低
2、液体表面积大小
3、液体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
提出问题: 冬季的早晨教室内的窗玻璃常出现一层水雾而变得模糊不清,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液化(凝结) 1、【实验】水蒸气液化。
2、请大家举例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1)朝桌子或窗户呵气,可以看见上面有小水珠出现。
(2)天冷的话朝空气中吐气,可以看到“白气”,白气其实是小水珠,水蒸气看不见的。
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温
(2)加压(压缩气体的体积)【乙醚液化实验】
液化的日常应用: 气体液化后体积减小1000倍左右,便于运输、贮存和使用 。
(1)气体打火机。
(2)液化石油气。
(3)运载火箭。液化放热。 1、水蒸气冒出上方,放手感觉烫。
2、冰箱后面会发热等。
阅读研究: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和卫星的温控技术 “白气”问题讨论 1、靠近壶嘴一段温度还是比较高,不会明显液化。
2、水蒸气变成水珠液化要放热,所以,要更烫。
课堂小结: 汽化(吸热)
液态?-――――--? 气态
液化(放热)
汽化方式: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沸腾(沸点的概念)
液化方法:降温和压缩气体
课堂练习: 课本132页4、5
作业布置: 1、新课程自主学习资源
(1)基本链接。
(2)尝试应用。
(3)自主探究。
2、同步练习。
3、预习
通过Google或百度搜索蒸发、沸腾、液化等字样,找一些较好的课件和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保存下来,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通过Google或百度搜索升华、凝华等字样,找一些较好的课件和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保存下来,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通过Google或百度搜索云、雨、雪、雾、露、霜等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