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升华与凝华[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4.3升华与凝华[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2-09 19:17:00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4.3 升华和凝华
学习目标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
新课引入
新课过程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说出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
2、能用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3、能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过程和方法:
对学生进行分析、推断的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仔细观察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2、引起对自然界的关注,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取一个人卫生球(俗称樟脑丸),用刀刮取一点粉未,放入小杯里,将小杯放在热水的水面上(注意不要让热水进入杯内),观察杯内发生的现象。
2、将一条鱼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看看鱼的表面会出现什么现象。
课前预习:
1、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这种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
2、灯泡用久了玻璃壁会发黑,这是由于( )
A、灯丝上的少量钨遇热熔化,变冷后凝固。
B、灯丝蒸发和凝固形成的。
C、灯丝汽化和凝华形成的。
D、灯丝的升华和凝华形成的。
3、下列四组物态变化中,都要吸热的一组是( )
A、汽化、凝华 B、液化、升华 C、汽化、升华 D、液化、凝华
新课引入:
1、思考:寒冬腊月河水结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雨过天晴湿草地变干,掀开饭盒水珠落下,自然界中的这些现象包含了前面学过的哪些物态变化过程?
2、
固态 ---------→ 液态 ----------→ 气态
←--------- ←----------
3、思考:物质可以在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转化,是否可以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化呢?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一、升华与凝华
1、【实验】碘升华,凝华实验
2、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3、请大家举例说明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1)普通灯泡用久了其玻璃壁会变黑。
(日光灯用久了其灯管的两端也会变黑)
(2)放在衣柜里和书柜里的卫生球(樟脑精)时间长了会变小,直至消失。
(3)寒冷的天气里树上出现的针状雾凇。
(4)冰棍外表的“白粉”。
4、升华需要吸热(如用干冰升华吸热,冷藏食品)
凝华需要放热
二、云、雨、雪、雾、露、霜
1、地球上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云、雨、雾、露——水蒸气液化
雪——水凝固
霜——水蒸气凝华
2、【读图活动】描述降水形成的过程,同时推测其他云、雨、雪、雾、露、霜形成的过程。
3、雾天需要注意的问题。
4、【讨论】能够利用电冰箱制造出露、雾和霜吗?请叙述具体的方法。
课堂小结:
物质的三态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固态 ---------→ 液态 ----------→ 气态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课堂练习:
课本136页练习1、2、3
作业布置:
1、新课程自主学习资源
(1)基本链接。
(2)尝试应用。
(3)自主探究。
2、同步练习。
3、预习。
发黑的灯泡
雾凇
干冰查找并阅读“阿佛加德罗创立分子学说”的有关资料。(共5张PPT)
4.3 升华和凝华
学习目标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说出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
2、能用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3、能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过程和方法:
对学生进行分析、推断的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仔细观察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2、引起对自然界的关注,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取一个人卫生球(俗称樟脑丸),用刀刮取一点粉未,放入小杯里,将小杯放在热水的水面上(注意不要让热水进入杯内),观察杯内发生的现象。
2、将一条鱼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看看鱼的表面会出现什么现象。
课前预习:
1、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这种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
2、灯泡用久了玻璃壁会发黑,这是由于( )
A、灯丝上的少量钨遇热熔化,变冷后凝固。
B、灯丝蒸发和凝固形成的。
C、灯丝汽化和凝华形成的。
D、灯丝的升华和凝华形成的。
3、下列四组物态变化中,都要吸热的一组是( )
A、汽化、凝华 B、液化、升华 C、汽化、升华 D、液化、凝华课 题 4.3 升华和凝华 日 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说出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2、2、能用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3、能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程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分析、推断的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仔细观察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2、引起对自然界的关注,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分析 升华、凝华的概念及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课件
课时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说出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2、2、能用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3、能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程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分析、推断的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仔细观察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2、引起对自然界的关注,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课前准备:1、取一个人卫生球(俗称樟脑丸),用刀刮取一点粉未,放入小杯里,将小杯放在热水的水面上(注意不要让热水进入杯内),观察杯内发生的现象。2、将一条鱼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看看鱼的表面会出现什么现象。课前预习:1、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这种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2、灯泡用久了玻璃壁会发黑,这是由于( ) A、灯丝上的少量钨遇热熔化,变冷后凝固。B、灯丝蒸发和凝固形成的。C、灯丝汽化和凝华形成的。D、灯丝的升华和凝华形成的。3、下列四组物态变化中,都要吸热的一组是( )汽化、凝华 B、液化、升华 C、汽化、升华 D、液化、凝华新课引入:1、思考:寒冬腊月河水结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雨过天晴湿草地变干,掀开饭盒水珠落下,自然界中的这些现象包含了前面学过的哪些物态变化过程?2、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态 → 液态 → 气态 ←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3、思考:物质可以在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转化,是否可以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化呢?新课过程:升华与凝华1、【实验】碘升华,凝华实验(课件)2、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3、请大家举例说明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现象。(1)普通灯泡用久了其玻璃壁会变黑。(日光灯用久了其灯管的两端也会变黑)(2)放在衣柜里和书柜里的卫生球(樟脑精)时间长了会变小,直至消失。(3)寒冷的天气里树上出现的针状雾凇。(4)冰棍外表的“白粉”。4、升华需要吸热(如用干冰升华吸热,冷藏食品) 凝华需要放热二、云、雨、雪、雾、露、霜1、地球上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云、雨、雾、露——水蒸气液化 雪——水凝固 霜——水蒸气凝华2、【读图活动】描述降水形成的过程,同时推测其他云、雨、雪、雾、露、霜形成的过程。3、雾天需要注意的问题。4、【讨论】能够利用电冰箱制造出露、雾和霜吗?请叙述具体的方法。 课堂小结:1、物质的三态变化 升华(吸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态 → 液态 → 气态 ↑ ← ← ↓↑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华(放热)2、做题目时先要确定是从什么态到什么态,然后再进行分析。课堂练习:课本136页练习1、2、3作业布置:新课程自主学习资源。(1)基本链接。(2)尝试应用(3)自主探究2、同步练习。3、预习
轶事记录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