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4.3升华与凝华固液气熔化凝固汽 化液 化吸吸放?实验:1.给烧杯里的碘加热,杯中看到什么现象?固态的碘吸热直接变成气态的碘2.停止加热,在烧杯壁和表面皿底部看到了什么现象?
停止加热并冷却,碘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碘,附在容器壁上。碘被加热时会升华,而在遇到冷的管壁时又会凝华,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固态气态升华 凝华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放热)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升华和凝华现象吗? 1、灯泡为什么会变黑?2、黑色的物质是怎么形成的?……烧黑的灯泡想一想:看见这只灯泡,你有什么问题吗?讨论:普通灯泡和日光灯用久了其玻璃壁为什么会发黑?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灯泡中的钨丝在灯泡工作的时候在高温下升华成钨蒸气,而当钨蒸气遇到相对较冷的灯泡壁的时候又直接凝华成粉粒状的钨而成的。结论:内侧一到秋冬季节,我们就会在早上看到地上有一层白花花的霜,那么霜又是怎么形成的呢?霜的成因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地面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直接在地面、花草上凝华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所以,我们平常所谓的“下霜”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吗?放在衣柜和书柜里的樟脑精时间长了会变小,直至消失。这是为什么呢?舞台上的雾实际上是喷洒固体二氧化碳(干冰)造成的,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舞台上喷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所谓白雾。 上图是“干冰胡须”图,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将 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温度可达零下 78. 5℃,你能解释干冰在空气中长出胡须的现象吗?现象解释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干冰冰冷的表面凝华而形成的干冰胡须直接 人们常用升华吸热来得到低温:
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可以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吸热)(放热)干冰的作用 :1、致冷;
2、人工降雨 干冰与第一次真正的人工降雨
美国化学家兼物理学家兰茂尔,在193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就和化学家谢弗等人共同进行了人工降雨的研究,当时他们也和其他科学家一样,通过加入各种尘埃微粒进行降雨实验。1946年7月的一天,天气异常的炎热,由于实验装置出了故障,装有人工云的电冰箱里的温度一直降不下来,兰茂尔只好临时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来降温。当他把一块干冰放进冰箱时,奇迹出现了:水蒸气立刻凝华成了许多小冰粒,在冰箱里盘旋飞舞,人工云化成了霏霏飘雪。这一奇特现象使兰茂尔明白了:“冰晶”的形成,是人工降雨的关键,“冰晶”会把云中的水蒸气凝聚在一起,变成雨雪降落下来。1946年8月的一天,兰茂尔和谢弗租了一架飞机进行实验。他们飞入云海,将干冰撒播在云层里,30分钟后开始了降雨。世界上第一次真正的人工降雨获得了成功。物质的三态变化2、判断下列物态变化过程1)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2)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3)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4)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5)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6)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内结冰花;
7)樟脑球过几个月消失了;
8)出炉的钢水变钢锭;
9)冬季带眼睛的人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
层小水珠;
熔化液化汽化凝华升华凝华
升华凝固液化 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过程。
云降水的形成过程水蒸汽上升在高空,水蒸汽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不断聚集形成云当小水珠变大就下雨了雪当高空的温度很低时,小水珠就凝固成雪露针状雾凇针状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冰冷的物体表面凝华而成的。材料 : 自然界里雨雪的形成,是很有代表性的物态变化过程。地面上的水蒸发成水蒸气,当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凝华小冰晶形成云。当温度下降时,云就有可能聚集成大水滴下降为雨。
如果温度低于0度,水蒸气在空中就可能凝华成雪。 地表成面上的空气中含有水汽,当水蒸气的含量达到饱和时凝结成水滴,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凝结则成露;若悬浮在空中则成雾;若地表气温降至0度以下则水汽直接凝华为固态,这就是霜。云雪(冰)露雾雨霜(液化,凝华)(液化)(液化)(液化)(凝华)(凝华 ,凝固)常见的自然现象1、小华从冰箱的冰冻室拿出一只冰棒,她发现(1)硬邦邦的的冰棒上附着一层白花花的“粉”;(2)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棒在冒“白气”;(3)她把这支冰棒放进杯子,不一会,杯子外壁逐渐形成了小水珠,像是杯子在冒汗。你能就上述三个现象的成因都作出解释吗?
联系生活:
1、根据物态变化连线
液化 霜的成因
升华 吃冰棒解热
熔化 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
凝华 冰冻的衣服变干。
2、茶杯里放入冰块,杯外壁会“出汗”,这是 现象;
3、含在口中的冰棒很快便熔化了,这是 现象;冬日北方的积雪,不见雪化成水,却见雪日益减少,这是 现象。
液化熔化升华AB如图是实验后根据记录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判断下列的说法正确与否。
1)实验中加热了2分钟后停止了加热;
2)沸点不足100摄氏度是因为供热不足;
3)AB段表示水吸热但不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