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周末培优第19周细胞的增殖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周末培优第19周细胞的增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12-13 10:1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测试时间:50分钟,总分:8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对外的物质运输效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答案】A
【解析】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2.以下四图,能正确反映细胞周期概念的是
【答案】A
【解析】细胞周期从一次分裂结束为起点,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终点,且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时间较长,分裂期所占时间较短。
3.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细胞周期的是真核细胞
B.细胞周期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的时间越长
C.细胞的种类不同,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通常也不相同
D.一个新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所需时间为一个细胞周期
【答案】B

4.人体干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形成新细胞。在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依次发生的变化是①复制的两个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星射线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③→②→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答案】A
5.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倍增、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最早显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的时期依次为①分裂间期②分裂前期③分裂中期④分裂后期⑤分裂末期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⑤③②④
【答案】B
【解析】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倍增;间期染色体复制,结果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单体;染色质在前期螺旋化为染色体;中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
6.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的动态变化中,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
A.染色体形成的方式不同
B.赤道板出现的方向不同
C.纺锤体来源不同
D.核膜、核仁解体的时间不同
【答案】C
【解析】有丝分裂前期,动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生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7.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变化关系最密切的一组细胞器是
A.叶绿体和细胞核 B.线粒体和核糖体
C.线粒体和内质网 D.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答案】B
【解析】细胞分裂间期的特点是完成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其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故B正确。
8.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各组成成分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定不相等的是
A.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
B.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
C.DNA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
D.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
【答案】B
【解析】染色体数目一定等于着丝点数目,A不符合题意;染色体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之比可能为1∶0或1∶2,二者一定不相等,B符合题意;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目与染色单体数目相等,C不符合题意;没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目等于DNA分子数目,D不符合题意。
9.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装片,下列操作步骤中导致染色不深的是
A.剪取洋葱根尖2~3mm,放入解离液中3~5min
B.待根尖酥软后,直接将其放在龙胆紫溶液中染色
C.染色3~5min后,取出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D.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按压
【答案】B
10.某学生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一个双核细胞,该细胞可能是
A.正常分裂的后期细胞
B.高尔基体被破坏,末期未能形成细胞壁的细胞
C.两个细胞的直接融合
D.环境变化使分裂停止在间期的细胞
【答案】B
【解析】该装片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核未重建,不会看到双核细胞,故A错误;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被破坏后,会导致形成双核细胞,故B正确;两个细胞直接融合,两个核也会融合为一个核,故C错误;环境变化使分裂停留在间期,细胞中仍然是一个细胞核,故D错误。
11.某细胞研究所对小鼠肠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测定了其细胞周期中各阶段时间的长短,结果如下表所示,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小鼠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再经过6.2小时被标记的M期的细胞数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为
分裂时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合计
G1
S
G2
M
时长(h)
3.4
7.9
2.2
1.8
15.3
A.25% B.50% C.75% D.100%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小鼠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处于S期结束的细胞,经过2.2h就可以进入分裂期(M),再经过1.8h,最早被标记的细胞已经结束M期的活动,而处于S期开始的细胞经过6.2h还没有结束S期,故再经过6.2h被标记的M期细胞数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为100
12.下面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对此进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②→③表示染色单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答案】C
13.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细胞板上
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
【答案】B
【解析】赤道板是假想的一种结构,A错误;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能量,B正确;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长,D错误。
14.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过程所用的解离液是以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而成的
B.B过程的主要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避免影响染色
C.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D.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后,可以换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答案】C
15.下列属于无丝分裂的是
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
B.人的红细胞的分裂
C.青蛙红细胞的分裂
D.马蛔虫受精卵的分裂
【答案】C
【解析】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故A不符合题意;人的红细胞不分裂,故B不符合题意;青蛙的红细胞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故C符合题意;马蛔虫的受精卵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故D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6.(7分)如图A、B分别是两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图C是相应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DNA分子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
(1)B图表示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A所示生物体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
(2)C图中ab段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df段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
(3)在C图中能完整地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段。
【答案】(7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后 6
(2)染色体复制(DNA分子的复制)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并平均分配进入两个子细胞(2分)
(3)f~k(2分)
17.(14分)如图A是某生物细胞内的核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B表示在上述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_____开始到______结束(用图中字母表示)。
(2)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d点开始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_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内核DNA含量加倍发生在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纺锤体出现是在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
(4)图B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中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该时期有______条染色单体,有______个DNA分子,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5)从图A可以看出,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DNA,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______有重要意义。
【答案】(14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f k
(2)后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2分)
(3)ab或fg bc或gh cd或hi
(4)cd或hi 8 8 4
(5)遗传(或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2分)
18.(8分)某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对,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分裂期时间比例为4∶1,且分裂期时间为3小时。
(1)该植物根尖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总时长约为_______小时。
(2)假设该植物根尖细胞正处于分裂期的前期,放入培养液中培养,经过15小时后,培养液中单个细胞内染色单体有_______条。若培养过程中发生烂根情况,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上会出现一些囊泡,囊泡将彼此融合,囊泡内的物质被用来形成新的细胞壁,囊泡的膜将在新的细胞壁两侧形成新的______________。
(4)可用于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A.甲基绿 B.苏丹Ⅲ C.龙胆紫 D.健那绿
【答案】(8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15(2分)
(2)24 没有及时换水导致根进行了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2分)
(3)细胞膜
(4)C(2分)
19.(12分)如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变化;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种物质变化和形态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进行分裂的细胞集中在哪一区域? ]_______。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细胞在不同时期呼吸速率是不同的,图乙中c阶段后期耗氧量最多,这与分裂期需要大量的_______相适应。
(3)图乙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较活跃的时期是_______(填字母),这表明在该时期进行了大量的_______的合成。
(4)图丙呈现了一种物质变化和形态变化过程,该过程的物质变化主要是____________;形态变化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
(5)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③ 分生区 线粒体
(2)ATP(能量)
(3)a、c 蛋白质
(4)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2分) 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2分)
(5)分裂间期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时间(2分)
20.(9分)图甲表示小鼠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图乙表示流式细胞仪测定的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甲中所示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发出星射线。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在____________________期。
(3)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期细胞,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期细胞,两个峰值之间(不含峰值)的细胞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期细胞。
(4)若向小鼠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下表所示:
分裂时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G1
S
G2
M
时间(h)
3.4
7.9
2.2
1.8
15.3
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__________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答案】(9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G1→S→G2→M
(2)中心体 后 前、中
(3)G1 G2和M S
(4)7.4(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