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熔化和凝固[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5-12-29 11: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应城市田店初中 
一、设计思想
1、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熔化和凝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熔化和凝固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节课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乐趣,进而发展到有研究物理的志向。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八年级学生,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本节课是学生亲自动手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三 教学准备
1、 电教器材: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铁架台、烧怀、试管、温度计、蜡和海波、石棉网、水、手表、抹布。
四 教学过程
(1) 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展示投影:水的三态变化.
教师:看了这组图,你能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
学生回答: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2)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认识熔化与凝固
(1)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和自然现象中熔化和凝固的实例。
(2)引导学生讨论归纳: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比如冰、蜡、海)在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2).猜想或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猜想:
①温度可能不断上升。
②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3)、设计实验
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汇报实验方案。
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1)实验器材是什么?
(2)实验装置怎样?
(3)实验步骤是什么?
(4)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给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强调:(1)实验小组要有正确的分工,专人负责报时间,专人负责观察温度和照顾仪器,专人负责记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2)教师强调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画图象。
(1) 要特别注意安全,万一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要用抹布擦。
(4)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注意收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关注学生实验过程中操作是否规范,是否有不安全隐患,并注意实验时间的控制。要求学生别忘记做好记录。
(5)分析论证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验证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画出熔化曲线图。
由于学生对于处理实验数据的图象法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在实施物理图象教学进还就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一定要把物理图象形成的过程解剖给学生,这样既能使学生学会获取物理图象的方法,又使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认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②要注意物理图象上的“点”所代表的物理意义。通常侧重分析的“点”:一是图象与纵轴、橫轴的交点;二是图象上的拐点。拐点通常反映出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或物理过程在该点发生突变。
③在学生画出曲线后,如果能够想出一些办法,让学生知道他们的结果跟理论值存在差役的原因,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加相信理论值的意义和价值。
(6)评估、交流
教师让学生结合有关问题对实验进行评估:
①此探究过程中,温度计自始至终测的是熔化温度吗?
②此实验装置有什么缺陷吗?你有更好实验方法吗?探究的评估,交流与合作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如果发现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其他组结果不同,可以进行讨论,(甚至争论)交流。
3、 认识熔点和凝固点
(1)引导学生观察图象: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像海波这样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晶体。像蜡这样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非晶体
(4)阅读教材:在生活中有哪些晶体与非晶体
4、 讨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组织学生回忆海波和蜡的熔化实验过程讨论:海波在熔化进温度不变,但需对它加热,这说明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归纳:熔化过程要吸热。
      (2).引导学生分析凝固要放热,并引导学生明白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五、总结成果 迁移升华
    关注生活中的物理:(1)在化雪时,我们为保感觉很冷?
            (2)北方的冬,菜窖里为保要放几桶水?
       (3)为什么灯泡内的灯丝要用钨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