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累计1个
教学内容 第1节 熔化与凝固
内容分析(教材处理) 物质的状态及之间相互转化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通现象,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是本节课的特点。但是由于晶体在熔化时有自己很特殊的现象――固定的熔点,所以实验必须突出这一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了解熔化和凝固现象,通过实验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验区别晶体和非晶体,并能通过图像区别.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体会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相互合作,并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熔化过程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熔化实验,熔化曲线意义
教学用具 铁架台(带铁圈、铁夹)、温度计、试管、酒精灯、石棉网、火柴、海波、烧杯、水
情境设置 情境一:自然界中物质有几种存在状态?你们之间可以转化吗?请分析以实例来回答。情境二:(实验探究)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物质的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的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情境三:从海波和石蜡熔化的曲线图入手,比较海波和石蜡的熔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情境四: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分析下列问题。情境五:通过晶体熔化过程,请推导凝固过程的特点。
教学过程 边教边悟
情境一:自然界中物质有几种存在状态?你们之间可以转化吗?请分析以实例来回答。生:小结:1.固态、液态和固态。(展示图片,内容包括熔化和凝固的例子)2.冰(固)――水(液)的过程叫熔化;水(液)――冰(固)的过程叫凝固。情境二:(实验探究)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物质的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的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1.(图片)实验器材介绍:铁架台1套、酒精灯1个、石棉网1个、温度计1支、烧杯1个、试管1个、搅拌器1个、海波、松香或石蜡、水、火柴等。2.介绍水浴法(为了使试管内物质受热均匀,且较易控制温度),石棉网。3.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做石蜡的小组可以少几组)。实验过程:学生4人一组。分工合作:一位同学负责搅拌;一位同学负责读数,并观察海波和石蜡的状态;第三位同学记录温度和状态;第四位同学负责记时。(实验中,搅拌必须不停地进行,以保证海波受热均匀)4.学生将记录的数据在班中交流,选择2份典型的海波和石蜡熔化的数据,并由全体学生绘制出熔化曲线;5.分组讨论:观察实验过程中或者观察两种物质的熔化曲线图中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请每小组举至少一例)6.分析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学生归纳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情境三:从海波和石蜡熔化的曲线图入手,比较海波和石蜡的熔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生:小结:相同:都要吸热;不同点:是否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情境四: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分析下列问题:(1)AB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AB段海波是固态,温度上升)(2)BC段,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BC段时间里海波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海波的温度保持在48左右不变)(3)CD段,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CD段海波的状态是液态,温度继续上升)再观察分析海波的熔化曲线图,引导学生说出熔点的概念;并对照石蜡图像,引导学生归纳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4)了解冰的熔点是0,分析熔点意义;(冰在0时开始溶化,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分析熔点表,讨论归纳出固、液、气熔点的分布情况大致是固体熔点>液体熔点>气体熔点。强调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不同的晶体的熔点不相同。提示学生注意几种特殊的物质。(如酒精和煤油)情境五:通过晶体熔化过程,请推导凝固过程的特点。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过程都要放出热量。晶体有固定的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课内作业: 1.在南极长城站附近,气温常达—40以下,在那里测量气温应选用水银温度计还是煤油温度计?为什么?2.介绍铁水变成铸铁的过程,请问铝做的容器能否盛放铁水,铅水呢?为什么?
板书设计
课外作业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