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一卷)-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同步测试卷(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6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一卷)-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同步测试卷(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12 22:29:23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从古至今,史料都承载着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将下列图片中的史料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abc
B.
cba
C.
bac
D.
cab
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佩理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亚洲民族。”这里所说的“灭亡”和“唯一”是指(

A.
亡国的命运;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
B.
被殖民命运;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族
C.
亡国的命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
被殖民命运;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列强
3.《法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
直接选举制
B.
义务教育制
C.
资产阶级专政
D.
无产阶级专政
4.某文件中写道“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一位历史学家说此文件使该国真正成为一个统一主权的国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以后其在世界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此文件是(

A.
《独立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北师大教授黄安年认为: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这一“最大内部障碍”是(

A.
黑人奴隶制度
B.
封建农奴制度
C.
英国殖民统治
D.
封建等级制度
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佩理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亚洲民族。”这里所说的“灭亡”和“唯一”是指(

A.
亡国的命运;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
B.
被殖民命运;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族
C.
亡国的命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
被殖民命运;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列强
7.《法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
直接选举制
B.
义务教育制
C.
资产阶级专政
D.
无产阶级专政
8.某文件中写道“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一位历史学家说此文件使该国真正成为一个统一主权的国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以后其在世界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此文件是(

A.
《独立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9.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进步的,这是因为
( 

①它彻底废除了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
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③它使许多农奴获得解放,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④它有利于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地掠夺”。这里列宁评价的是(

A.
光荣革命
B.
美国内战
C.
1861年改革
D.
宪章运动
11.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主要是因为他(

A.
巩固了北部地区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B.
满足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C.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
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压迫
12.19世纪中后期,日本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进口国变为棉纺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

A.
殖产兴业
B.
废藩置县
C.
文明开化
D.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13.下列有关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点的归纳,错误的是(

A.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B.
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
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机
D.
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14.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他生活的年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A.
他乘坐轮船到英国旅游
B.
他乘坐飞机到美国旅游
C.
他听说拿破仑颁布《民法典》
D.
他对林肯被刺杀感到惋惜
15.马克思在1862年10月发表的《北美事件》中说:“他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永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这份法令(

A.
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B.
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消除了美国的种族歧视现象
D.
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统一
16.曼弗雷德·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认为:“1848年2月发表的某一文献,对某些人来说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该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共产党宣言》
D.
《人权宣言》
17.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关系的变革。说它是社会关系的变革,主要因为(

A.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
建立了现代化大工厂制度
C.
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D.
产生了现代两大对立阶级
18.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最显著的不同的是(

A.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
免遭外部侵略
D.
有利于社会进步
19.下图是位于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美国人民所以怀念林肯,是因为他是(

①国家的缔造者
②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③黑奴制度的终结者
④国家统一的捍卫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美国内战与独立战争的相同点是(

A.
赢得了民族独立
B.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
解除了种族压迫
D.
扫除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杰里·齐格勒的《全球史》
材料三:我在这场战争中的最高目标,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1862牛8月22日林肯给《纽约论坛报》编辑的一封信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的“改革计划”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能够证明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的事件是什么?
(3)通过材料三可以看出,“我”追求的最主要目标是什么?“我”当时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4)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事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2.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美国、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根据下列图片展现的历史信息,分别写出三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是什么。
(2)俄国、日本解决危机的方式的共同点是什么?
(3)美国、俄国、日本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4)日本明治维新时,中国正在进行什么大事件?中日两国同时进行变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中国最后的结果怎样?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一、选择题
1.从古至今,史料都承载着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将下列图片中的史料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abc
B.
cba
C.
bac
D.
cab
【答案】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住题干事件《共产党宣言》、《汉谟拉比法典》、《凡尔赛和约》的时间,要求学生掌握牢固课本的基础知识,解答本题。
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佩理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亚洲民族。”这里所说的“灭亡”和“唯一”是指(

A.
亡国的命运;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
B.
被殖民命运;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族
C.
亡国的命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
被殖民命运;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列强
【答案】D
【解析】依据题意“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佩理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表达了日本面临着外来的侵略。结合课本所学,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 佩里率领船队进入江户,侵略日本。1854年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签订,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侵略日本,使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AC不合题意;“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亚洲民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后逐渐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日本完成了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同时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D符合题意;B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3.《法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
直接选举制
B.
义务教育制
C.
资产阶级专政
D.
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D
4.某文件中写道“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一位历史学家说此文件使该国真正成为一个统一主权的国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以后其在世界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此文件是(

A.
《独立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D
【解析】依据题意奴隶获得了自由,时间1863年。结合课本所学,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参加北方军队。D符合题意;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A不合题意;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B不合题意;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C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5.北师大教授黄安年认为: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这一“最大内部障碍”是(

A.
黑人奴隶制度
B.
封建农奴制度
C.
英国殖民统治
D.
封建等级制度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故选A。
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佩理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亚洲民族。”这里所说的“灭亡”和“唯一”是指(

A.
亡国的命运;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
B.
被殖民命运;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族
C.
亡国的命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
被殖民命运;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列强
【答案】D
7.《法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
直接选举制
B.
义务教育制
C.
资产阶级专政
D.
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D
【解析】依据题意“巴黎公社”,结合课本所学,1871年巴黎工人起义,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由此分析可知“新政治制度”指的是无产阶级专政。D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
8.某文件中写道“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一位历史学家说此文件使该国真正成为一个统一主权的国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以后其在世界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此文件是(

A.
《独立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D
【解析】依据题意奴隶获得了自由,时间1863年。结合课本所学,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参加北方军队。D符合题意;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A不合题意;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B不合题意;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C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9.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进步的,这是因为
( 

①它彻底废除了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
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③它使许多农奴获得解放,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④它有利于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使许多农奴获得解放,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并没有彻底废除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仔细审查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0.“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地掠夺”。这里列宁评价的是(

A.
光荣革命
B.
美国内战
C.
1861年改革
D.
宪章运动
【答案】C
点睛:主要从1861年内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分析,统治者是如何对农民进行残酷地掠夺。分析其他选项基本没有涉及农民问题。
11.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主要是因为他(

A.
巩固了北部地区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B.
满足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C.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
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压迫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
19世纪中期,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北方和南方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领导北方资产阶级取得战争胜利,林肯最大的功绩是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2.19世纪中后期,日本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进口国变为棉纺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

A.
殖产兴业
B.
废藩置县
C.
文明开化
D.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日本在19世纪中后期经过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中与题干有关的改革内容与经济方面有关,即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即殖产兴业的政策,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与经济发展无关,故选A。
13.下列有关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点的归纳,错误的是(

A.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B.
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
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机
D.
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俄国和日本近代历史的转折点,通过改革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也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机指的是日本,俄国不存在这一问题;ABD项均是两国改革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题是可逐项分析各选项,分析属于俄国还是日本还是属于两国改革都具备的特点,排除指属于某一国的选项即可。
14.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他生活的年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A.
他乘坐轮船到英国旅游
B.
他乘坐飞机到美国旅游
C.
他听说拿破仑颁布《民法典》
D.
他对林肯被刺杀感到惋惜
【答案】B
15.马克思在1862年10月发表的《北美事件》中说:“他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永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这份法令(

A.
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B.
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消除了美国的种族歧视现象
D.
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统一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62年处于美国南北内战期间,在美国国南北内战的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针对南方叛乱州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制,法令的颁布迅速扭转了战场形势,最终北方获胜,维护了美国的统一,D项符合统一;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的是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独立宣言》;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美国的种族歧视现象并没有因为废除黑人奴隶制而消除,如黑人人口仍按比例的五分之三折算等。ABC项不符合统一或说说法错误,故选D。
16.曼弗雷德·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认为:“1848年2月发表的某一文献,对某些人来说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该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共产党宣言》
D.
《人权宣言》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可知,1848年发表的文献是《共产党宣言》,此宣言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对无产阶级来说是福音,对资产阶级来说是魔鬼学说,C项符合题意;《权利法案》颁布时间是1689年;《独立宣言》发表于1776年;《人权宣言》发表的时间是1789年;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把握时间是关键,分析选项中各个文件的发表的时间,可直接排除,也可对题干进行理解分析。
17.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关系的变革。说它是社会关系的变革,主要因为(

A.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
建立了现代化大工厂制度
C.
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D.
产生了现代两大对立阶级
【答案】D
18.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最显著的不同的是(

A.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
免遭外部侵略
D.
有利于社会进步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国家的进步和发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ABD属于两者的相同点;日本明治维新是在面临美国的黑船事件的情况下发生的,俄国1861年改革没有面临外来侵略,所以C是两者的不同点,答案选择C。
19.下图是位于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美国人民所以怀念林肯,是因为他是(

①国家的缔造者
②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③黑奴制度的终结者
④国家统一的捍卫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①国家的缔造者和②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描述的是华盛顿,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D。
点睛:解体的关键是掌握林肯的功绩,用排除法来逐一排除四种说法,林肯是美国比较重要的总统,需要学生重点识记。
20.美国内战与独立战争的相同点是(

A.
赢得了民族独立
B.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
解除了种族压迫
D.
扫除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
【答案】D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杰里·齐格勒的《全球史》
材料三:我在这场战争中的最高目标,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1862牛8月22日林肯给《纽约论坛报》编辑的一封信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的“改革计划”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能够证明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的事件是什么?
(3)通过材料三可以看出,“我”追求的最主要目标是什么?“我”当时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4)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事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答案】(1)农奴制。1861年改革(或农奴制改革)。
(2)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打败中国。
(3)维护国家统一。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可知,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缓解农奴制危机,巩固统治,俄国开始了1861年改革;学
科网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为了拯救联邦、1862牛8月22日林肯可知,林肯追求的最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统一;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依据所学可知,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睛:专题复习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时间、领导人、经过及影响。分析大国崛起给我们的启示。
22.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美国、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根据下列图片展现的历史信息,分别写出三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是什么。
(2)俄国、日本解决危机的方式的共同点是什么?
(3)美国、俄国、日本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4)日本明治维新时,中国正在进行什么大事件?中日两国同时进行变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中国最后的结果怎样?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
【答案】(1)图一:美国南方黑奴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图二: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图三: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
(2)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4)洋务运动;失败;原因:两国都面临内忧外患,或民族危机严重
原因:①洋务运动是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只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制度;②洋务运动受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改革阻力大。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通过农奴制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所以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解决危机的。
(3)美国、俄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解放黑人奴隶、废除农奴制和文明开化政策和措施,最终都摆脱了危机,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时,中国正在进行洋务运动;中国进行洋务运动和日本进行明治维新都是在本国面临内忧外患的时候;中国的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