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二卷)-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同步测试卷(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6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二卷)-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同步测试卷(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12 22:29:54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是因为他(

A.
推翻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B.
满足了美国公民获得西部土地的愿望
C.
巩固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D.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林肯领导了美国的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A项是华盛顿的贡献;BC项是林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的影响。故选D。
2.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所有南部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此规定出自(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宅地法》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D
3.1861年,俄国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

A.
伊凡四世
B.
彼得一世
C.
尼古拉一世
D.
亚历山大二世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领导下进行的改革。故选D。
4.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②农奴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③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
④农民可以无偿分到一块份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是必须出非常高昂的价格购买。④表述错误。故选A。
5.世界无产阶级第一次武装夺取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是(

A.
宪章运动的兴起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巴黎公社的成立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世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选C。
6.《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献,对它描述正确的是(

①由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
②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③1871年首次发表
④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发表的时间是1848年2月,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所以③表述错误。故选C。
7.宪章运动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该运动发生在(

A.
法国
B.
英国
C.
德国
D.
荷兰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宪章运动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故选B。
8.“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李阳同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时,认识到南北战争最大的特点是(

A.
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
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C.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答案】D
9.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以下对它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它成为世界各国革命运动的思想武器
C.
它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D.
它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规律
【答案】B
【解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按题目要求应选择“错误”的选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而没有成为“世界各国革命运动的思想武器”,因此B项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B。
10.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都很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A.
“废藩置县”
B.
鼓励发展近代企业
C.
实行征兵制
D.
努力发展教育
【答案】D
1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南北双方矛盾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矛盾的焦点是(

A.
对殖民统治的态度问题
B.
原料和商品市场的问题
C.
黑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D.
对印第安人的态度问题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美国独立以后,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两种制度水火不容。19世纪中期,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北方和南方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2.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这一言论促使(  )
A.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
俄国农奴获得完全的自由
C.
俄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俄国农奴免费获得土地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既要解放农民,但不能彻底解放农民,既要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所以说这一言论使的俄国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故选C。
13.美国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起到的直接作用(

A.
废除了奴隶制
B.
发动群众力量扭转了战局
C.
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
维护了祖国统一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就是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采用的是奴隶制,于是产生了矛盾,内战爆发,扭转战局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美国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使北方获得了胜利。A项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作用;CD项是美国南北战争的作用。故选B。
14.“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须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
美国南北战争
B.
俄国十月革命
C.
日本明治维新
D.
俄国1861年改革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农民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为了取得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须向地主缴纳高出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付出巨额的代价,从而使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生活依旧贫困,符合材料内容。故选D。
15.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
)
A.
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B.
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
C.
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
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
【答案】C
点睛:解答本题的第一步应理解题干中的“中世纪”“西方化”,据此判断日本由封建社会走上资本主义的标志性事件,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6.马克思说:“19世纪中期的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和平共处。”马克思所说“这两种制度”不能和平共处而引发的战争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美国南北战争
C.
拉美独立战争
D.
英法七年战争
【答案】B
【解析】关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两种制度”“北美大陆”结合所学知识,南北战争前,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废存问题,为此爆发了南北战争。故B符合题意;A项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与“两种制度”不符;C项拉美独立战争、D项英法七年战争不符合题文中的“北美大陆”;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两种制度”“北美大陆”,仔细思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同时符合这些信息的选项是B。
17.在法国巴黎一个公墓中有一面墙及墙面标示牌,牌上显示语种:法语。时间:1871年5月21日—28日。这面墙为我们研究下列哪一事件提供了最直接证据?(

A.
宪章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巴黎公社
D.
法国大革命
【答案】C
18.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的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其亟待解决的相同任务是(

A.
引导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C.
维护国家的统一
D.
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面临的问题是南北制度差异,南方的奴隶制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俄国面临农奴制危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社会发展;所以两国亟待解决的相同任务是如何扫除障碍,促进资本主义发展,B项符合题意;A项是俄国要走的道路,因为此时的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国家;维护国家统一是美国面临的问题;反抗外来侵略是独立战争前的美国面临的问题;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9.根据提示列举出相应的内容
(1)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2)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3)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4)资产阶级国家第一部民法典

【答案】(1)英国宪章运动
(2)巴黎公社
(3)来克星顿的枪声
(4)《拿破仑法典》
【解析】(1)依据课本所学,1836——1844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人民宪章》,因此得名为宪章运动。宪章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故填写英国宪章运动。
(2)依据课本所学,1871年巴黎人民发动起义,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资产阶级政府不甘心失败,对巴黎公社发动进攻。5月21——28日,公社社会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最后失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填写巴黎公社。
(4)依据课本所学,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位期间,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这是资产阶级国家第一部法典,排除封建法规,确立了资产阶级立法规范。
20.小王假期前往欧洲旅游,下面这两张照片是他在伦敦和巴黎参观时拍摄的。关于这两个景点,所纪念的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
前者直接领导了后者的实践。
C.
后者的实践催生了前者的理论
D.
后者的实践丰富了前者的理论
【答案】D
【解析】依据图片马克思墓,结合课本所学相关知识点,指导无产阶级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图二与巴黎公社有关,拉雪兹公墓是巴黎公社社员战斗的最后阵地。巴黎公社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失败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完善了马克思主义,D符合题意;两个图片一个相关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一个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两者都与无产阶级革命有关,A表述错误;马克思主义指导了巴黎公社,B表述错误;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巴黎公社建立于1871年,C前后关系表述是错误的。由以上分析,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二、综合题
21.英国人“制造”了现代世界,以一个小小的岛国震撼了整个世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举世闻名的大戏剧家。他一生留下37部优秀作品。在他的代表作《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内心的蜕变被作家赋予了重大意义,从主人公艰难而意义重大的转变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或者说是一种新的人类成长过程,这是人的真正的史诗——人的壮大和自觉,是这部戏剧的真正主题。
——选自《欧洲文艺复兴史》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促使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先是里斯本、塞维尔,后来是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再后来是伦敦等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选自《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17世纪时,伦敦处在了商业领导地位,商品的供应更加丰富,香料、咖啡、茶叶、糖、染料、热带果品、上等织品、挂毯和宝石这些人们熟知的东西,以前所未有的数量涌入。金融业也随着商业而发展。17世纪时,半国有化的英格兰银行成立。这种规模的银行能够调动大量资金和贷款,不仅足以开展和控制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而且还能对政府产生影响。在这个时期的手工业,特则是采矿、印刷、武器装备和纺织业都在发展。随着家庭生产或“来料加工”制度的发展,商人或企业主可以购买原材料,提供给匠人,由他们在作坊中生产。
——选自《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领先世界进入工业时代。继英国之后,法国和德国成为最早接受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法国首先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到19世纪下半叶,法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同一时期,德国的化学工业跃居世界第一,鲁尔区被称为“欧洲工业的心脏”。其他欧洲国家继法、德之后也相继开始工业革命,奥地利和意大利因和法、德接壤,成为这些国家的先行者;比利时、瑞士等国因邻近英、法,也因煤炭、冶金、钟表闻名于世。
——选自《一本书读懂欧洲历史》
材料五19世纪上半叶,英国是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掌握着政权。工人们决定通过斗争得到自己应有的权利,他们把自己的要求以《人民宪章》的形式发表,以向议会递交请愿书的方式进行。1839年,已有125万人在国民请愿书上签名。请愿书重50千克,工人用一个由彩旗装饰起来的担架把它抬进议会。但议会以235票对46票将其否决。1842年,工人第二次向议会递交请愿书,英国当时的总人口为1900万,在第二次请愿书上签名的就达330万人,赢得了全国一半成年男子的支持。请愿书铺开有6英里长,蔚为壮观,但再遭议会拒绝。在宪章运动中,工人独立地提出了选举权要求,展示了惊天动地的力量,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自《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回答,莎士比亚的作品主要体现了什么思想?
(2)根据材料二回答,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哪里?
(3)材料三反映了英国哪些行业的发展?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5)根据材料五概括宪章运动的特点。
【答案】(l)人文主义;
(2)大西洋沿岸;
(3)商业、金融业、手工业。
(4)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5)群众性、政治性。
(2)根据材料二“17世纪时,伦敦处在了商业领导地位”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位于大西洋沿岸,伦敦是英国的首都,所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学科

(3)根据材料三“17世纪时,伦敦处在了商业领导地位”“金融业也随着商业而发展”“特则是采矿、印刷、武器装备和纺织业都在发展”等信息可知,英国商业、金融业、手工业都迅速发展。
(4)根据材料四的“继英国之后,法国和德国成为最早接受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其他欧洲国家继法、德之后也相继开始工业革命,奥地利和意大利因和法、德接壤,成为这些国家的先行者;比利时、瑞士等国因邻近英、法,也因煤炭、冶金、钟表闻名于世。”的信息,可以看出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5)根据材料五的“1839年,已有125万人在国民请愿书上签名。在宪章运动中,工人独立地提出了选举权要求,展示了惊天动地的力量,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信息,可以概括宪章运动的特点是:群众性、政治性。
22.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改变生活】
(1)三次科技革命中,交通工具的创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完成下列三次科技革命的表格。
【科技改变社会】
材料一
工业革命以后,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主要的对立阶级……《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摘自北师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是什么?
【科技改变世界】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需要寻找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为此,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借口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发动了鸦片战争。
——摘编自历史教学参考
(3)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4)结合材料三中的表格和柱状图,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材料四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历史教师用书
(5)你知道经济全球化最早开始于哪一事件?列举两例当今我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
【答案】(1)①火车、轮船;②汽车、飞机。
(2)巴黎公社。
(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5)新航路开辟;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组织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领导人会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经济。
【解析】(1)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中的新发明的交通工具是火车和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内燃机为动力,出现的新交通工具是汽车和飞机。
(2)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有关知识的认识。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三中的表格和柱状图,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5)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因此,经济全球化最早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根据所学知识,表明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加入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组织和世贸组织。一、选择题
1.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是因为他(

A.
推翻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B.
满足了美国公民获得西部土地的愿望
C.
巩固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D.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2.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所有南部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此规定出自(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宅地法》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1861年,俄国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

A.
伊凡四世
B.
彼得一世
C.
尼古拉一世
D.
亚历山大二世
4.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②农奴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③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
④农民可以无偿分到一块份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世界无产阶级第一次武装夺取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是(

A.
宪章运动的兴起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巴黎公社的成立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6.《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献,对它描述正确的是(

①由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
②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③1871年首次发表
④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宪章运动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该运动发生在(

A.
法国
B.
英国
C.
德国
D.
荷兰
8.“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李阳同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时,认识到南北战争最大的特点是(

A.
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
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C.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9.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以下对它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它成为世界各国革命运动的思想武器
C.
它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D.
它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规律
10.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都很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A.
“废藩置县”
B.
鼓励发展近代企业
C.
实行征兵制
D.
努力发展教育
1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南北双方矛盾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矛盾的焦点是(

A.
对殖民统治的态度问题
B.
原料和商品市场的问题
C.
黑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D.
对印第安人的态度问题
12.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这一言论促使(  )
A.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
俄国农奴获得完全的自由
C.
俄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俄国农奴免费获得土地
13.美国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起到的直接作用(

A.
废除了奴隶制
B.
发动群众力量扭转了战局
C.
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
维护了祖国统一
14.“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须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
美国南北战争
B.
俄国十月革命
C.
日本明治维新
D.
俄国1861年改革
15.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
)
A.
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B.
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
C.
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
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
16.马克思说:“19世纪中期的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和平共处。”马克思所说“这两种制度”不能和平共处而引发的战争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美国南北战争
C.
拉美独立战争
D.
英法七年战争
17.在法国巴黎一个公墓中有一面墙及墙面标示牌,牌上显示语种:法语。时间:1871年5月21日—28日。这面墙为我们研究下列哪一事件提供了最直接证据?(

A.
宪章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巴黎公社
D.
法国大革命
18.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的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其亟待解决的相同任务是(

A.
引导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C.
维护国家的统一
D.
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19.根据提示列举出相应的内容
(1)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2)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3)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4)资产阶级国家第一部民法典

20.小王假期前往欧洲旅游,下面这两张照片是他在伦敦和巴黎参观时拍摄的。关于这两个景点,所纪念的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
前者直接领导了后者的实践。
C.
后者的实践催生了前者的理论
D.
后者的实践丰富了前者的理论
二、综合题
21.英国人“制造”了现代世界,以一个小小的岛国震撼了整个世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举世闻名的大戏剧家。他一生留下37部优秀作品。在他的代表作《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内心的蜕变被作家赋予了重大意义,从主人公艰难而意义重大的转变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或者说是一种新的人类成长过程,这是人的真正的史诗——人的壮大和自觉,是这部戏剧的真正主题。
——选自《欧洲文艺复兴史》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促使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先是里斯本、塞维尔,后来是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再后来是伦敦等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选自《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17世纪时,伦敦处在了商业领导地位,商品的供应更加丰富,香料、咖啡、茶叶、糖、染料、热带果品、上等织品、挂毯和宝石这些人们熟知的东西,以前所未有的数量涌入。金融业也随着商业而发展。17世纪时,半国有化的英格兰银行成立。这种规模的银行能够调动大量资金和贷款,不仅足以开展和控制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而且还能对政府产生影响。在这个时期的手工业,特则是采矿、印刷、武器装备和纺织业都在发展。随着家庭生产或“来料加工”制度的发展,商人或企业主可以购买原材料,提供给匠人,由他们在作坊中生产。
——选自《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领先世界进入工业时代。继英国之后,法国和德国成为最早接受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法国首先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到19世纪下半叶,法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同一时期,德国的化学工业跃居世界第一,鲁尔区被称为“欧洲工业的心脏”。其他欧洲国家继法、德之后也相继开始工业革命,奥地利和意大利因和法、德接壤,成为这些国家的先行者;比利时、瑞士等国因邻近英、法,也因煤炭、冶金、钟表闻名于世。
——选自《一本书读懂欧洲历史》
材料五19世纪上半叶,英国是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掌握着政权。工人们决定通过斗争得到自己应有的权利,他们把自己的要求以《人民宪章》的形式发表,以向议会递交请愿书的方式进行。1839年,已有125万人在国民请愿书上签名。请愿书重50千克,工人用一个由彩旗装饰起来的担架把它抬进议会。但议会以235票对46票将其否决。1842年,工人第二次向议会递交请愿书,英国当时的总人口为1900万,在第二次请愿书上签名的就达330万人,赢得了全国一半成年男子的支持。请愿书铺开有6英里长,蔚为壮观,但再遭议会拒绝。在宪章运动中,工人独立地提出了选举权要求,展示了惊天动地的力量,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自《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回答,莎士比亚的作品主要体现了什么思想?
(2)根据材料二回答,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哪里?
(3)材料三反映了英国哪些行业的发展?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5)根据材料五概括宪章运动的特点。
22.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改变生活】
(1)三次科技革命中,交通工具的创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完成下列三次科技革命的表格。
【科技改变社会】
材料一
工业革命以后,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主要的对立阶级……《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摘自北师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是什么?
【科技改变世界】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需要寻找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为此,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借口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发动了鸦片战争。
——摘编自历史教学参考
(3)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4)结合材料三中的表格和柱状图,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材料四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历史教师用书
(5)你知道经济全球化最早开始于哪一事件?列举两例当今我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