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一会场:青铜器专场走进文化盛宴出现 ——
发展 ——
繁荣丰富—— 我国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原始社会末期商朝以后(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商周时期(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入场券:西周早期的典范之作,相当于今天的碗,是商周时期的盛饭工具。文献中说是用来盛黍稷稻粱的器皿,容量为一升或二升,用途已明。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但数量较少,商晚期逐渐增加。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特别是在西周时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青铜簋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知识卡片:天子的象征这体现了西周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鼎力相助、钟鸣鼎食 重832.84千克,是世界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 母 戊 鼎 巨大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四羊方尊蕉叶形纹理清晰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造型奇特青铜器中的精品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知识小超市:泥范铸造法 兵 器农 具 食 器 四羊方尊的方形尊口像一只最大弧度张开的喇叭,乍看上去,好象一个巨大的屋檐。却没有给我们头重脚轻的感觉。因为中间分铸有四只大卷角羊,分布在方尊的四角,并突出在尊外。这个造型给人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缓解了该青铜器因“头重” 而造成的视觉上的压力。四羊方尊通体遍布了多种纹饰,精美而细致.特点一:规模大特点二:品种多特点三:工艺精美根据以上三组材料,归纳总结青铜器制造的特点?132三星堆文化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知识链接:特点四:分布地域广 第二会场:甲骨文专场走进文化盛宴2、甲骨文的发现者是谁?3、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哪些?入场券: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记事甲骨文---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至今已有16万片以上,商代10万余片,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1、什么是甲骨文?2、甲骨文的发现者是谁?3、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哪些?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清朝王懿荣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入场券: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 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记载内容: 甲骨文被发现有什么影响?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
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
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舟车 象 形 这是甲骨文表示交通工具的两个字,你认识吗?能说出他们的造字方法吗?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日月明会意字猜一猜人牛水日上下明射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辨识 甲骨文是一种较成熟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三千多年的文化一片甲骨文惊天下
泱泱大国五千年
司母戊鼎震中华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 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
古代中国屹立于地球东方,傲视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相信,未来中国也将再次登上世界之巅! 1、观察下图,有关青铜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是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的 ②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祭祀战争等 ? ③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④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AA 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夏朝
B 商周时已采用“泥范铸造法”
C 主要被用作饮食、祭祀、军事等
D 代表了夏商周时发达的文明D达标测评
3、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 (? ??)
A.装饰品??? B.食器??? C.乐器???????D.盛水器皿
4.下列四个青铜器中,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最重的是( )
A.兽纹扁足鼎 B.人面纹方鼎
C.司母戊方鼎 D.四羊方尊
BC5.如果西周的一位平民在田中劳作,他肯定不能( )
A.用铁农具干活 B.用青铜农具干活
C.用石器干活 D.用穿有木柄的骨耜干活A6.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D7.识图题
右图是什么文字?它有哪些构字方法?
甲骨文,
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假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