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1
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
【学习目标】
1.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观点,了解化学变化中的条件。
2.认识催化剂的作用。
【教学重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教学难点】催化剂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教学手段】实验为主,多媒体为辅。
【教学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反应条件。
【引导学生自学、讨论】:P120——121
“交流讨论”
【发问】:通过学习和讨论,说一说化学反应常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师生点评】:反应条件
加热、点燃、通电、高温、光照、催化剂。(由于化学中最常用的加热源是酒精灯,其温度为300-600℃,一般认为600℃即为加热与高温的分界线。高温热源有:酒精喷灯600-800℃;煤气灯600-1000℃;煤气喷灯,最高可达1200℃)
二、催化剂。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否有影响?
【演示实验】:探究活动
【学生小结】:P122
“分析结论表”
(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
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如二氧化锰、硫酸铜等)
(2)、特点:①、催化剂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
②、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或减慢别的物质反应的速率。
【学生自学】:拓宽视野——催化剂的应用
三、反应条件与化学变化。
【指导学生讨论】:
P123
“交流讨论”
【师生小结】:
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产物也不同。
【练习】:
P124
“联系实际”
【课外练习】
P125
1、2、3、4
【板书设计】
单元1
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
一、反应条件。
1、反应条件:
2、催化剂。
二、催化剂。
三、反应条件与化学变化。
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产物也不同。
课后总结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样的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质量守恒。
三、化学反应前后的5个不变,2个改变,1个可能改变。
1、元素的种类不变。
宏观
2、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5个不变
1、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
2、原子的数目不变。
3、原子的质量不变。
1、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2个改变
2、微观: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1个可能改变:分子的个数可能改变。
四、化学反应的条件。
加热、点燃、通电、高温、光照、催化剂。
五、催化剂
(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
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如二氧化锰、硫酸铜等)
(2)、特点:①、催化剂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
②、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或减慢别的物质反应的速率。
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练习】
P139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