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教案(打包8套)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教案(打包8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12-13 12:30:41

文档简介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课题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课时
1
课型
实验课
教学
重点
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
检测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依据:教学经验。
教学
难点
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
依据:教学经验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检测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试剂名称及原理
2.找出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使用方法上的不同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简单实验器材的使用
2.初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理由:从学生生活经验水平出发,
教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前3分钟
朗读教材18页第一自然段,
指导学生画出关键句
朗读教材18页,画出实验原理。
明确实验原理的意义和写法
5分钟
承 接
结 果
熟悉实验器材
熟读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操作
分小组进行指导
分组实验,得出结果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0分钟
5.
目标
检 测
结果展示,分享自己的得失
补充、修正
小组实验结果展示,得失分享。总结概括
10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教师布置当堂检测题
学生动笔完成当堂检测
检测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5分钟
7.



8.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课题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课时
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糖类、脂质、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
教学
难点
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的种类
2.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3.探讨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
理由: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实验器材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前3分钟
小考:
病毒的结构特点是?
写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是什么?
指导学生进行评价。
考试答题
同桌互批并修正
总结错误之处
巩固学生的第一章基础知识
3分钟
承 接
结 果
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教师解读学习目标
出示资料,引导学生思考
几名学生展示答案,其他学生在教材中进行标记并补充。
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5分钟
3.


讲 评
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主要元素
基本元素
教师引领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与本节课内容进行衔接。
说出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名称。
写出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
阅读教材16页,划出元素的种类
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5分钟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显示图片,指导识图方法。
学生讨论,找出鲜重与干重的区别,写出元素含量的大小关系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10’
4.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介绍知识框架图的画法
结合本节课知识尝试绘制知识框架图
培养学生总结当堂内容的能力
4分钟
5.
目 标
检 测
完成当堂检测练习
教师布置当堂检测题
学生动笔完成当堂检测
检测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3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预习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任务
你能说出多少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有多少种?
为什么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多种多样?
氨基酸结构有什么共同点?
7.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1、大量元素:(C、H、O、N、P、S、K、Ca、Mg) 2、微量元素:(Fe、Mn、B、Zn、Mn、Cu)等
3、基本元素:(C、H、O、N),最基本元素是 C 。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苏丹Ⅲ染液(Ⅳ染液)→橘黄色(红色)
蛋白质——双缩脲——紫色
8.


反 思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课题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1课时)
课时
3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重点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
教学
难点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写出氨基酸结构通式,说明其结构特点
2.描述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概括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氨基酸的连接过程,找出肽键、氨基酸、肽链的数量关系
2.通过观察肽链结构,说出氨基、羧基数目关系以及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理由:从学生生活经验水平出发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前3分钟
预习任务展示
发现问题,找出疑难问题
各小组展示自己答案,相互补充完善,提出自己的质疑问题
通过预习找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分钟
承 接
结 果
学习目标解读
氨基酸及其种类
教师解读学习目标
出示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比较几种不同的氨基酸找出其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写出氨基酸共有的结构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阅读教材21页第一自然段,画出关键句
尝试写出氨基、羧基、肽键等结构。
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15分钟
3.




蛋白质的结构
显示图片,引领学生认识二肽、三肽、多肽以及蛋白质的关系。
2.指导学生尝试进行氨基酸的连接,找出脱水缩合名称的由来
学生水平板书2个氨基酸结构通式,尝试进行连接。找出肽键形成的原因以及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键之间的数量关系。
从已有的知识中获取新知。
15分钟
4.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回顾本课知识的主要内容
知识整理,记录笔记
培养学生总结当堂内容的能力
4分钟
5.
目 标
检 测
完成当堂检测练习
教师布置当堂检测题
学生动笔完成当堂检测
检测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3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阅读教材找出氨基酸多样性的原因
阅读优化学案中P19【规律总结】,
完成例2及课堂检测
7.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氨基酸及其种类
1种类
结构特点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结构层次:
8.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课题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课时)
课时
3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重点
脱水缩合过程的应用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
教学
难点
脱水缩合过程及相关规律应用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应用脱水缩合过程解题
二、能力目标
进行相关问题的计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理由:从学生生活经验水平出发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前3分钟
对答案,检查错题中粗心的地方
发现问题,找出疑难问题
各小组展示自己答案,进行改正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钟
承 接
结 果
疑惑问题组内讲解
教师解读学习目标
巡视检查
讲解,聆听,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15分钟
3.




给出相应练习题、重点例题分析
Ppt展示相关习题,引导
独立完成相关题
检验学生疑惑处是否都理解
15分钟
4.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回顾本课知识的主要内容
知识整理,记录笔记
培养学生总结当堂内容的能力
4分钟
5.
目 标
检 测
完成当堂检测练习
教师布置当堂检测题
学生动笔完成当堂检测
检测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3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阅读教材P26和P28第一自然段完成练习册课前导学1和3
画出蛋白质相关知识的概念图
7.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8.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课题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1课时)
课时
3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重点
蛋白质结构的相关规律总结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
教学
难点
蛋白质结构的相关规律总结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概括蛋白质的结构的相关规律
总结蛋白质多样性原因
二、能力目标
通过脱水缩合过程和蛋白质结构归纳相关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理由:从学生生活经验水平出发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前3分钟
蛋白质多样性预习任务展示
发现问题,找出疑难问题
各小组展示自己答案,相互补充完善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钟
承 接
结 果
学习目标解读
相关规律
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一条肽链至少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质量-脱水的质量
氨基数/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氨基数/羧基数
教师解读学习目标
出示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思考,总结相关规律
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15分钟
3.




相关规律练习
Ppt展示相关习题,引导
应用相关规律解题
应用所学知识解题
15分钟
4.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回顾本课知识的主要内容
知识整理,记录笔记
培养学生总结当堂内容的能力
4分钟
5.
目 标
检 测
完成当堂检测练习
教师布置当堂检测题
学生动笔完成当堂检测
检测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3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根据相关规律各编一题
练习册P19-21相关习题并标出疑惑点
7.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蛋白质多样性原因
二、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规律
8.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课题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1课时)
课时
3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重点
核酸的结构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
教学
难点
核酸的结构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说出核酸的种类
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
进行两种核酸结构成分的比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理由:从学生生活经验水平出发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前3分钟
预习内容展示
巡视,评价
各小组展示自己答案,进行改正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钟
承 接
结 果
核酸的种类及结构组成
教师解读学习目标
引导,评价
说出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15分钟
3.




核酸的结构
Ppt展示核苷酸结构图及P29-图2-10
学生说出核苷酸结构,总结五碳糖种类,记忆碱基组成
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分析能力
15分钟
4.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回顾本课知识的主要内容
知识整理,记录笔记
培养学生总结当堂内容的能力
4分钟
5.
目 标
检 测
完成当堂检测练习
教师布置当堂检测题
学生动笔完成当堂检测
检测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3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阅读教材P282,自然段,简述DNA和RNA结构
阅读教材P26-27实验,说出核酸的分布并完成练习册P21课前导学2
7.


第2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核酸的种类
核苷酸的结构
8.




细胞中的无机物
课题
细胞中的无机物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重点
自由水的功能及无机盐的作用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
教学
难点
自由水的功能
结合水的概念
无机盐的作用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识图观察、图表分析,说明水在不同细胞及生物体中的含量差异
理由:从学生生活经验水平出发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前3分钟
自主学习内容展示
倾听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说出预习问题答案,提出质疑、小组间补充、评价
掌握学生对预习中遇到的困难
3分钟
承 接
结 果
细胞中的糖类
细胞中的脂质
提出问题,引领学生阅读:
①糖类为什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②单糖中有哪些是动植物共有的糖?
③二糖常见的种类有哪些?它们水解的产物是什么?
④多糖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的分子式是?
⑤多糖的种类及作用
学生再次阅读教材。在书中画出问题的答案并记住。小组间分享成果,补充并修正。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及阅读和收集信息能力
20分钟
3.




与生活联系
血糖浓度——饥饿、糖尿病、低血糖。
肌糖原——肌肉酸痛
脂肪——肥胖
胆固醇——血管堵塞
教师引领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与本节课内容进行衔接。
学生利用已知的相关知识及个人经验体会、细胞中物质的重要性
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10分钟
3.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布置任务
阅读教材,找出关键词
4.
目 标
检 测
完成当堂检测练习
教师布置当堂检测题
学生动笔完成当堂检测
检测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7分钟
5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完成优化学案中本节课后巩固提升的题,核对答案后找出错题和不懂的习题。
7.


第4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细胞中的水
生物体的含水量随着生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不同
幼嫩部分比老熟部分含水量多
存在形式:
作用:
细胞中的无机物
形式:离子
作用:
8.




组成细胞的分子
课题
组成细胞的分子
课时
1
课型
习题
教学
重点
通过习题练习,找出有关习题的解题思路。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
教学
难点
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选择题的练习,牢记有机物的种类及功能
2.通过识图分析,找出信息题的解题思路。
3.运用解题思路完成优化学案中的练习
理由: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
课前3分钟
课前自主学习评价与检测
1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
2补充相应知识
校对答案,小组讨论,展示
验收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
3分钟
2.
承接结果
解决自主学习中的疑惑
点播,引导
小组讨论,展示及评价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0分钟
3.


讲 评
跟进巩固提升训练习题
布置巩固提升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提升习题,小组讨论形成统一答案、小组展示
进一步巩固训练,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15分钟
4.


提 升
画本章的思维导图
巡查
学生画思维导图并进行展示
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体系,完成学习目标
4分钟
5.
目 标
检 测
完成当堂检测练习
教师分发当堂检测题
学生完成当堂检测;展示、交流检测题答案
验收学习目标
5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阅读细胞膜一课,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制备细胞膜的材料是什么?选择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可以吗?
构成细胞膜的成分是什么?
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
7.



本章的思维导图
8.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