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历史第一、第二单元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24分)
1.孔子曾描绘了他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下列哪一种制度打破了这种理想社会(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选举制
2.他“自比于日”,自夸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这位自夸为太阳的夏朝君主是( )
A.禹 B.启 C.桀 D.商纣王源:Z.xx.k.Com]
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千古流传。下列哪位君王成了自愿上钩的“鱼”,上演了礼贤下士的佳话( )[来源:学&科&网]
A.大禹 B.商汤
C.周文王 D.周武王
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
A.实行禅让制 B.确立世袭制
C.实行分封制 D.推行郡县制
5.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
①司母戊鼎 ②人面鱼纹彩陶盆 ③骨针 ④铁农具
A.① B.② C.③ D.④
6.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有严格规定,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材料表明( )
A.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B.西周社会腐败严重
C.西周手工业落后 [来源:学科网ZXXK]
D.西周财政收入少
《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
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8.下图为春秋战车复原图。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
9.我国青铜器的出现是在( )
A.原始社会初期 B.原始社会后期 C.奴隶社会初期 D.夏朝
10.我国青铜业兴盛于什么时候( )
A.原始社会前期 B.商周时期 C.建国前期 D.夏朝
11.在我国奴隶社会,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是( )
A.铜器 B.瓷器 C.兵器 D.礼器
1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青铜农具的使用 B.都江堰的兴建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筒车的发明
13.下列甲骨文造字法中最原始的是(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14.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二、非选择题(21题14分, 22题16分, 23题16分, 24题14分,共
6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译文:在大道实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同所有的,把品德高尚、贤能有才的人选拔出来.....这样的社会就是大同,大同即美好、没有阶级、人人平等的。如今大道不能实行,天下是家天下,......这样的社会是小康,小康即只顾自己,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以自己的儿子为子。)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的?
(2)他破坏了什么制度?而改实行什么制度?
开创“天下为家”局面的人,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
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
谈谈司母戊鼎有什么特点?其象征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周平王继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的进攻。平王时,周王室势力衰弱,诸侯以强示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与周初实行分封制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历史上把“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这一阶段称为什么时期?该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18.读图回答问题。
(1)上图是什么文字?此文字是由谁首次发现的?他的发现有何意义?
(2)上图所示文字的造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