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日历上的科学
一、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日历的组成成分;了解我国日历中公历和农历的设置方法;知道我国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具有知道和预告的作用。
[科学思考]
什么是阴历?什么是阳历?它们是怎样设置的?
[解决问题]
日历有哪些组成?知道日历中公历和农历的设置方法;知道我国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具有知道和预告的作用。
[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农历的学习与研究,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为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而感到骄傲。
二、要点扫描
[课标解读]
本章教材主要从宏观的层面上探讨一些属于地球科学领域,与人类活动关系十分密切的自然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原因。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努力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学以致用的现代教学理念。重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重视发挥当地的生活素材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在学习了地球自转与公转以及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规律之后,能充分将过去的知识与天天在用的日历结合起来,这样学习历法就不难了。
[内容分析]
这节内容在整个第四章来说相对简单,而且内容以了解为主,因此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前可以安排学生收集各种日历和有关的二十节气的资料。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二十四节气的历法成分,学会通过查资料等方法知道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含义。
[学情分析]
日历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件事物,经常会用到,因此在讲公历和农历时,学生很容易理解,但是,很少有学生会去仔细研究日历,而且现在学生一般多是使用公历的,对农历知道得很少,因此在理解公历、农历分别属于阳历、阴阳历的理解比较困难。而且,现在的学生城市里的较多,就是农村学校,由于现在农活少了,很多学生要理解二十四节气对指导和预告农业生产、生活的作用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法点拨]
⑴前准备各种日历,给课堂进行交流提供素材
⑵阅读课文并进行思考,最后归纳总结规律
[经验介绍]
关于日历中的公历、农历、阴历、阳历、阴阳、闰年、平年等等,学生天天要接触它,对它却似懂非懂,所以就有学习的必要性,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习效果良好。
三、教学文档
[课前准备]
1、 布置学生收集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口诀等资料
2、 学生回去准备各种日历;教师准备几张
[教学流程]
师:今天是几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历上的科学
请观察书上P138 的图4-24一页日历,
并完成书上的讨论题。
讨论:①我国的日历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可以分公历部分和农历部分)
②我国日历中的各部分内容分别属于何种历法成分?
小结:历法有三种,根据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是阴历;根据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的是阳厉;两者结合是阴阳历。世界上最通用的历法是阳历。
板书:1、历法:阴历 、阳历、阴阳历
师:我国使用的日历上的公历属于什么历法成分?
生:阳历
师:“甲申年、夏至:公历6月21日 农历四月初四”是属于哪部分呢?
生:阴阳历
思考:我们学过四季更替周期365.2422天,日历中一年的天数应为整数,历法中是怎样解决这个矛盾的呢?
生:阅书后讨论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
小结:四季更替周期的小数部分(0.2422天)相当于400分之97,因此,阳历在每400年中高97个36等于6天的年(为闰年),其余的303年为365天(为平年),这样,400个阳历年的年均长度就正好等于四季变化周期。公元年被4整除的是闰年,世纪年(如1900、2000等)必须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
练习1、 ⑴ 2004年,2000年,1900年,1800年,
⑵1800年前后哪两年是闰年?
师:回忆小学学过的一年365天在具体的月份中是怎么分配的?
阅表:
年份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月份天数 28天 28天 28天 29天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月份天数 28天 28天 28天 29天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月份天数 28天 28天 28天 29天
归纳:⑴一般是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其它的为小月一般只有30天(除2月外)
⑵平年的2月份只有28天,闰年的2月份有29天
师:为什么说我国的农历是属于阴阳历呢?请拿出几张不同年份同一天的日历进行比较
年份 农历 公历
2001 正月初一 1月24日
2002 正月初一 2月12日
2003 正月初一 2月1日
2004 正月初一 1月22日
多媒体展示问题:请阅书后回答,
1、农历月的确定是以什么为划分依据的?
2、农历能反映四季变化吗?
3、节气是以什么为依据来定的?是历法中什么成分?
4、一年中有哪几个节气?
5、定24个节气有什么作用?
生:一一回答
小结: 农历月的确定是以貌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属于阴历,不能反映四季变化。为了更好地反映四季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人民将四季更替的周期分为二十四段,每段约15天为一个节气,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并入农历部分,实际上它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划分的,所以属于阳历部分。所以,我国的农历是属于阴阳历。
生:呈现自己收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资料,进行交流,进一步明确它的存在的意义。
谈一谈:你所知道的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什么指导和预告作用?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四、学业诊断
1、2002年小明9岁,一年的日子中没有小明的生日,则在下列年中,小明可以过生日的是( )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分析:2002是平年,2月只有28天的,而闰年的2月份有29天,小明的生日应该是2月29日, 2004年能被4整除,是闰年,所以应该选B。
五、精彩存盘
1、历法主要有三种:阴历、阳历和阴阳历,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历法是(阳历),它是依据地球绕日公转周期而历法的,设有平年和闰年,北京将于2008年举办奥运会,这一年属于(闰)年。
2001年7月大
13
辛巳年五月大廿三星期五
2、如图,这一天的月相与下列月相最接近的是( A )
A、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C、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
D、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下列节日属于节气的是( B )
A、重阳节 B、清明节 C、端午 D、中秋节
六、资料链接
1、农历十二月为什么叫“腊月”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为什么呢?这要追溯到距今一、二千年的古代。据《说文解字》锴注云:“腊,合也,合祭诸神者。”《玉炖宝典》中说:“腊者祭先祖,腊者报百神,同日异祭也。”可见腊是古代人们祭祀百神及祖先的一种活动。因为腊祭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因此从周代开始,便把农历十二月叫做腊月。到了汉代,又按“干支纪日”的方法,把“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定为“腊日”,就是“腊八”
2、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分析:A、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立—即将开始之意,表示春夏秋冬即将来临
B、夏至 冬至(至——到,表示盛夏和寒冬到了)
C、春分 秋分(分——平分,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于夏至和冬至的中间)
D、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E、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惊醒冬眠动物开始活动)
F、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G、谷雨(雨量增加,谷物茁壮生长)
H、小满(麦类等夏收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I、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J、小暑 大暑( 暑——炎热,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K、处暑(处——终止,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L、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M、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N、霜降(开始下霜)
O、小雪 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形成积雪)
P、小寒 大寒(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
参考:http://www./web/index.asp
2004年6月小
10
星期四
甲申年 廿三 四月
夏至:公历6月21日 农历四月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