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元素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困难还在于在实际使用中容易跟原子概念混淆;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教学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必须会写、会读、会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由基本元素迁移到身边的化学物质,虽然物质的种类繁多,组成复杂,但是由基本的化学元素组成的。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原子的构成,对于化学元素也不很陌生,同时前面也接触了几种物质和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只有学习元素,才能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才能对众多繁杂的物质进行分类,最终实现对分类的物质进行系统研究。【学习目标】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3.能从组成上识别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教学重点】元素符号及其意义;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教学难点】1.元素符号意义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3.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的简单分类【教学手段】实验为主,学生研读,教师引导点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课本P67涉及的器材和药品【教学流程】教师提示→学生思考讨论→学生看书、实验并提问→教师分析讲解→尝试练习→学生自我小结教学过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引入]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早在几千年的古代,中外哲学家都在探讨这个问题。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万物是由气、水、火、土四种元素形成的。我国早在战国末年就提出“五行说”,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这是朴素的五元素说,为元素概念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思考问题阅读学习目标投影2?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知道学习要求,有的放矢多到少):O、Si、Al、Fe、Ca2.海洋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H、Cl、Na3.人体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C、H、N、Ca元素的含量,记住几个“最”。,? 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元素的理解。4.学生小结课堂收获→巩固练习→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课堂小结出示尝试练习布置课外作业:课本P72实践学生各抒己见,自己课堂小结做练习,进行思维训练学生练习,教师评价。学生间可以讨论,教师多观察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得失,心中有数,便于及时矫正。21cnjy.com
教学反思元素概念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难点,要深入浅出,善于比较、分析、分清概念的内涵;在构建元素概念时,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接纳—认同----理解----接受(内化)----发展、加深。科学概念可以用定义表述,但记住定义不等于形成了概念,没有能很好地表述一个概念的定义,也不等于没有形成概念,构建知识。例如元素概念的形成可以通过恰当的比喻:水果店里各种水果摆放整齐,五颜六色,种类繁多,有苹果、梨子、葡萄、龙眼等,通过具体的看得见的实物引入抽象概念:原子(苹果、梨子等)→元素(水果的总称)抽象的概念的形成,可以通过从学生经验出发、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特点的进行教学,尽可能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多次的感知、体会和应用,逐步形成概念。【板书设计】一、元素与元素符号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2.元素的分类21教育网
金属元素元素??????
非金属元素3.元素符号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①表示某元素(宏观意义)②表示一个某原子(微观意义)③表示某物质(宏观意义)注:对于a金属;b稀有气体;c碳、硫、磷、硅等三类物质而言二、根据元素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www.21-cn-jy.com
单质纯净物化合物??
三、自然界中各元素的含量1.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Si、Al、Fe、Ca2.海洋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H、Cl、Na3.人体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C、H、N、Ca?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