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
第 2课 时
地球公转的特点
1、方向:自西向东(与地球自转相同)。
2、公转轨道面与地轴夹角为66.5°
3、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4、地球公转一周需365.2422天,即一年。
地球公转的特点
地球公转的效应:
(1)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
(2)四季变化;
(3)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夏至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秋分
A
B
C
冬至
C
冬至
D
春分
D
夏至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中、高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夏季高,冬季低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例:北纬30°时,夏至太阳高度 83.50,冬至太阳高度36.5 。
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标杆
夏天正午太阳光线
夏天杆影
冬天正午太阳光线
冬天杆影
南
北
太阳公转
公转特征
公转效应
公转姿态
地轴倾斜,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公转中心
太阳
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
365天(1年)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夏季大,冬季小。
公转方向
昼夜长短变化
五带划分
昼夜长短变化:
1、该地哪个月的白昼最长,约多少时间?
2、该地哪个月的白昼最短,约多少时间?
3、该地白昼最长和最短月份和你居住的地方相同吗?
四、昼夜长短变化
问:乐清夏天天亮时间大约是几点?冬天天亮大约是几点?你知道为什么吗?
思考:你知道吗,乐清一年中哪个月份白昼最长,哪个月份白昼最短?
6月,12月
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你知道四季中昼夜变化情况吗?
地球的公转和四季的变化
(点击图一播放动画1,点击图二播放动画2)
图一
图二
四、昼夜长短变化
1.极昼现象——太阳整日不落;极夜现象——太阳整日不出
(1)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北极圈(北纬66.5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2.北半球的夏半年(自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1)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其中冬至日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北极圈(北纬66.5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四、昼夜长短变化
3.北半球的冬半年(自秋分日 冬至 次年春分日)
4.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点击本文播放动画)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情况刚好相反
四、昼夜长短变化
思考: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考察一般选在什么时间比较好?
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五、五带划分
由于不同纬度地区太阳的高度不同,造成了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不同。太阳高度越大,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越集中,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点击本文播放动画)
根据地区全年接收太阳能量的多少,把地球划分成五带。(点击本文播放动画)
五带的划分
赤 道
00
23.50 N
23.50S
66.50N
66.50S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0N
900S
热 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划分依据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赤 道
00
23.50
66.50
66.5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0
900
热 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 ,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23.50
热带风光
四季分明的热带森林
北极的主人
寒带植被
请问乐清地处哪个地带?
北温带带
太阳公转
公转特征
公转效应
公转姿态
地轴倾斜,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公转中心
太阳
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
365天(1年)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夏季大,冬季小。
公转方向
昼夜长短变化
五带划分
地球公转效应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夏季大,冬季小。
昼夜长短变化
五带划分
规律
(点击链接)
名称: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界线: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线。
依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共42张PPT)
北极的主人
寒带植被
热带风光
春光明媚
夏日炎炎
秋高气爽
冬梅傲雪
四季分明的热带雨林
你知道地球上为什么会 有四季和不同的温度带吗?
第1课时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地球公转带给我们的变化!
地球的绕日运动(公转)
视频
问题:造成地球上一年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观察一个常见的现象
你观察过我们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吗?一天中影子的长度是如何变化的呢?影子长度在一年中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一、观测杆影的发现
一天中太阳相对地面运动引起杆影的变化
1、观测杆影日变化
问题的引出
太阳高度和影子的关系见下图:
随着时间变化,杆影的位置和长度发生变化
太阳东升西落造成了杆影方向和长度变化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杆影的变化的呢?
问题
思考:杆影的长度和什么有关呢?一天中杆影最短是什么时候?此时的杆影朝什么方向呢?
杆影的长度和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有关; 正午; 正北或正南
﹚
太阳高度角和影子的关系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
杆影变化规律:一天中,由于太阳高度变化 杆影长度变化。
太阳高度与杆影长度刚好相反。
当太阳位于该地的正北或正南方向(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
2、在一年的不同季节杆影长度有何不同呢?
讨论
1. 一年中,同一地点每天正午太阳高度都是一样的吗?
2. 你观察过射入室内的阳光吗 从南面窗户直射进室内的阳光,夏天与冬天相比,哪一个季节更深些?
思考1:一年中,操场旗杆每天正午的影子都是一样长的吗?
南
北
冬天中午
夏天中午
北半球中纬度区某地正午的杆影
正午杆影夏短冬长。说明:夏天正午太阳高度大
南
南
北
北
冬天中午
夏天中午
问题 你观察过射入室内的阳光吗?从南面窗户直接射进 室内的阳光,夏天与冬天比,哪个季节更深些?
上述的事例表明:
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
其变化规律:北半球夏高冬低
3、探讨杆影纬度差异的启示
实验
在地球仪的不同纬度位置按图4-13粘上一根垂直与球面的火柴,观察和比较每根火柴影子的长度。
A
B
C
地球
太 阳 光
A
B
C
问:1 火柴杆的影子何处最短?
2 正午太阳高度何处最大?
A
B
C
地球
太 阳 光
太阳直射点
A
A
A
B
C
小结: 同样长度的杆子,在同一天里,纬度不同,正午的影子长度也不同。这是由于纬度不同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思考1:一年中,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旗杆的影子长短随着季节是如何变化的
一年中随着季节变化,旗杆影子也发生变化,冬季较长,夏季较短。
思考2:在同一时间,同样高度的建筑物在杭州和深圳的影子一样长吗?请说明理由。
不一样。不同纬度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不同,影子长度就不一样长。
从观测杆影中发现:
棋杆的影子:
(1)一天之内有长短变化(日变化:地球自转引起)
(2)同在中午,季节变化,长短也会发生变化。
(3)同在中午时(同一天里),纬度不同,长短也不同。
其中造成(2)现象的是因为太阳高度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根本原因是地球在作公转。
地球上存在人影始终朝南或朝北的地区吗?若存在,找出它们的分布规律。
存在。北纬23.5(北回归线)以北地球正午太阳始终朝南,则人影始终朝北。南纬23.5(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始终朝北,则人影始终朝南。
正午太阳高度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中午旗杆的影子也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是怎样的呢?
地球的公转是怎样的呢?
中午旗杆的影子为什么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呢?
因为正午的太阳高度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归根原因是地球公转
地球的公转(点击图播放视频)
北极星
地轴倾斜
地轴
赤道
公转轨道
66.50
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点击文字播放动画1)
11
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
(点击文字播放动画2)
地球公转的特点
1、方向:自西向东(与地球自转相同)。
2、公转轨道面与地轴夹角为66.5°
3、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4、地球公转一周需365.2422天,即一年。
地球公转的效应:
(1)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
(2)四季变化;
(3)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地球的公转使正午太阳高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1、太阳直射点每年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移动。
2、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也越来越长。
1、火柴杆的影子何处最短
2、正午太阳高度何处最大?
A
B
C
演示实验
A点。影长为0
A点。太阳高度为900
春分、秋分
太阳直射点
P
M
P
N
23.5 °N
23.5 °S
冬至太阳直射点
夏至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高度为900,杆影长为0。
(演示实验)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夏至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秋分
A
B
C
冬至
C
冬至
D
春分
A
次年夏至
1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1、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规律:
(1)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纬23.50)
(2)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南纬23.50)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
(4)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1)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纬23.50向南北两侧递减。
(2)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纬23.50向南北两侧递减。
(3)在春分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即: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也越来越长。
中、高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夏季高,冬季低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例:北纬30°时,夏至太阳高度 83.50,冬至太阳高度36.5 。
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标杆
夏天正午太阳光线
夏天杆影
冬天正午太阳光线
冬天杆影
南
北
思考题1:
1.观察你所在地区居民楼的主卧室和阳台,通常朝哪个方向?为什么?
答:朝南。太阳大部分时间从南面照过来,朝南面采光充足,夏凉冬暖。
2.为使底层住户也能全年见到太阳,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为什么?
答:冬至日。因为这天太阳高度最低,影子最长。
思考题2:
太阳公转
公转特征
公转效应
公转姿态
地轴倾斜,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公转中心
太阳
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
365天(1年)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夏季大,冬季小。
公转方向
昼夜长短变化
五带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