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绕日运动(1-3)[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球的绕日运动(1-3)[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5-30 10:46:00

文档简介

每 课 必 记
课 题
4.3 地球的绕日运动
日 期




1、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地轴倾斜等基本特征。
2、了解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划分等地理现象。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一、观测标影的发现(分3步探讨观测标影的启示)
1、探讨观测标影日变化的启示
【图4-9】用灯泡模拟太阳的观察过程。(纸上先确定东西南北方向)
【图4-10】太阳东升西落造成标影方向和长度变化的原理,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思考P128】
2、探讨标影季节差异的启示,从标影季节差异发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夏高冬低)
【讨论P128】
3、探讨标影纬度差异的启示,从标影纬度差异了解太阳直射点概念,发现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
实验可证明:正午太阳高度随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从而导致标影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增长。
二、地球的公转
1、棋标的影子:
(1)一天之内有长短变化
(2)同在中午时(同一天里),纬度不同,长短也不同。
(3)同在中午,季节变化,长短也会发生变化。
其中造成(3)现象的是因为太阳高度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其根本原因是地球在作公转。
2、读图
(一)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北极上空看,绕日逆时针运转。
(二)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倾斜的角度和方向始终不变,地球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PS】春分:3月21日前后; 夏至:6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 冬至:12月22日前后
(以上仅指北半球而言,南半球情况相反)
公转一周即一年,约为365.2422天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实验P131】
【PS】(1)让地球仪绕日公转时,使北极始终朝向事先确定的某个遥远的方向。
(2)过地球仪球心,与桌面平行的面为公转轨道面。
【得出结论】
1、夏至日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称为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期)
冬………………………………南………。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进一步分析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有北纬23.5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在冬至日,由南纬23.5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在春分,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夏季高,冬季低,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的季节变化规律。
【PS】(1)地球绕日运动的方向也为自西向东;其轨道为近似圆形的椭圆。
(2)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1月初),地球公转周期为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夏季:昼长夜短 冬季:昼短夜长
白昼最长的月份是6月,最短月份是12月
2、北半球:【读图P132】
3月21日—9月23日 昼长>夜长 夏半年
9月23日—次年3月21日 昼长<夜长 冬半年
3、一年中北半球哪一天白昼最长?(6月22日)为什么?
太阳直射点移到其最北端。这一天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4、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5、当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北半球各纬度昼长是否相等?(不等)有什么规律?(纬度越高昼越长)
6、南半球各纬度长是否相等?(不等)
7、有什么变化规律?(纬度越高,夜越长)
8、当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的情况与直射北纬23.5度的情况有何不同?(正好相反)
五、五带划分
1、春节:哈尔滨人溜冰,看冰灯;广州人看花市,玩狮舞。
圣诞:欧美大部分国家的人……;澳洲人……。
【引出】纬度高低不同,太阳辐射能不同。主要是因为纬度不同造成的,有阳光直射的地方,太阳能丰富;阳光斜射的地方,能量分散,热量较少。
2、【读图,思考P135】
(1)划分五带的依据是什么?
(2)为什么有无阳光直射是划分热带的依据?
(3)为什么有无极昼现象是划分寒带的依据?寒带极昼期长时间受阳光照射,为什么还是寒冷?(用手电演示)
【答】寒带虽有极昼现象,但是由于太阳入射角很小,阳光仍比温带少得多。==>>太阳辐射总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原因。
【小结】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变化的重要原因。
当地球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获得太阳能超过北半球,此时,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是冬季;同理,地球过远日点时,北半球为夏季。









课件23张PPT。 一天之中日晷的影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看一看:一日杆影变化观测((((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2、你观察过射入室内的阳光吗?从南面窗户直接射进室内的阳光,夏天与冬天相比,哪个季节更深些?((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夏季大,冬季小。┐ 为什么正午太阳高度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呢? 季节不同,正午太阳直射在地球上的纬度不同。读 图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怎样的?2、地球公转时,地轴在宇宙空间的姿态是怎样的?自西向东倾斜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北回归线南回归线))(23.5°N)(23.5°S)赤道(0°)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23.5°S)北回归线(23.5°N)赤道(0°)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如图在地球仪 的不同纬度位置粘上一根垂直于球面的火柴,观察和比较每根火柴影子的长度。
1、火柴杆的影子何处最短?┐))2、正午太阳高度何处最大?实验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以
直射点为界,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BCA太阳直射点∵∠E+ ∠H=90°H()E)1 教材 P118-P119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H=90° -∠E又∵∠E=∠2-∠1∴∠H=90° -∠2+∠1 ∠1为太阳直射点处的纬度,∠2为物体所在处的纬度。 P点(北纬30°),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约 ,83.5°p1(2(EH(∵∠E+ ∠H=90°∴∠H=90° -∠E又∵∠E=∠1+∠2∴∠H=90° -∠1-∠2 ∠1为太阳直射点处的纬度,∠2为物体所在处的纬度。 P点(北纬30°),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约 ,36.5°p2、为使低层住户能全年见到阳光,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为什么?3、设计一个实验,观测当地一段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观察你所在地区居民楼的主卧室和阳台,通常朝哪个方向,为什么?思考:朝南,能充分接受太阳光冬至日,因为这天太阳高度最小,楼影最长。 温州地区夏天天亮时间大约是几点,冬天呢?它们相同吗?这里哪几个月白昼较长,哪几个月白昼较短? 某地纬线圈处于昼半球的部分比处于夜半球的部分长,则昼长于夜。冬至(12月22日)夏至(6月22日)春分(3月21日) 秋分(9月23日) 昼夜长短变化N(23.5°S)(66.5°N)(66.5°S)北极圈南极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北半球)昼夜等长昼长夜短昼长夜短昼最长夜最长昼短夜长昼短夜长昼增夜减昼减夜增昼增夜减昼减夜增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单位面积中,直射与斜射哪个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太阳高度与单位面积吸引太阳辐射热有什么关系?看与想赤 道00北极圈南极圈
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23.50N66.50N23.50S66.50S北回归线南回归线900N900S热 带我们位于哪个热量带?五带的划分有什么意义?1、太阳高度角:一、观测杆影的发现3、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二、地球的公转1、方向:2、周期:3、姿态:4、效应:自西向东约一年(365.2422天)呈倾斜状态,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1)正午的太阳高度季节的变化(2)四季变化(3)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2、太阳高度一日中不断变化(地球自转的缘故)(地球公转的缘故)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1、成因:太阳直射点的变化2、直射点变化规律:赤道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春分(3.21)夏至(6.22)秋分(9.23)冬至(12.22)四、昼夜长短变化1、直射赤道(春分、秋分):全球昼夜等长2、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3、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4、全年赤道昼夜等长五、五带划分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北极圈→北回归线:南极圈→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南温带热带1、划分依据:太阳辐射总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