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绕日运动(第一课时)[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球的绕日运动(第一课时)[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6-08 23:43:00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在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立竿见影”!那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这句话在科学上是否妥当?是否在阳光下一定能看见竿的影子呢?
影响杆影长短的因素



西
1、用灯泡模拟太阳一天中的位置(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并记录杆影的长度及方向。
2、分析某地一天中杆影是怎样变化的,哪一个时刻最短?
3、请总结杆影的长度与哪个因素有关?



西
8:00
12:00
16:00
影响杆影长短的因素
时间 太阳与地面的夹角 影子的长度 影子的方向
8:00
12:00
16:00


最大

最短

西北
正北
东北
太阳高度角
1、太阳与地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2、太阳高度越大,影长越短。
3、太阳高度越小,影长越长。
时间流逝
晷针—表
晷面
同样长度的杆子,一根在我们学校的操场直立着,一根在北京天安门前直立着,在同一天的正午,它们的杆影会一样吗?
想一想
同一天,同一时刻,纬度不同正午的影长也不同。
2、火柴杆的影子何处最短?
1、正午太阳高度何处最大?


地球
太阳直射点
太  阳  光
太阳直射点:地表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下面图片中的旗杆影子有什么不同?
 夏天中午
冬天中午


A
B
夏天太阳高度大,影子短。
冬天太阳高度小,影子长。
请你判断哪一幅图是夏天,哪一幅图是冬天?
冬天
夏天
地球的公转
1、公转的轨道形状:
2、公转的方向:
4、地轴的方向:
3、公转的时间:
5、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椭圆
自西向东
一年(365.2422天)
指向北极星
66.5度
地球的公转示意图
赤道平面
地轴
66.5。
23。26,
椭圆形
假如地球不是侧着身体转动,而是竖直着绕日转动,阳光将直射在哪里?侧着身体情况又将如何?
太阳光线永远垂直照射(直射)在赤道上。
太阳光线永远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两分两至日
夏至6月22日前后
冬至12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
春分3月21日前后
现在请你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讨论在哪个区域可能看不见你的影子。
23.5N
23.5S
0
太阳直射区
你如何理解“一天中的正午,太阳位于该地的正南或正北方向”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就会出现太阳方位有时朝正北,有时朝正南的情形。
某地竿子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
不同纬度竿子一天中影长短的变化
某地竿子一年中影子长短的变化
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2、地球的公转
3、地球的公转产生的两分两至日。(即四季更替)
1、
1、太阳刚刚从海平面升出来的时候,此时太 阳高度角为_____ 度,白天太阳高度角_____零度(填“大于”或“小于”)。

大于
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面与黄道面重合   
  B、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
  C、地轴与公转轨道成66.5 °交角
  D、公转周期为一年,即365天

3、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
(1)图示时间为___月___日前后,北半球节气为_________
(2)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哪个大?______
(3)此时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纬度)上,此图反映南半球正值____季。
太 阳 光 线




6
22
夏至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3.5N
23.5S
0
太阳直射区
对于高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夏季较高,夏至日最大;冬季较小,冬至日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