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B:绕着太阳自东向西旋转
C:公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
D:公转过程中,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D
2: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即黄赤交角)是( )
A:23.5度 B:48度
C:12.25度 D:66.5度
分析:赤道面是地球自转的轨道面.黄道面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5度,而赤道与地轴是垂直的关系,通过推导可知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应是23.5度。
A
3:产生太阳高度角随季节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地球的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
4:夏至日正午12点,小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小欣在杭州武林广场同时测量一根一米长的竹竿的影子,结果最有可能的是( )
A:两地竿影一样长 B:杭州的长,北京的短
C:北京的长,杭州的短 D:不一定
C
5:小张的家乡刚好在北回归线上,他的家乡一年可以观察到( )
A: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B: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D: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A
6:产生春夏秋冬更替现象的主要原因( )
A:地轴不垂直于黄道面
B: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C:地球公转的速率变化
D:地球公转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
A
7:我们居住的房屋主卧室通常朝向南,主要依据是( )
A:房屋设计者的习惯
B:使用者方便的角度
C:美观的角度
D:更好的采光
D
8:为使北半球的底层住户能在全年见到阳光,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D
9:当北纬1度的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直射的时候,此地应该是( )
A:春分日过后不久
B:秋分日过后不久
C:秋分日前的一天
D:春分日过后不久或秋分日前
D
10:地球五带中,位于北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是( )
A:热带 B:温带
C:南寒带 D:北极带
B
11: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B
12:全球昼夜平分的时间是(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元旦
D:春分日和秋分日
D
13: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昼夜更替
D:地貌的变化
B
14: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宽,理由是( )
A:北方的地形比较平坦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C: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D: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
大 楼
大 楼
h
x
C
大 楼
大 楼
h
x
分析:我国位于北半球,北方地区相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其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为了使大楼底层阳光充足,只能降低楼高h值或增大间隔x值,在楼高一定的情况下,应拉大楼房的间距来满足采光的需要
15:某年春分是北京时间3月21日6时,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经纬线的交点上,北极圈上夜长为____________小时。
分析:”某年春分”的含义即表示这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再从北京时间是6时推算出东经120度处是6时,正午12点处的经度数正处在相差6小时的西经150度上.所以直射点为零度纬线和西经150度的交点上.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所以北极圈夜长12小时.
西经150度
零度纬线
12
16:我国某地农村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到井底.这口井可能位于( )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北极圈上 D:南回归线上
B
17:当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我国应为_______日,澳大利亚应为________日.
18:温州市地处北纬28度,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_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夏至
冬至
85度27分
38度33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为:H=90度-—当地地理纬度减太阳直射点纬度的绝对值
春分和秋分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零,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23度27分,,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纬23度27分.在北半球,夏至去正值,冬至取负值(共45张PPT)
国际上通常使用区时制。区时制把全球划分为24个经度宽15 的地区,叫做时区。
观看在华盛顿(西五区)举行的2004年美国NBA冠亚军决赛,如果决赛时间6月11日晚上7时开始,我们什么时间看电视直播最好呢?
知识应用
中国在东八区,与美国相差13个时区即相差13个小时。而中国在美国的东边,所以要在6月11日晚上7时的基础上加上13小时,因此计算结果是中国要在6月12日早上8点看直播最好。
如果现在宾馆大堂的钟如图所示,服务员请你帮忙校正一下每只钟的时间,你该怎么办呢?
伦敦
北京
东京
伦敦:中时区
东京:东九区
1、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时,它是根据( )
A、地方政府规定的
B、所在地的经度多少而定的
C、太阳的照射角度决定的
D、所属时区计算出来的
B
2、北京时间是( )
A、东1区的区时
B、东6区的区时
C、北京(东经116°)的时间
D、东8区中央经线的时间
D
3、当北京时间为3月8日上午10点时,洛杉机(西八区)的区时是( )
A、3月8日上午4点
B、3月9日下午6点
C、3月7日上午6点
D、3月7日下午6点
D
5、我国最东端在东经135°,最西端在东经73°,两地区时差约( )
A、6小时
B、5小时
C、4小时
D、3小时
C
为什么会丢失一天
1519年麦哲伦船队向西作环球航行,于1522年完成环球航行一周回到西班牙时,当地的日历上是9月8日,而水手们每天记录的航海日记上却是9月7日。怎么会丢失一天呢?
思考
西
东
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
一天中人影的长短变化
太阳高度角:H
一、观测杆影的发现
思考:杆影的长度和什么有关?一天中杆影最短是什么时候?此时的杆影朝什么方向呢?
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正午;正北或正南
杆影变化规律:一天中,太阳高度与杆影长度刚好相反。
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思考1:一年中,同一地点每天正午太阳高度都是一样的吗?
南
北
冬天中午
夏天中午
南
南
北
北
冬天中午
夏天中午
思考2:你观察过射入室内的阳光吗?从南面窗户直接射进室内的阳光,夏天与冬天比,哪个季节更深些?
一、观测杆影的发现
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北半球是夏季大,冬季小。)
问:火柴杆的影子何处最短?正午太阳高度何处最大?
A
B
C
地球
太 阳 光
太阳直射点
正午的杆影长度也随季节而变化的(北半球是夏季短,冬季长。)
太阳直射点为A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此地影子的长度为零。
二、地球的公转
正午的杆影长度为什么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正午的太阳高度为什么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A
C
夏至6月22日前后
冬至12月22日前后
B
D
秋分9月23日前后
春分3月21日前后
公转时地轴倾斜
太阳直射点变化
四季变化
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使接受的太阳光热发生变化
北极星
地轴倾斜
地轴
赤道
公转轨道
66.50
地轴倾斜
地轴
赤道
公转轨道
66.50
地球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的公转方向:
2、地球公转的周期:
3、地球公转的姿态:
4、地球公转的效应:
自西向东
约一年(365.2422天)
呈倾斜状态
(1)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
(2)四季变化
(3)昼夜长短的变化
P
M
P
N
23.5 °N
23.5 °S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极递减
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极递减
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1、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1)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纬23.50)
(2)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南纬23.50)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
(4)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1)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纬23.50向南北两侧递减
(2)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纬23.50向南北两侧递减
(3)在春分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思考:
1.观察你所在地区居民楼的主卧室和阳台,通常朝哪个方向?为什么?
2.为使底层住户也能全年见到太阳,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为什么?
朝南,夏凉冬暖
冬至日,因为这天太阳高度最低
四、昼夜长短变化
问:衢州夏天天亮时间大约是几点?冬天天亮大约是几点?你知道为什么吗?
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四、昼夜长短变化
思考:你知道吗,衢州一年中哪个月份白昼最长,哪个月份白昼最短?
6月,12月
哪你知道四季中昼夜变化情况吗?
四、昼夜长短变化
1.极昼现象——太阳整日不落;
极夜现象——太阳整日不出
2.北半球的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
(1)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北极圈(北纬66.5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四、昼夜长短变化
3.北半球的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1)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其中冬至日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北极圈(北纬66.5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四、昼夜长短变化
4.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情况刚好相反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昼夜长短情况
太阳直射赤道
太阳直射23.5°N
6月22日 赤道:
北半球:
南半球:
南极圈以内:
北极圈以内:
太阳直射23.5°S
12月22日 赤道:
北半球:
南半球:
南极圈以内:
北极圈以内:
全球各纬度昼夜等长
昼长 = 夜长
昼长 > 夜长
昼长 < 夜长
昼长 = 夜长
昼长 < 夜长
昼长 > 夜长
极夜
极昼
极昼
极夜
思考: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考察一般选在什么时间比较好?
每年的冬季最合适,因为此时是南极洲的夏季,气温最高。最适合考察活动。
五、五带划分
由于不同纬度地区太阳的高度不同,造成了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不同。太阳高度越大,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越集中,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多。
根据地区全年接收太阳能量的多少,把地球划分成五带。
赤 道
00
23.50
23.50
66.50
66.5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0
900
热 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
极昼极夜现象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北极的主人
寒带植被
热带风光
四季分明的亚热带森林
五带的划分
赤 道
00
23.50
23.50
66.50
66.5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0
900
五带的划分
赤 道
00
23.50
23.50
66.50
66.5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0
900
热 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1.极昼现象——太阳整日不落;
极夜现象——太阳整日不出。
2.北半球的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
(1)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北极圈(北纬66.5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3.北半球的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1)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其中冬至日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北极圈(北纬66.5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4.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情况刚好相反
7、五带划分:由于不同纬度地区太阳的高度不同,造成了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不同。太阳高度越大,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越集中,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多。
根据地区全年接收太阳能量的多少,把地球划分成五带。
6、地球公转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
四季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5、地球自转
昼夜更替
.地球是个球体,且不发光、不透明
昼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