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的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那么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有哪些?它有着什么意义?让我们从课文中寻求答案吧!平型关首战告捷1.会认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绥 浦 隘 嶂 沟
泞 掷 嘶 效 缴jiǎosuípǔàizhànggōunìngzhìsīxiào坂垣 辎重 拂晓
深邃 拼命 关隘yuán zī fúsuì pīnài奔占领:
关隘:
缴获:
层峦叠嶂:用武装力量取得阵地或领土。
造句:经过激烈的战斗,我军终于占领了制高点。
指险要的关口。
造句:这个关隘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从战败的敌人或罪犯等那里取得武器等。
形容山势险峻,山峰层层叠叠,像屏障一样。 造句:这一带山多林密,层峦叠嶂。惊慌失措:
人仰马翻: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造句:我们遇到危险,应该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人和马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
造句:我军的伏击打得敌军人仰马翻,落荒而逃。 点击
听朗读第一部分(第1-3 自然段)敌我态势。交代平型关战斗前的敌我双方态势以及八路军选平型关伏击日军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5 自然段)布下埋伏。写日军逼近平型关,即将进入八路军115 师布下的“口袋阵。”
第三部分(第6-11 自然段)伏击得手。写平型关战斗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12 自然段)战果累累。写平型关大捷的战果。
第五部分(第13、14 自然段)意义深远。评价平型关大捷的重大意义。交流分段情况八路军出师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对当时华北战局和全国抗战形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用文中语言说一说首战告捷有什么重要意义?记叙的就是这次著名战斗的过程,讴歌了八路军将士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机智巧妙的战斗艺术,揭示了平型关大捷的重大意义。这场战斗的胜利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爆发以来第一次重创日军主力的胜利,所以称“首战告捷”。1.我能用“”划去加点字的不正确读音。
关隘(yì ài) 投掷(zhì zhèng)
层峦叠嶂(zhàng zàng) 缴获(jī jiǎo)
泥泞(nìng lìng) 平绥铁路(tuǒ suí)......2.我能用“√”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再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奔跑√埋怨3.我会选词填空。
激烈 猛烈 强烈 壮烈
(1)战斗在( )进行,冲在最前面的战士( )地牺牲了。
(2)战士们怀着( )的仇恨,以( )的炮火向敌人袭击。
(3)这里气候寒冷,西北风( )地吹着。激烈壮烈强烈猛烈猛烈4.我能给画线部分换一个成语。
(1)八路军战士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向敌人猛烈开火。( )
(2)日军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很快败下阵来。( )
(3)八路军战士挥舞大刀把敌人杀得人和马被打得翻倒在地。( )居高临下惊慌失措 人仰马翻5.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八路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型关大捷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平型关大捷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战的斗志。(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军指战员们高声呼喊着,向山下敌群冲去。(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八路军打破了。
平型关大捷不仅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而且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战的斗志。
我军指战员们高声呼喊着,像山洪暴发般地向山下敌群冲去。课件33张PPT。平型关首战告捷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和意义。(重点)
2.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八路军平型关首战大捷的原因是什么?
串珠问题:
1.一读:战役前夕,敌我双方摆开怎样的态势?八路军准备采用什么战术打击日军?
2.二思:战斗开始时,八路军是怎样利用“口袋阵”歼敌的?
3.三品:与日军抢占制高点时,八路军伏击队是如何与敌人激战的?
4.四悟:平型关首战大捷对当时抗战形势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什么重要意义。
平型关是山西东北部古长城南端的重要关隘(ài)关内外群山峥(zhēng)嵘(róng)层峦叠嶂(zhàng),沟(gōu) 谷深邃(suì)。这里描写平型关地理环境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是环境描写。“群山峥嵘”形容山势又高又陡,易守难攻;“层峦叠嶂”表明山势险峻,山峰很多,是大部队隐蔽的好地方;“沟谷深邃”指山沟、山谷非常深远,敌人兵力难以展开,不利于反击。此处从地形、地势、地貌三个方面写出平型关战斗的位置选得非常理想,这是战斗胜利的“地利”因素。待敌人完全进入伏击圈后,伏击部队首先炸毁了敌人队列前面的汽车,击毁了走在后面的车辆,将“口袋”两头封死,然后居高临下,向敌人猛烈开火。此处动作描写反映八路军115 师打仗十分有章法。让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其意在于务求全歼。炸毁头车,击毁后车,堵死敌人前进与后退之路,达到了封死“口袋”两头,“关门打狗”的目的。此时,我伏击部队一部分在公路上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另一部分迅速越过公路,抢占了对面山脊上老爷庙的制高点,形成了对日军的分割包围,把日军压制在山沟里。“白刃格斗”表现了我军战士勇敢无畏,“越过” “抢占”等动作描写写出我军机智善战。什么是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动作行为进行描写。
有什么作用?
能够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精神或品质。
答题模式:
通过……动作描写,反映(表现)了……心理(精神或品质)。品析动作描写的方法685团3营的两个连队,冲上公路后伤亡已经很大,但指战员们依然顽强地与敌人拼杀,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刺刀断了就用枪托,枪托坏了就和敌人抱成一团扭打。此处场面描写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是对战斗场面的特写。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一句体现出115师全师指战员英勇善战、顽强坚毅的精神。 这是战斗胜利的“人和”因素。“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刺刀断了就用枪托,枪托坏了就和敌人抱成一团扭打”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具体写拼杀情景,武器递减直至徒手与敌人扭打,表现出战士的勇敢与顽强。平型关战斗的胜利大大振奋了民心,鼓舞了士气,推动了全国抗战高潮的到来,也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这句话是对这场战斗的总结,说明平型关大捷的意义。先从民族角度说“振奋了民心”,再从军队角度说“鼓舞了士气”接着从全国大范围说“推动了全国抗战高潮的到来”。句子最后从对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影响讲,从这一仗可以看出八路军是抗战的主力。拓展:
假如要举行庆祝平型关大捷的活动,请你推荐一则游行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中华好男儿斗“倭寇” 平型关大捷破“神话”相信你还能说出更多这样的标语,试一试吧!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八路军平型关战役大捷不仅占了天时、地利,更占了人和。 雨后道路泥泞,车行缓慢,十分拥挤,这是“天时”;伏击地点群山峥嵘,层峦叠嶂,沟谷深邃,这是“地利”;八路军战士团结一心,誓死抗敌,指战员指挥攻击敌人十分有章法,这是“人和”。八路军平型关首战大捷的原因是什么?1.一读:战役前夕,敌我双方摆开怎样的态势?八路军准备采用什么战术打击日军?平型关战役前夕,日军占领北平、天津后,沿平绥、平汉和津浦铁路向前推进,八路军兵分两路迎战日军,八路军115师沿同蒲路直奔平型关.平型关内外群山峥嵘,层峦叠嶂,沟谷深邃,它是日军必经之路,八路军115师决定在此伏击日军。串珠问题:2.二思:战斗开始时,八路军是怎样利用“口袋阵”歼敌的?八路军伏击部队待敌人完全进入伏击圈后,首先炸毁敌人队伍一头一尾的车辆,将“口袋”两头封死,然后居高临下,向敌人猛烈开火。3.三品:与日军抢占制高点时,八路军伏击队是如何与敌人激战的?八路军伏击队一部分同敌人展开白刃格斗,另一部分抢占制高点,包围敌人。在激战中,八路军战士顽强地与敌人拼杀,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刺刀断了就用枪托,枪托坏了就和敌人抱成一团扭打,表现出八路军战士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4.四悟:平型关首战大捷对当时抗战形势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什么重要意义。
平型关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对当时抗战形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人民在精神和心理上的胜利。平型关战斗胜利的重要意义在于:大大振奋了民心,鼓舞了士气,推动了全国抗战高潮的到来,也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平型关首战告捷伏击得手战果累累英勇顽强
机智巧妙
振奋人心
鼓舞士气敌我态势布置伏击意义深远本文记叙了在平型关战役中我军与日军激战的过程,讴歌了八路军将士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机智巧妙的战斗艺术,揭示了平型关大捷的重大意义。百团大战
1940年初,日本侵略者在
华北地区大规模修筑公路,公
路修得比地面高出5尺,两旁的
沟宽有1丈6尺,沟深8尺到一丈,他们“以深沟高垒连接碉堡,把根据地划分成了不能相互联系支援的孤立的小块”。敌人妄图以“铁路作柱、公路作网、据点作锁”,对华北敌后军民实行“囚笼政策”,就是想把八路军和根据地困死在这个笼子中。如何才能冲破这个“囚笼”?八路军高级将领们研讨后达成共识,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把连接山西与河北的重要交通命脉——正太路破坏掉,这条路是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施行“囚笼政策”最重要的支柱。
正太铁路东起石家庄正定,西到太原,横穿太行山脉,是连接山西、河北两省,联结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线的重要交通命脉。日军施行“囚笼政策”后,想把正太铁路沿线打造成不可攻破的铜墙铁壁。1940年7月20日,日军从华北抽调6个步兵营,1个山炮营前往武汉,而日军的独立混成第8旅团主力军正在冀中地区疯狂大“扫荡”。如此一来,正太铁路沿线的日军兵力空前减弱,是一个突袭的难得机会。1940年8月8日,八路军总部发出战役行动命令:第120、129师和晋察冀军区部队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参加破袭正太铁路作战,彻底破坏正太铁路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复若干重要关隘据点,瘫痪该线交通。
8月20日夜,彭德怀一声令下,一颗颗象征总攻的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顷刻之间,八路军将士全线出击,向日军华北主要交通线发起总破击。各路突击部队简直像猛虎下山,扑向敌人的车站和据点,雷鸣般的爆炸声,一处接着一处,响彻正太铁路全线。当时,八路军总部规定最低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一发起,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的参战热情空前高涨,投入的兵力也迅速增加,实际参战兵力很快达到105个团。
战果很快反馈到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作战科要仔细查对确数。”
彭德怀听了之后,大手一挥:“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叫百团大战好了!”这样一来,破袭正太铁路战役就改称为“百团大战”了。
“百团大战”胜利的消息传到延安,毛泽东给彭德怀发电报:“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以组织一两次?”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孙子兵法?地形篇》)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孙子兵法?军争篇》)【成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个人把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峻。)【关门捉贼】(《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一,采取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谋略 ) 这篇课文采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可见战斗全貌。写战斗打响,先居高临下地写战场全貌,再写敌人动态、我军的设伏与歼敌。既有整体鸟瞰,又有局部特写。这样,从高到下,从面到点,从整体到局部,使我们更容易把握战场的全貌。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叠嶂(zhàng zhāng) 关隘(yì ài)
泥泞(níng nìng) 津浦(fǔ pǔ)
平绥(suí tuǒ) 缴获(jiāo jiǎo)
嘶吼(sī qī) 抛掷(zhèng zhì)????????√√√√√√√√二、用“——”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不可站胜( ) 人昂马翻( )
乱做一团( ) 惊荒失措( )
震奋人心( ) 据高临下( )战仰作慌振居三、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第一次交战就取得了胜利。( )
2.指非常险要的关口。( )
3.形容高峻。( )首战告捷关隘峥嵘四、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顽强 ——( ) 镇定 ——( )
猛烈 ——( )
反义词:
缓慢 ——( ) 镇定 ——( )
逼近 ——( )坚强镇静激烈迅速慌张远离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一部分……另一部分…… 为了……便……
1.日军( )打开通向太原的通道,( )集中力量进攻平型关。
2.此时,我伏击部队( )在公路上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 )迅速越过公路,抢占了对面山脊上老爷庙的制高点。为了便一部分另一部分六、按要求写句子。
1.我军指战员们高声呼喊着,像山洪暴发般地向山下敌群冲去。(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胜利不属于115师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型关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天上的星星像明亮的眼睛。?胜利属于115师。夏天的平型关是个美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