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地球的自转[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4.1地球的自转[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9-03 12:28:00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地球的自转
第四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现代科技测量知道: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透明的,不发光的球体.
活动一、观察地球的自转动画
我们把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基本特征:
地轴
斜着身子(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一、自转中心:
二、自转姿势:
A、分别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
B、分别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 。
活动要求:
地球自转基本特征:
自西向东
三、地球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极地看1.swf
思考: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
1.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图中拍照的是悬挂在北京天文馆球形展览大厅天花板上的傅科摆摆锤部分。
2. 傅科摆(地球自转的证明)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位于南半球)一个教堂的圆顶上,用一根长60米的金属丝,悬挂了一个28千克的用铁球做成的摆。在傅科摆实验中人们看到摆动过程中摆动平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摆动方向不断在变化。
傅科摆实验.doc
3:昼夜交替
还有:向一个很深的井中投入一石子, 石子总会碰到井的壁.
等等
2.猜想: .
探究一:1.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
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3.设计实验方案:
火柴
橡皮泥
太阳光
A
B
C
实验探究一:
1.我们用纸板代表太阳光线,地球仪代表地球,橡皮泥代表人站在贴有十字方向标的地球仪上,并使方向标分别和经线.纬线方向一致。


西

当地球旋转到图中A.B.C三个不同位置时,太阳分别位于观测者的什么方向?
A图: B图: C图:
东方
南方
西方
A
B
C
书109页

西


思考:对观察者来说,正处于中午的是 图,
日出的是 图,日落的是 图。
B
A
C
A
B
C
书109页
4、结论: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引申:
研究二:昼夜更替
附:为什么地球上有昼夜现象(即在同一时间里
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分别出现白昼和黑夜,例中国是白天、美国同时却处于黑夜)?
答: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一、如果地球不自转,那么地球上的昼夜情况是怎样?
二、如果地球自转,地球上某一地点的昼夜
情况又是怎样?
——有昼夜现象,但地球的一半永远是白天,另一半永远是黑夜。
——在同一地点,白天和晚上交替出现。
请思考:
地球上某一地点产生昼和夜现象即昼夜交替。
根据生活经验你能告诉大家昼夜更替一次的时间有多长 ?
昼夜交替
活动三、哪一段是昏线 ?
哪一段是晨线?
晨昏线(圈)
夜半球
昼半球
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圈),是日落之处
昏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圈)
晨线
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圈),是日出之处
晨昏线
(晨线)
N
请问:这幅图画错了吗?
不是。这幅图画的是春分日(3月21日)
或秋分日(9月21日)
的情况。
冬至日(12月22日)(北半球)
9.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中,位于晨
线上的是_____,位于昏线上的是______。
(2)6小时以后,A、B两点中处于黑夜的是____。
B
A
A
思考:
昼夜交替的周期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
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书109页最下面的思考题)
地球
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观察作逆时针 转动,从南极上空观察作顺时针转动。
周期:约为24小时。
地理意义:1.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2.使物体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发生
偏移(如傅科摆)
3.产生昼夜更替
知识点小结
1 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太阳的照射下存在昼半球和夜半球。
2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地球本身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且地球还在不停的自转,所以存在昼夜交替的现象。
在家帮助家长洗菜,当你拔去塞子把水槽里的脏水放掉时,或许会发现水流往往呈 (顺、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旋转方向会相反。请问你在赤道地区会怎样呢? 。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地球的 运动有关。
从网上查找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傅科摆的有关资料,并尝试设计证明地球自转的其他方法。


自转
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___时针方向旋转。自转一周所需时间大约为____小时。
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是( )
A太阳 B北极星 C地轴 D赤道
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A白昼和黑夜 B昼夜长度的变化
C昼夜交替 D四季交换
4.下列现象中,不是因为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
A月球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太阳东升西落
自西向东


24
C
C
C
5.地球表面产生昼夜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时刻不停的绕轴自转
C地球不停的绕太阳公转 D地轴与赤道面有一个夹角
6、晨昏线(圈)是( )
A 深夜与黎明的界线 B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界线
C 东西半球的界线 D 南北半球的界线
7、在地球仪找一找,哪个国家位于我国的背面?现在我们正在教室里学习,那个国家中的大多数人正在干什么?
B
A
A
B
C
D
8.图上的A,B,C,D四地中,即将进入黑夜的是( );即将进入白天的是( );已处在白天的是( );已处在黑夜的是( );图中的圆心应是地球的( )极。为什么?
A
C
D

地球沿逆时针旋转
B
10、根据图4-3回答:图中的A.B.C.D四地,处在晨昏线上的是 ,
处在深夜的是 ,
处在中午的是 。
A
B
C
D
北极
A、C
B
D
14:地表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是如何偏向的?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傅科摆实验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为证明地球自转所设计的一种摆,称为博科摆。傅科摆绳长67米,绳端摆锤重27千克,这种摆自由摆动时间较长,便于人们观察。摆下有一个有刻度的圆盘,盘上刻有通过圆心的直线。静止时,摆锤正中应对准盘的圆心,观察时先确定盘中某一直线与通过圆心的子午线重合,然后推动摆锤沿子午线方向作南北方向转动。过一段时间,就会看到摆动方向偏离了子午线方向。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时间越长,偏转的角度越大。摆开始动以后,除重力外,没有受其他力的作用,按照惯性定律,摆的方向是应该不变的;但摆却偏转了。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缘故。我们站在地球上,随着地球一起自转,感觉不到子午线的方向在变化,反而觉得是摆在偏转。假若傅科摆在北极,以极点为圆盘的中心,转一周为24小时,每小时偏转15°。摆若设在赤道,则不发生偏离;摆若在赤道与两极之间的任何纬度上,摆动平面偏转角速度(θ)与纬度(φ)的正弦函数成正比。即θ=t·sinφ。(t为地球每小时所转的角度)。在南半球,摆向左偏转。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