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海底世界(2课时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探索海底世界(2课时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3 22:07:08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电影《话说长江》插曲探索海底世界1.会认6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重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
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
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 多
米,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工作范围可以覆盖全球海洋区域的99.8%,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着重要意义。鲸 伺 礁
鳞 携 绮jīngsìjiāolínxiéqǐ潜水 鱼鳞 绮丽qiánlínqǐ屏绮丽:
伺机:
婆娑起舞:
烟波浩渺:
鲜艳美丽。
窥伺时机。
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优美。 
造句:夜晚的桂树被清风吹拂着,好像是在婆娑起舞。
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辽阔无边。 
造句:烟波浩渺的海上,一轮皎洁的月亮冉冉升起。慢条斯理:
五彩缤纷:
千姿百态:
蔚为壮观:
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造句:他做事总是慢条斯理的。
指颜色繁多而艳丽。
造句:满天的烟花五彩缤纷,美丽极了。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造句:天空中的云千姿百态,美丽神奇。
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造句:傍晚涨潮时,巨浪拍打着海岸,景象蔚为壮观。浓厚 深厚两个词语都是形容词,都有“很深、很浓”的意思。
“浓厚”侧重于指成分多、密度大、分量重,主要用于思想意识、色彩、兴趣、气氛等方面;“深厚”侧重于指程度深,主要用于感情和基础方面。
小明不仅文字功底深厚,而且对历史也有浓厚的兴趣。相同点:不同点:造 句: 点击
听朗读第一部分(第1、2 自然段) 艰难的探索历程。讲述了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
第二部分(第3、4 自然段)绚丽的海底世界。介绍了海底丰富的海洋生物和美丽的景色。
第三部分(第5 自然段) 激发探索兴趣。总结全文,引人深思。交流分段情况这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文讲述了人类探索海底世界的过程和所使用的潜水工具,介绍了海底美景和海底生物。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是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文,讲述了人类探索海底世界的历程以及所凭借的工具,描述了海底丰富的海洋生物和美丽的景色,使我们了解了奇异的海底世界,激发起我们主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和欲望。1.没有错别字的打“√”,有错别字的用“____”标出并改正在括号里。
(1)漫条斯理 蔚为壮观 依赖 探索 (     )
(2)五光十色 千姿百态 神密 改良 (     )
(3)烟波浩渺 五彩缤纷 笨重 翻腾 (     )慢条斯理神秘√2.在括号里填写本课中出现的词语。
(    )的兴趣    (    )的突破   (    )的海底世界 (    )的海洋   (    )的珊瑚    (    )的海洋生物浓厚显著神秘白浪滔滔美丽珍奇3.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1)(   )这样,对于神秘的海底世界,人们所了解的(   )非常少。
(2)(   )你随身携带防水摄影机,一发现珍奇的海洋生物或绮丽的景色,(   )可以马上把它摄入镜头,那该是多么有趣啊! 虽然还是如果就课件32张PPT。探索海底世界1.体会海底世界的奇异和美丽。(重点)
2.了解人类探索海底世界所凭借的工具,了解奇异的海底世界,激发主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和欲望。(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人类为什么要探索海底世界?
串珠问题:
1.一读:人类是借助哪些工具探索海底世界的?
2.二品:作者是怎样描写海洋生物的?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三思: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海底世界的五彩和神奇的?
4.四探:课文留给我们哪些思考?
海底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如果你有机会身临其境,你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五光十色”写出海底世界的特点,“各种各样”突出海底海洋生物种类丰富,吸引读者阅读下文。你也许会看到纤细的斑马鱼,也可能碰上庞大的鲸鱼;你也许会看到高贵的龙虾,舒展着长须,在水中婆娑起舞;也可能看到狡猾的章鱼,抖动腕足,在水藻中躲躲闪闪,伺机攻击猎物;偶尔你也会碰上笨重的海龟,看它慢条斯理地在海中游来游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海洋生物的丰富。同时,拟人手法的运用更使描写生动传神。这样的海底真令人神往。什么是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思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一起的一种修辞手法。
排比有什么表达效果?
恰当地使用排比句可以增加文章的感彩,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给人一种整齐匀称的美感。
答题技巧: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更好地表现了……或形象地描绘出……。品析排比的修辞有白的、黄的、红的、紫的、蓝的,五彩缤纷;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松柏,有的像菊花……千姿百态,把海底点缀得像一座花园。这句话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描写出珊瑚的色彩和形态,把珊瑚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描绘得淋漓尽致。仿写:
用“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排比句式兼比喻修辞,写出一段话。示例:天上的云朵有的像奔跑的骏马,有的像嬉戏的游鱼,有的像温顺的小绵羊。相信你还能说出更多这样的句子,试一试吧!烟波浩渺、白浪滔滔的海洋底下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你是不是也想潜入大海,亲眼看个究竟呢?思考:文章以问句结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用问句结尾,既表现出海底世界的丰富神秘,又引起读者更浓厚的兴趣。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海底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人类探索海底世界是为了更多地了解海底世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人类为什么要探索海底世界?1.一读:人类是借助哪些工具探索海底世界的?人们为了探索海底世界,使用了 “面罩”“氧气袋”“潜水器”等潜水工具。串珠问题:2.二品:作者是怎样描写海洋生物的?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海洋生物,这样可以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生物。3.三思: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海底世界的五彩和神奇的?通过描写珊瑚和鱼儿,表现了海底世界的缤纷奇异。4.四探:课文留给我们哪些思考?海洋世界是神秘的、诱人的,等我们有了丰富的知识,就可以解开它的神秘面纱。探索海底世界探索历程 探索艰难、潜水工具不断改良总结全文 海底丰富神秘,引起探索兴趣介绍海底奇异绚丽
探索奥秘缤纷壮观生物景色斑马鱼、鲸鱼
龙虾、章鱼
海龟……珊瑚 千姿百态
鱼群 五颜六色丰富珍奇这是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文,讲述了人类探索海底世界的历程以及人类探索海底世界所凭借的工具,描述了海底丰富的海洋生物和美丽的景色,使我们了解了奇异的海底世界,激发起我们主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和欲望。科学家告诉你 海洋到底有多深
海洋,是世界上其中一个最神秘的地方。海洋科学家多年来一直希望解开关于海洋的奥秘。现在,他们总算解开了“海有多深”这个谜题。
2010年5月,有科学家运用卫星估计海洋的深度、以及它究竟能盛载多少海水。他们发现,原来海洋的容量达13.32亿立方千米,且有3,682.2米深。这两个发现也跟从前的估计有所出入,都比以往的结果为少。以海洋容量为例,新的估计比三十年前的低0.3%。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的MatthewCharette,是主理是次计算海洋深度的科学家。他说:“若你在网上搜查有关的数据,你会找到起码五个不同的数字,那些全都是三四十年前的计算。”
如此微少的差别,证明以往不太先进的科学方法也颇为准确。比方说,1888年,JohnMurray曾在船舶挂着一根带着铅块的绳子来量计算海洋的容量,其得出的细果只比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国家环境卫星计算出来的数值多出1.2%。1920年开始,研究员开始运用回声测深仪去增加量度海洋深度的准确性,且有非常好的结果。而直至最近,科学家就率先运用卫星计算海洋的容量。虽然近代的计算一直显示出海洋容量有下降的情况,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海洋里的水一直在减少。相反,这反映了一直在进步的科技,有更大的能力寻找海底山脉,而以往的计算,或许一直把山脉占用的空间当作被海水占用,所以才得出一个大一点的数字。根据卫星的计算,海底比我们想像的更起伏、更多山脉。虽然卫星并不能「透视」海底的情况,不过他们能透过量度海洋的水面得知其下的地势。简单的说,若某一部份的海洋底下有山脉,其海面就会较为凸出。这个量度海洋的卫星计划能覆盖全世界的海面,只是在北极某些地区由于长期被冰雪覆盖,以至未能量度。不过,运用卫星来量度也有其弱点:它的空间分辨率比较低,有时拍出来画面好像失去焦点一样。所以,就算科学家能透过卫星看到海洋水面凸出,像底下潜藏了山脉的样子,他们也只看到一个朦胧的影像。这些影像甚至比我们看月球、火星要朦胧15倍!
有何解救方法?研究员说,以船只来量度和计算就能够跟卫星计划互补。不过,美国海军估计,若他们只用一艘船的话,要花上200年才能量度到整个地球的海洋!若能用上20艘船,也得花上20年时间!
看来,海洋的奥秘真的要花上一生、甚或是好几代人的一生才能解开一点点呢!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刘叉《偶书》)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中国最早记录海洋神话的书】 《山海经》,其中的《精卫填海》比较著名。关于探索的名言生命的全部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
——左拉
2. 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
3.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达尔文海洋一直是人们向往的神秘世界,但海底的高深莫测却曾令科学家“望洋兴叹”。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终于能够解开海洋的神秘面纱,也将探索出更多、更有趣的海底世界的秘密。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鲸鱼(   )     携带(   )
礁石(   ) 伺机(   )....jīnɡxiéjiāosì二、在正确读音下打“√”。
1.人们屏(bǐng píng)着呼吸潜入海里。
2.小型的潜水器可载(zǎi zài)一两个人。..√√三、辨字组词。
礁(    ) 携(    )
瞧(    )   镌(    )
绮(    ) 鳞(    )
倚(    ) 粼(    )礁石瞧见携手镌刻绮丽倚仗鱼鳞波光粼粼四、补充词语,并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
身(  )其(  )  慢(  )斯(  )
千(  )百(  ) (  )为壮观
(  )(  )浩渺 (  )(  )滔滔
1.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
2.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
3.亲自到了那个环境或地方。(     )
4.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5.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
6.形容白色的浪花滔滔不绝。(     )临  境条  理 姿  态 蔚 烟 波白  浪烟波浩渺蔚为壮观 身临其境 慢条斯理千姿百态白浪滔滔五、按要求写句子。
1.海底是一个世界。(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对人体压力大。潜水成为一种艰难的事情。(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想更深地探测海洋,必须依赖潜水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在探索海底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制造和改变潜水工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碧绿的海底是一个神秘美丽的世界。因为海水对人体压力大,所以潜水成为一种艰难的事情。如果想更深地探测海洋,不得不依赖潜水器。人类在探索海底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制造和改良潜水工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