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苦练(2课时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苦练(2课时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4 08:42:00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任何过硬的本领,都要经过刻苦努力才能练成。没有艰苦的训练,没有吃苦的精神,就不会有甘甜的收获。陈招娣——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在运动赛场上叱咤风云,为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的殊荣做出了贡献。你知道在成功的背后她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吗?让我们走进课文,一睹她当年苦练的风采吧。1.会认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鲁光:浙江永康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画家。他曾担任中国体育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人民体育出版社社长。鲁光的作品以体育题材为主,着力表现中国体育运动员顽强的拼搏精神,以及他们的比赛、训练和日常生活。
主要作品:《中国姑娘》和《中国男子汉》曾分别获全国第二届、第四届优秀报告文学奖,著有报告文学集:《踏上地球之巅》《中国姑娘》《把掌声分给她一半》《中国男子汉》。陈招娣:浙江杭州人。女子排球运动员。1976年被选入国家队。1983年后任“八一”女排副政委,1986年出任国家青年女排的主教练。2013年4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袁伟民:江苏苏州人。1962年入选国家男子排球队,任主力二传。退役后,出任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他指挥中国女子排球队分别于1981年、1982年和1984年,历史性地取得第3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9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冠军,使中国女排在世界排坛上首次取得“大满贯”“三连冠”的历史性突破。 崇chónɡ袁yuán惫bèi焊hàn嘀dí咕ɡū雕diāo毅yì猝 垫 苛cùdiànkē崇高  猝不及防  嘀咕chóngcùdí撒奔刁钻:
毅力:
疲惫不堪:
狡猾,奸诈。
造句:她是一个刁钻的老太婆。
坚定持久的意志。
造句:他凭着顽强的毅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形容过度疲劳。
造句:天色已晚,老师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走出校门。猝不及防:
不动声色:
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造句:这场暴雨来得猝不及防,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造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不动声色,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铁石心肠:
奋不顾身:
形容心肠硬,不为感情所动。
造句:妈妈并不是铁石心肠的人,而是你太让她失望了。
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造句:警察叔叔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救出了被困的小女孩儿。苛刻 刻薄都指在待人、说话等方面过于苛求、不宽厚。
“苛刻”侧重于条件、要求等过高过严,不通情理。多用于形容人、人的言行、规则、条例、条件、要求等,适用范围较大。“刻薄”侧重于厉害,对人冷酷无情。只用于人或人的言行,适用范围较小。贬斥色彩重于“苛刻”。
1.他第一天去上班,老板就提出了许多苛刻的要求。
2.她说话尖酸刻薄,从不饶人。 点击
听朗读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主动请求加练。陈招娣主动请求加练,训练刻苦。
第二部分(第6-11自然段)首次罢练。陈招娣首次累倒,赌气罢练。
第三部分(第12-17自然段)二次罢练。陈招娣再次累倒罢练痛哭。
第四部分(第18-27自然段)完成加练。陈招娣理智回归,完成训练。课文讲了陈招娣主动请求增加训练——首次累到赌气罢练——再次累到痛哭罢练——理智回归完成训练的故事。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本文记录了女排队员陈招娣在一次排球加练中,两次罢练,最终在教练袁伟民的激励下,克服困难,完成加练的故事,歌颂了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垫子(diān diàn)    苛刻(kē kè)  
刁钻(diāo diān) 猝不及防﹙cù cuì﹚ 倔强(jué juè)﹒﹒﹒﹒﹒√√√√√2.读拼音,写生字。
chóng bèi diāo yì
yuán hàn dí gu
 
拜疲塑力姓电崇惫雕毅袁焊嘀 咕3.辨字组词。
焊(    ) 嘀(    )
悍(    ) 滴(    )
捍(    )     摘(    )电焊强悍捍卫嘀咕水滴采摘4.请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道德    (   )的球员   (   )的球艺 (   )的等待
(   )的比赛 (   )的毅力高尚优秀精湛漫长精彩惊人5.选词填空。
委屈   委曲
(1)妈妈误会了明明,明明感到很(    )。
(2)我们这种(    )迁就的态度,会让对手瞧不起我们。委屈委曲6.判断下面两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她像一截木头被钉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
(2)袁伟民像一尊石雕似的,手里还抓着一个球,一副随时准备砸出去的样子。(  )
(3)被簇簇小黄花压弯腰的枝条,竞相往前伸展着,仿佛随时准备迎接从馆里走出来的女排姑娘们。(  )√√×7.根据“典型”的不同意思造句。
(1)具有代表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作品中创造出的艺术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游记》里能降妖除魔,神通广大的典型人物是孙悟空。 意大利的威尼斯是典型的地中海
气候。课件39张PPT。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格的方法。(重点)
2.从陈招娣的两次罢练,最终又继续加练的过程中,体会她永不服输、坚强不屈的精神。(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课文体现了女排姑娘什么样的精神?
串珠问题:
1.一读:陈招娣主动要求加练,说明了什么?她加练的任务是什么?
2.二思:袁教练扔球的特点是什么?陈招娣救球时的动作说明了什么?
3.三探:陈招娣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两次罢练?袁教练又是怎样的?
4.四悟:陈招娣苦练救球的事情对你有什么启发和教育?这段环境描写,先写迎春花正在盛开,接着用拟人的手法写迎春花的情态,开篇就给人一个清新、和谐的感受,暗示女排也是一个友爱、团结、温情的大家庭。思考(重点):第1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仿写 :
请仿照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的样子,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阵阵轻风吹拂着的柳条,不断向前挥舞着手臂,仿佛在和即将远行的友人告别。“我加练一会儿!”一位灵巧秀气的姑娘抬起头来,抢先回答。她叫陈招娣(dì),家住西子湖畔,是一位典型的杭州姑娘。从“灵巧秀气”可以看出陈招娣是个文静的姑娘;从她主动要求加练,又可以看出她是个勤奋的姑娘。最后一句是对陈招娣的补充叙述,“典型”一词写出了她的与众不同。什么是补叙?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补叙有什么表达效果?
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怎样判断补叙?
补叙补入的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招娣火了,心里说:“扔吧!扔吧!扔吧!”这句心理描写表明了陈招娣恼怒的心绪,朗读时,要一个比一个声音高,语速也要一个比一个快。探究:陈招娣心里想的三个“扔吧”,应该采用哪种语气读比较好?“像一截木头被钉在那儿”形象地描写了陈招娣冷静下来后一动不动的情态,说明她已经理解了教练的良苦用心,理解了身为女排队员的责任。这一次,陈招娣彻底改变了想法。她那被极度疲惫和委屈情绪弄昏了的头脑,开始冷静下来,理智回到了她的心中。她像一截木头被钉在那儿,一动也不动。袁伟民也站在原地没有动,目光盯着这位任性的姑娘,他像一尊石雕似的,手里还抓着一个球,一副随时准备砸出去的样子。袁教练站在原地没有动,是因为他看到了陈招娣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因为他了解每一位队员的性格特点,所以他相信招娣会回来继续训练的。积累:
写出三个和“盯”一样,表示“看”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瞅 瞧 望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课文体现了女排姑娘强烈的责任感,以及永不服输、永争第一、顽强拼搏的精神。课文体现了女排姑娘什么样的精神?1.一读:陈招娣主动要求加练,说明了什么?她加练的任务是什么?陈招娣主动加练说明她是个严格要求自己,训练很刻苦的人。她加练的任务是垫起十五个球。串珠问题:2.二思:袁教练扔球的特点是什么?陈招娣救球时的动作说明了什么?袁教练扔球的特点是又快又狠。陈招娣救球时的动作使用得比较多的有飞扑、滚翻等,说明训练的艰苦以及陈招娣的刻苦。3.三探:陈招娣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两次罢练?袁教练又是怎样的?陈招娣第一次罢练,是因为她认为袁伟民教练训练得太苛刻,超出了她的预期,而袁教练不发火也不大声嚷嚷,只是不轻不重地说:“想练就练,不想练就不练,那不行。今天必须练完。”听到这些话,陈招娣重新回到了训练场。
第二次罢练,是因为教练的球一个接一个,连供球的姑娘都看不下去了,但教练的训练强度丝毫不减,陈招娣感到委屈,又一次想离开训练场,这次,教练不紧不慢、不软不硬地说:“走也可以。可是,加练是你自己要求的。”这些话让冲动的陈招娣慢慢冷静下来,再次返回训练场。4.四悟:陈招娣苦练救球的事情对你有什么启发和教育?
陈招娣苦练救球的事情让我认识到,做任何事情,只要能坚持不懈、不畏艰苦,就能完成,并取得成绩。苦 练人物:陈招娣主动请求加练
首次累倒―→赌气罢练
再次累倒―→罢练痛哭
理智回归―→完成训练过程事件:一次加练顽强拼搏
刻苦训练本文描述了陈招娣一次加练的过程,生动地表现了以陈招娣为代表的中国女排强烈的责任感,以及永不服输,永争第一,顽强拼搏的可贵精神。把掌声分给她一半
鲁光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般人看排球比赛,往往把自己的热情,全部倾注在“一锤定音”的攻球手身上。而内行的观众,却总把自己的掌声和欢呼声,分一半给场上的灵魂——二传手。
二传手孙晋芳,是中国女排的队长。她身材匀称,体格结实健美。在高个如林的同伴中,她的个头并不算高,也许还稍微矮了一点。两只眼睛总是细眯着的,一流汗,就眯得更细,难怪同伴们都亲昵地称呼她“小眯”。不过,透过那细眯的眼缝,闪射出来的却是机敏、聪慧而又幽默的目光。她的神态从容不迫,颇有一种大将风度。仔细的观众不难发现,场上每一个球,在杀向对方之前,几乎都经过她的手。而她的传球技艺,高超得惊人。无论多么险恶的来球,只要经过她的手一调整,一缓冲,顷刻间就化险为夷,变得平和起来。对于她的球艺,一位体育记者曾经作过如下的描写:“如果说向她飞来的球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那么,从她手里飞走的球已经变成一缕袅(niǎo)袅青烟……”自然,这是艺术夸张,不过,看她打球又确确实实有这种感觉。
孙晋芳是江苏人,说一口音乐似的婉转动听的苏州乡音。小时候,人家都说她瘦弱得可以被一阵风刮跑,胳膊细得好像一掰就会折断。一位弱不禁风的姑苏少女,怎么会成为闻名世界的优秀运动员呢?是学校里的体育老师看中了她,此后命运之神就使她和排球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朝夕苦练的动人情景,是难以一一描述的。三伏天,南京是全国闻名的大火炉,闷热得厉害。室外有的是空旷的天地,可是,孙晋芳和球友却要在走廊里练球呢。其实这是大有道理的:在这又矮又窄的地方如果能传递自如,那么到空旷的球场上传球就更加得心应手。走廊里,孙晋芳已经挥汗如雨。原来蓬松漂亮的头发,变得湿淋淋的,粘到一块儿去了。运动衣衫的颜色被汗水浸染得由浅变深。只要轻轻一拧就可以拧出一滩汗水。她一边托,一边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五百多下。廊顶仿佛突然升高了,墙壁和门窗也似乎向两旁闪开,狭小的走廊啊,宛如变成了一个无边无垠的空间。更神的,还是孙晋芳的双手,仿佛变成了两块磁石,吸引着飞舞的白球;仿佛有了魔法,可以随意把球送到想送的地方。
有一双挥洒自如的手固然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优秀的二传手,还必须具有宽大的胸怀。用孙晋芳自己的语言来形容,那就是心里要能撑进一条船。二传手是无名英雄,掌声一般都冲着攻球手,责怨却常常落到她的头上。而她的自尊心又强,脾气又倔,要磨炼到“心里能撑船”可真不容易呀!
1979年夏天,中国女排访日比赛。中国队轻取前两局,从第三局开始,转入逆境。新手郎平的重磅(bàng)扣杀屡不奏效,孙晋芳提醒她:“郎平,注意攻球线路!”郎平竟然毫无反应。过了一会儿,郎平冲着她嚷道:“给球高一点!”孙晋芳心里掠过一丝不悦的阴影。结果,那场球输了。
回国后,领队和教练相继找她谈心。起先她心里不舒服,心想,一个新队员,在场上竟然不理睬队长的提醒,还用那么冲的口吻对我说话,未免太那个了吧!她跟郎平住一个屋,有几天进进出出都相对无言。但孙晋芳毕竟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姑娘,有天晚上,终于开口了:“郎平,那天场上,你对我的提醒怎么理也不理呀?”郎平惊讶地问:“你提醒我什么来着,场上吵闹得太厉害了,我一点也没听见呀!”
糟糕,真糟糕!原来是自己误会了人家。当然,郎平年轻气盛,性子也直,老扣不死球,心里焦急,说话口气可能冲了一点,但郎平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何况这是一个误会呢。即使郎平真的责怪自己,自己也应忍辱负重,以祖国荣誉为重呀!输球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自己与主攻手配合失调是一个不可饶恕的过失。要知道,在二传手与主攻手之间,是不能有半点疙瘩的。孙晋芳悔恨自己心胸不宽阔,她懂得了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情绪起伏会直接影响队员,影响胜负,于是决心继续磨练自己,要把心海中的暗礁一块一块炸平。船呀,终于撑进了她的心海。她熟知每一个同伴的性格、脾气、体质和技术,比赛时总号着她们的脉搏给球。郎平的性格爽朗,兴奋时容易跳早,球要给高些;她身体疲惫时,容易跳不起来,球要给近网,不给远网。招娣敢打敢拼,是一员虎将,但有点愣,发急时,不能轻易给她球,而要提醒她:“招娣,别急!别急!”毛毛勇敢倔强,技术全面,什么球都能打,不过给球还是宁近勿远,宁矮不高,宁快不慢,晓兰性格内向,稳得住。亚琼不能埋怨,要多鼓励。梁艳年轻,眼疾手快,给球的速度要跟得上……
凭着她对每个同伴的这种细致的了解和充分的信任,也凭着每个同伴对她的了解和信任,六个上场队员默契得恰似一个人一样。你看,在发球前的一刹那,同时有两三个攻球手把手伸到背后,向她发出打什么战术的信号。她如电的目光飞扫而过,灵敏的头脑迅速进行分析,而且马上用手势回答同伴……于是,一套套令人眼花缭乱的快速打法:平拉开、短平快、交叉……纷纷呈现在你的眼前,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由她导演出来,一支支悦耳的乐曲由她指挥而生。
一位观众写信赞扬她:“……看你打球,使人想起了听交响乐,在你的指挥下,可以演奏出各种各样不同的优美乐章。”
这就是场上队长孙晋芳,这就是“世界优秀的二传手”孙晋芳。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女排姑娘们过关斩将,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强手,最后获得冠军,实现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三连冠”,创造了中国体育的辉煌。
如果把中国女排姑娘们比为一颗颗璀(cuǐ)璨(càn)的珍珠,那么,孙晋芳就是一条闪闪发光的金线,把颗颗珍珠串连在一起,中国女排才成为闪耀着奇光异彩的战斗集体。
应该把欢呼声和掌声分一半给她!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司马迁《报任安书》)  
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崇文门】 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崇文门税关之苛曾使外埠客商望而生畏。  【激将法】 用刺激性的话或反面的话鼓动人去做原来不愿做或者不敢做的事的一种方法,运用时要掌握分寸,不能过急,也不能过缓。1981年,首夺世界杯。
1982年,在秘鲁世锦赛上,中国女排再度登顶。
1984年,折桂洛杉矶。
1985年,再夺世界杯。
1986年,中国女排荣膺“五连冠”。中国女排“五连冠” 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甚至想放弃,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以后我们要学习陈招娣的这种不怕困难、永不服输的精神。要经受得住挫折,要能正确地面对,克服困难,超越自我。1.说一说下列每组词语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径自 滚翻 委屈
径直   翻滚   委曲参考答案:
(1)“径自”侧重指不请示,不商量,自作主张;“径直”侧重指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
(2)“滚翻”其实是两个动作的组合,先滚动,再翻身起来,在排球运动中,这个动作常用来接球;而“翻滚”只是一个滚动的动作,它不能像“滚翻”一样体现出女排队员训练时顽强拼搏的精神。
(3)“委屈”是说受到了不应该有的指责和待遇,心里难过;“委曲”则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与文中表现陈招娣的内心感受无关。2.陈招娣两次罢练,最终却继续加练。想一想,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她完成了训练任务?我们应该如何学习陈招娣的这种精神?把自己的打算写下来吧!参考答案:
(1)是为国争光的信念,以及永不服输、坚强不屈、忘我拼搏的女排精神支撑陈招娣完成了加练任务。
(2)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有她这种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打不倒的精神,同时,还要学习她们的高度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猝不及防(cù zù)    苛刻(kē kě)
垫起(diān diàn)﹒﹒﹒√√√二、读拼音,写词语。
chónɡ ɡāo pí bèi hàn jiē
   
dí gu diāo sù yì rán
   崇 高疲 惫焊 接嘀 咕雕 塑毅 然三、给多音字组词。
sā(    ) jué(    )
sǎ(    )    juè(    )撒倔撒谎播撒倔强倔脾气四、选词填空。
径直  径自
1.上完课后他(    )去了办公室。
2.他没等会议结束就(    )离去。径直径自五、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她像一截木头被钉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
2.但她仍然不顾一切地奔跑着,滚翻着,飞扑着。(    )
3.被簇簇小黄花压弯腰的枝条,竞相往前伸展着。(    )比喻排比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