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最后的时刻(2课时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最后的时刻(2课时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4 09:22:11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在解放战争时期,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被国名党关进监狱。他们穿着囚服,戴着手铐,过着非人的生活,最后他们有的冲破牢狱,有的英勇就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了什么,做了什么。1.会认2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罗广斌:作家,重庆忠县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后历任共青团重庆市委常委兼统战部部长、重庆市民主青年联盟副主席。后在重庆市文联专门从事创作。
主要作品:《在烈火中永生》《红岩》。
杨益言:出生于1925年,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早年参加革命工作,后被捕囚禁于重庆渣滓洞,出狱后根据其亲身经历与罗广斌合著《红岩》一书。长篇小说《红岩》,罗广斌、杨益言著。小说中,作者以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再现了国民党统治即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出以许云峰、江姐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光彩照人、感人至深的英雄形象。作品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语言朴实,笔调悲壮,被誉为“革命的教科书”。后该书被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选为“百部爱国主义教科书”之一。渣左窄右宽,“氵”呈弧形分布,右部捺舒展。zhā滓“宰”宝盖儿略宽,竖为悬针竖。zǐ拟左窄右宽。“以”点要高,长撇斜伸。nǐ纲左窄右宽,“冈”的最后一笔要有力度。ɡānɡ梳“木”最后一笔变为点;右部上窄下宽。shū预左窄右宽,“页”竖撇有一定弧度。yù袍“衤”的首笔略高;“包”撇短。páo囚“囗”要写得方正而大。qiú污“氵”呈弧形,“亏”第二横较长。wū典上部最后一横较长托上,下部的撇、点呼应。diǎn黎中间撇、捺舒展,略宽,盖住下部。lí渣滓  拟人  梳子zǐnǐshū卡似守望:
草拟:
提纲:
隆重:
看守瞭望。这里点明了革命者们对获得自由的渴望。
造句:陈健为了一个诺言,在那个远离家乡的地方守望了37年。
起草,初步设计。本文指起草一个提纲。
造句:这份草拟的文件还需要修改。
(写作、发言、学习、研究、讨论等)内容的要点。
造句:他将这篇小说的提纲修改了许多次。
盛大庄重。
造句:今天的毕业典礼特别隆重,让我们终生难忘。典礼:
从容:
洋溢:
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幕典礼、结婚典礼、毕业典礼等。
镇定;不慌不忙。
造句:革命志士们从容地走向刑场。
(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造句:春天来了,到处洋溢着勃勃生机。考验:
圣洁:
不慌不忙:
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来检验(是否坚定、忠诚或正确等)。
造句:我们的队伍久经考验,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神圣而纯洁。
造句:她有一颗圣洁的心。
形容说话或行动从容不迫。
造句:都快迟到了,他还不慌不忙,太沉得住气了。从容 镇定都有不慌不忙的意思。
“从容”着重指神态上不慌乱。此外,还有不紧迫、宽裕的意思。“镇定”着重指在紧急的情况下,能保持冷静,头脑清醒。
1.时间再紧,任务再重,他都能从容应对。
2.在骤然而来的地震面前,他表现得非常镇定。相同点:不同点:造 句:习惯 习气两个词都表示“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养成的行为、特点等”。
“习惯”指长时间养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个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它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是中性词。“习气”指逐渐形成的坏习惯、坏作风。习气是贬义词,多用于人。
1.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2.你应该把身上的不良习气改掉。相同点:不同点:造 句: 点击
听朗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押江姐。写敌人去狱中提押江姐。
第二部分(第2-16自然段)处理就义前的事情。写江姐在狱中处理就义前的事情。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赴刑场。写江姐和许多男同志赴刑场。交流分段情况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三件事:
(1)巧妙处理党的文件;
(2)认真整理自己的着装;
(3)与战友深情地话别。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一下文中讲了江姐最后时刻的几件事。本文描写了江姐在牺牲前的悲壮情景,表现了她面对死亡从容不迫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以及坚贞不屈和视死如归的崇高的革命精神。1.看拼音写词语。
cǎo nǐ shū tóu yù gǎn qiú fú

qìng diǎn lí míng zhā zǐ dòng
草 拟梳 头预 感囚 服庆 典黎 明渣 滓 洞2.形近字组词。
污(   ) 纲(   ) 袍(   )
巧(   ) 钢(   ) 抱(   )污水灵巧大纲 钢钉旗袍拥抱3.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预感   (   )的光辉  
(   )的典礼 (   )的战斗
(   )的欢笑 (   )的脚步声不祥 圣洁隆重 庄严胜利急促4.选词填空。
隆重  沉重
(1)清明节那天,少先队员们怀着(   )的心情来到了烈士的墓前。
(2)江姐认真整理自己的着装,像要去参加什么(   )的典礼似的。沉重隆重5.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姐牺牲自己的生命。江姐不向敌人屈服。(用关联词合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姐取出旗袍。(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姐草拟提纲。江姐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向敌人屈服。江姐取出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阴丹士林布旗袍。课件34张PPT。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中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重点)
2.认识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所表现出来的镇定从容视死如归,感受江姐热爱革命英雄的崇敬爱戴之情。(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题目“最后的时刻”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用它做题目?
串珠问题:
1.一读: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做了哪些事情?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2.二思:从这些事中可以体会到江姐怎样的品质?
3.三品:江姐和其他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时的形象特写表现了什么?
4.四悟:学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在临死前从容镇定地整理自己的着装这一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江姐爱好整洁、生活严谨的习惯,更表现了她从容不迫、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高洁人格和愿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江姐这个人物形象真实生动,富有感染力。想象:
“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这时的江姐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写。敌人酷刑拷打奈何不了我,只好杀害我,这是我斗争的胜利,我走向刑场就是走上宣告敌人失败的庆典。我死不足惜,为革命事业献身我无怨无悔,死有何惧!死,我也要死得光明磊落,死得堂堂正正,死得神采飞扬,死得顶天立地,对得起革命者的称号!“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这是与战友分别前的简单演讲,她激励战友们要不怕牺牲,面临死亡的时候,要保持平常的心态,不恐惧,不紧张害怕,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这样的话形象、深刻地表现了江姐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品格。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牢门外等着江姐的是死亡,但为了革命而死她无怨无悔。“大步”体现了江姐面对牺牲大义凛然、从容不迫的革命精神。“向室内看了一眼”是因为那里是她为之战斗的地方,那里有她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她浴血战斗的印迹,有她永志不忘的革命者的灵魂!从中能体会到江姐对革命的忠诚以及对革命同志的无限留恋。江姐大步走向牢门为什么又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同志们,永别了!”这是江姐与同志们最终的诀别,语言简短却饱含深情,令人心酸。它包含着江姐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对同志们的无限留恋,体现出她宁死不屈、为革命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这段话是对同志们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挺立”写出了面对死亡,革命者的镇定从容、大义凛然。他们用“胜利的欢笑”告诉敌人面对牺牲他们毫不畏惧,他们身上体现着革命者为革命献身的坚定信念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黎明”暗指革命的胜利。什么是省略号?
在汉语中的基本形式是位于中线的六个小圆点(……)。被省略语言单位可长可短,可以是字、词、短语、句子、诗行,以至若干个段落。
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作用:表示引文的省略;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示语意未尽等。品析省略号的用法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文中“最后的时刻”指为革命事业牺牲自己生命的时刻。“最后的时刻”代替“临死前”“牺牲前”的说法,体现了作者对江姐的敬重和爱戴,所以作者以此为题目。题目“最后的时刻”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用它做题目?1.一读: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做了哪些事情?用小标题概括出来。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了三件事:(1)巧妙处理党的文件;(2)认真整理自己的着装;(3)与战友深情地话别。串珠问题:2.二思:从这些事中可以体会到江姐怎样的品质?江姐巧妙处理党的文件表现了她的从容镇定、机敏老练;从认真整理自己的着装可以看出她生活严谨、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与战友深情地话别则体现出她忠于革命、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崇高品质。3.三品:江姐和其他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时的形象特写表现了什么?一方面表现了江姐和其他革命者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革命者无限敬仰,对反动派无比蔑视的情感。4.四悟:学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文中江姐和革命者忠于革命、勇于献身、镇定从容、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我深受震撼,钢铁般的意志来自他们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将铭记革命先辈的英雄精神,努力学习,将来去创造祖国更美好的明天。最后的时刻提押江姐  渣滓洞牢房巧妙处理党的文件―→镇定从容、机敏老练
认真整理自己的着装―→生活严谨、临危不惧
与战友深情话别―→忠于革命、大义凛然与战友赴刑场  英勇就义处理就义前的事情坚贞不屈 视死如归本文讲述了江姐牺牲前的悲壮情景,表现了江姐面对死亡从容不迫、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崇高革命精神。刘胡兰
  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关在一座庙里。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便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敌人从刘胡兰口里得不到什么,把她打得鲜血直流,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的面,铡(zh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兵。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跟前。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   1947年3月26日,毛泽东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易水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孟子·滕文公下》)【关于英雄品质的成语】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 正气凛然  镇定自若  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不屈不挠  忠贞不渝  威武不屈关于“生命意义”的名句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索取。——巴金
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裴多菲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是啊,江姐钢铁般的意志鼓舞着狱中的同志们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她用最宝贵的生命保护了战友的安全,她把最美丽的青春献给了共和国的解放事业。1.在课文中画出描写江姐神情、动作和语言的句子,反复细读。想一想,在这“最后的时刻”,江姐心里会想到什么?参考答案:课文集中笔墨刻画了江姐的神情、动作和语言,表现了她镇定从容、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如神情描写:“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动作描写:“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隆重的典礼似的。”语言描写:“要勇敢一些……心不跳!”从这些描写中,我体会到在这“最后的时刻”,江姐心里可能会想: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革命的胜利,为人民的解放,我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革命的春天即将到来,为革命事业献身是神圣的,我死得其所!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部分的含义。
(1)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2)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点拨:这两个句子描写的是江姐就义前的言行,表现了她高尚的人格和临危不惧的品格,在体会含义时要围绕这两点展开。 .. ............
........
参考答案:(1)写江姐把走向刑场当作是走上宣告敌人失败的庆典。
(2)“脸不变色”就是保持正常的心态,不恐惧。“心不跳”,不紧张害怕,心跳就会正常。这样说,更形象、深刻地表达了江姐临危不惧的品格。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点拨:作者带着饱满的激情,以悲壮的色调,生动地描写了江姐牺牲前的悲壮情景,但本文却不使人感到悲戚与压抑,而是在彰显革命者坚强本色的同时,让人在灵魂震颤中获得鼓舞人心的力量。因此,朗读时,既要读出江姐和其他革命者在被杀害前与其他同志告别时的悲壮,同时又要读出革命者为革命献身、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最后一段在朗读时语调要高昂些,读出对英雄的赞颂,读出必胜的信心。 一、读拼音,写词语。
zhā zǐ tí gāng cǎo nǐ
shū tóu yù gǎn qí páo
lí míng diǎn lǐ qiú fú
   渣 滓提 纲草 拟梳 头预 感旗 袍黎 明典 礼囚 服二、辨字组词。
渣(    ) 拟(    )
楂(    )  似(    )
纲(    ) 梳(    )
钢(    ) 流(    )
囚(    ) 夸(    )
困(    ) 污(    )渣滓山楂拟人似乎纲领钢铁梳头流水囚车困难夸奖污水三、选词填空。
催促  急促  督促
1.学习应主动,不用别人(    )。
2.特务在门外不停地(    )。
3.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    )的脚步声。
圣洁  纯洁  整洁
4.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结下了(    )的友谊。
5.江姐挺立在囚车上面,脸上洋溢着(    )的光辉。
6.房间里既(    )又美观。督促催促急促纯洁圣洁整洁四、按要求写句子。
1.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怎么能不难过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姐说:“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特务说是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要被转移到别的地方去。江姐说,留给大家用吧。看见那些东西,就等于看见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