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和听觉(第2课时)[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耳和听觉(第2课时)[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3-23 12: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耳和听觉(第2课时)
课 题 音调、响度、音色 日 期 2006.2.12
目标 1、了解响度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了解知道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了解音色、响度、音调是乐的三个特征。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几个途径
重点难点 重点:1、乐音的三个特征表示的含义;噪声的危害和防止难点:响度、音调的区别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一、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概念: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叫乐音。1、音调乐音调子有高低,叫音调。 【实验】1、P12图1-20 演示:快速从木梳上划过时声音的调子比慢慢划过时的调子高! 2、P13图1-21 学生:得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赫)(h) 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音调的高低一般用音阶表示: 【思考题】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h——20000h 蝴蝶飞行时,振翅的频率低于20h,人就听不见…… 【实验】阅读表格:利用音频发生器测人耳收到声音频率范围。 由f=10h开始,慢慢增大频率,开始听到声音,记录f低,继续增大至开始听不到声音,记录f高 (1)超声波 f>20000h:B超检查人体内部(检查孕妇婴儿的动态影片),超生探伤仪(金属),声纳及回声探测仪。 原因:利用超声波传播,反射定向效果好;穿透力强;传播时产生巨大的作用力。 (2)次声波:传播衰减慢,传播很远。建立接收站,探知核爆炸和导弹发射情况,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因为它们速度小于声速。 2、响度: 影响响度大小的三个条件:(通过教室里老师说话的例子)(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距声源越远,响度越小 (3)与不同的人有关响度是人耳主观感觉的音量强度,既听觉上感受声音轻和响的程度,取决于频率、声强和声波的波形。【实验】讲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弹开的幅度。 读P16图表,了解响度的大小(分贝)对人体的影响。3、音色:受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和发声方法影响。【小结】音调越高,物体振动越快,音调高低用音阶来表示 频率的概念,超声波次声波的区分 响度的三个特点及定义,分贝的概念。音色:提出“让耳朵飞起来”的实践活动,有兴趣的同学去音乐教室研究。三、噪声污染(网络课) 1、声音按人们的喜好感觉,可分为乐音和噪声。 噪声对人生理和心里都会造成损伤,如噪声性耳聋,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理想工作环境是40db以下。 2、噪声的产生及控制 声音产生到引起听觉:声源振动发声——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3、控制噪声也应从这三方面入手。P16讨论题,见书上。 ①分辨哪些是噪声。 (1)法律规定的各种场合的噪声标准。 (2)噪声的相对性,妨碍他人学习生活工作的也属于噪声。 (3)噪声的危害。 ②如何控制噪声。 从三个角度着手,学习自己搜集资料或者参考老师提供的网址。 (1)防止噪声的产生:现有的采取的措施。 没有的该如何去做? (2)阻断声音的传播:吸收声音的设备装置 (3)防止声音进入耳朵:保护人群。 ③目前国内外对噪声污染的治理状况,新的时代,科技产品是否有带给我们噪声污染(手机、电脑……)另:1、建筑学中的声音的特点的利用。 国内: 古代: 国外: 现代:2、超声波,次声波的功能和人们的利用。
王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