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蘑菇圆圆把家住 教学设计 (8)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蘑菇圆圆把家住 教学设计 (8)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电子工业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14 11:3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蘑菇圆圆把家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直线”和“选定”工具的使用方法。 2.熟练使用“椭圆”“矩形”和“圆角矩形”工具绘制图形。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分析、观察和创作能力。 2.通过对画图作品的展示和交流、对自己和他人作品进行评价等活动,提升审美情趣、审美水平和交流能力,积累用图画表达信息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有序的操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2.在自主探究、互助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学会用“选定”工具清除选定内容。 2.掌握“直线”“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多种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1.利用shift键配合“直线”“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的操作要领。 2.合理有效地对多种工具进行综合使用。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去了一处美丽的田园,那儿有山,有花,有小鸡,有栅栏,还有一栋可爱的??(展示作品) 生答:房子 我们给这个小房子取个名字吧。 生答:像个大蘑菇。 我们就给它取个名字,叫“蘑菇房”好不好? 2.今天我们一起来创作属于自己的“蘑菇房”。 设计意图:(给本节课作品想好名字,方便保存作品。 创设情境,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仔细观察,分析作品 师生共同分析:蘑菇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房顶是什么形状的?房子又是什么形状的?蘑菇房上还有些什么? 师生总结:蘑菇房子房顶是半圆形的,里面有圆圆的装饰,烟囱是长方形的,房子也是长方形的。房子上有窗户门。 1.学生观察。 2.同桌交流,分析“蘑菇房”的组成。 3.观看课件,回答问题。 4、引导学生在绘制作品之前先对作品进行规划。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小试牛刀,绘制房顶 1.让我们一起打开“画图”软件,开始创作房顶吧。仔细观察画图的“工具箱”,有同学知道怎么画半圆形的屋顶吗?(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演示,利用椭圆工具画出一个圆,再用“橡皮擦”工具擦掉。 2.教师演示,如何用选定工具清除选定内容。 3.继续操作用“直线”工具封闭半圆。教师展示不太完美的操作。提醒同学看课本找答案。 4.自学课本,为蘑菇屋的屋顶添上“圆圆的装饰”,学生汇报。教师提问:如何才能又快又好地画出多个圆形呢? 5.我们的屋顶还差一个烟囱就画好了。 教师示范:首先选择“直线”工具画出烟道,利用“选定”工具选择两条直线的顶端,然后按delete键删除选定部分,使得两条直线顶端对齐,最后选择“矩形”工具,绘制出烟囱顶。 6.学生操作,完成“屋顶”创作。 学生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观察并回答。 2.观看学生演示,师生共同比较不同的做法,并再次实践。 3.自主交流,相互学习,探究shift键在“椭圆”和“直线”工具使 用中的作用。 4.学生尝试用直线和矩形绘制烟囱。 在windows中双击图片默认程序不是“画图”,而是浏览图片内容,因此,必须让学生学会先运行“画图”软件,再打开文件。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个失败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图形的填充区域必须是封闭的。 培养学生做事的条理性。) 四、大显身手,完善作品 1.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椭圆”“直线”“矩形”工具的画法了,请为我们的蘑菇屋添加门窗吧。在这里有一个新的工具叫做“圆角矩形”,使用方法和我们刚刚学过的“矩形”工具很相似。请小组同学碰到问题相互帮助,对照课本,共同完善作品。 2.教师巡视,纠正错误操作。 3.请学生上台演示,集体纠正错误操作。 4.为“蘑菇房”填充颜色。 5.以“蘑菇房”为文件名保存图片。 6.学生推荐漂亮的作品,提交到教师机。 学生活动: 1.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积极推荐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作品的优缺点。 3.评价交流。 4.保存作品。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作品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谈谈自己作品的优缺点,这不仅能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体现学生自主性。) 五、巩固练习 1.让学生使用“画图”软件中的“椭圆”工具绘制一轮弯弯的月亮。 2.选择优秀作品展示。 3.教师补充讲解课后练习“七星瓢虫”的构图,学生尝试回家创作。 学生活动: 1.巩固练习。 2.优秀作品展。 3.了解并学会分析绘画作品的构图。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拓展练习,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评价能力。) 六、归纳总结 1.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一谈今天学习的工具在使用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3.分享今天所学工具的小技巧。 4.完成教材“评一评”。 学生活动: 1.谈收获。 2.了解自己本课知识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是新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因为有了上一节课的铺垫,一开始创设情境导入时学生就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紧接着我设置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个时候学生自己创作的欲望已经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烈,通过学生演示和教师演示的对比,激励学生探究新知识,培养学生做事的条理性。教学中在讲解了椭圆、矩形的画法,那么其他直线、圆角矩形,就不必再讲解了,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其它两种图形的画法,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部分学生的基础好,可以让学生尝试作品的创作,通过完成拓展练习,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