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认识网络新朋友 教学设计 (1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认识网络新朋友 教学设计 (1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电子工业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14 11:4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认识网络新朋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网络,对上网充满好奇。老师在让学生接触网络、利用网络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正面的进行引导,让学生在上网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如何合理正确地使用网络,形成“安全上网,健康成长”的意识。 本课既是单元的开始,又是与新软件的第一次接触。本课的内容包括:了解网络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的方便、乐趣,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介绍浏览因特网的工具“IE浏览器”,如何启动和输入网址,网页的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浏览中国科普网,了解有趣的动物行为知识,知道动物的自我保护等知识,掌握浏览的方法,提高上网的兴趣。在上网初步体验中,知道IE浏览器窗口的组成,会在地址栏输入对应的网址内容,打开相应的网页,浏览网页信息内容。 二、学情分析 使用因特网浏览信息,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初次体验。当然也有不少学生在家中已经接触过网络,有一定的操作基础,但他们对网络相关的概念、网络的作用还不是很清楚。因此让学生体验上网的过程中,还要通俗地介绍一下浏览器、网页、网址、超链接的概念,让学生充分理解。另外在教学中一定要逐步渗透安全文明上网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IE浏览器、网页、网址、超链接等概念。 (2)掌握打开IE浏览器、输入网址、关闭网页等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体验通过网址打开网页和使用超链接打开网页的不同。 (2)学生体会到IE浏览器和其他软件一样,都有按钮和菜单栏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网络在未来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浏览网站提升科学素养。 (3)渗透文明上网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让学生理解网页、网址、超链接等概念。 (2)让学生掌握输入网址、打开网页、关闭网页等操作。 2.教学难点 网页、网址、超链接等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认识网络新朋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网络,既要让学生了解网络在生活中的地位,又要让他们在初次体验上网的过程中获取操作技能。 1.?情境导入,通过说一说上网的体会,从学生熟悉的入手,使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具体形象化,富有趣味性,加深认识。 2.?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探究、交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丰富的素材给学生建立起网络的初步概念。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导入新课 1.?说一说上网的体会。 教师:现在很多人家里都有电脑,可以上因 特网,相信许多同学在父母的指导下曾体验过网络世界的奇妙。 师:因特网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它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通过它,我们不仅可以听音乐、看电视、玩游戏等,还可以学习到许多新知识,认识许多新朋友! 2.?那么到底怎么操作才能领略到网络世界的精彩内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网络的奥秘。 揭示课题:认识网络新朋友 学生思考 通过师生交流,初步感知因特网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产生学习网络,探究网络的兴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为学生接触网络的第一课,以提升学生对网络的兴趣、认识网络作用为主,初步学会浏览网页。通过看图说话环节,让学生说一说网络的作用,感受网络中知识的丰富和检阅方便。大多数学生接触过网络,你教我学环节,让学生来演示,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针对网页的组成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认识,通过找一找,说一说,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加强学生对网页组成部分的进一步认识。针对三年级学生特点采用讲授演示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认识到网络工具的价值,将网络上浏览的知识内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