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构成[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的构成[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9-19 18:36:00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固态
液态
气态
液 化
汽 化
熔 化
凝 固
(吸热)
(吸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放热)
升华
凝华
物态变化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第四节 物质的构成
桥头中学
1、构成甘蔗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甘蔗汁中主要含有哪些物质?
3、蔗糖和水等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细胞
蔗糖和水等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液泡
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形蔗糖,你看到了什么?
2、将方形蔗糖碾碎后,再用放大镜观察,你又看到了什么?
3、将碾碎的蔗糖溶入水中,用放大镜观察糖水,你还能到蔗糖吗?蔗糖是否消失了?
大颗粒蔗糖
小颗粒蔗糖
原来这些小颗粒在水中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即使用普通显微镜也看不到,我们把这些微粒叫做 分 子。
1、蔗糖是否消失了?怎样证明呢?
2、既然蔗糖还在水里,为什么看不到了呢?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以后的学习将可知道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分子
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不同物质,构成的分子不同,不同的分子的性质也不同,如氧气能供给呼吸,而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四、物质的构成
2、分子基本性质
分子档案一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 3 × 10-26 千克
一个蔗糖分子的质量是: 3 × 10-25千克
一个酒精分子的质量是: 7.7 × 10-26千克
一个氧气分子的质量是: 5.3 × 10-26千克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是: 7.3 × 10-26千克
以上例子说明了分子的小体现在哪些方面?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档案二
分子基本性质一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看到的放大几百万倍的分子
1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个水分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⑴分子很小
四、物质的构成
2、分子基本性质
那么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如何相处的呢?
探究:分子和分子之间存在什么呢
挑战烧杯盛放物体极限:
思考:放满大石块后的烧杯为什么还能放细砂、水?
细砂能进入大石块的间隙中去,水能进入到大石块、细砂的间隙中去
如何用手头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水是有水分子构成的,那么水分子之间有没有间隙呢?
实验设计:
1、在玻璃管内,注射5ml的水.
2、继续加入5ml的酒精,用彩色笔做好液面记号。
3、将管子用手指按住,上下摇动几下。
4、观察液面的位置。
实验现象:
现象的解释:
液面下降了.
分子之间有空(间)隙。
分子基本性质二
现象说明: 5ml的水和5ml的酒精混合后的体积_______10ml
小于
分子之间有间隙
举例说明气体分子和固体分子之间也存在空隙
请推断: 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
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
利用注射器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
(气体液化便于贮存、物体易被压缩等)
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比较
固体
液体
气体
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
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气体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难压缩吗?
气体易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固、液体难压缩是因为固、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小的原故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⑴分子很小
⑵分子之间有间隙(气体分子间间隙最大)
四、物质的构成
2、分子基本性质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分子处于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之中
针对上述描述提出一个科学问题:
梅花明明开在枝头,人为何能闻到香味?
你的解释:
----分子性质三
再举出一些生活实例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平时我们能闻到各种味,如香水味、饼干味、樟脑味
平时我们看到洒到地上的水消失。
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的现象,叫做扩散。
液体也能扩散
探究:分子扩散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热水
冷水
实验表明液体会也会扩散,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扩散越快。
我们把红墨水注入水的下方,为什么整杯水都会变红呢?
请利用图示方法,设计对照组,验证自己的猜想。
固体也能发生扩散
晶体管的制造就是用到了固体的扩散原理。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⑴分子很小
⑵分子之间有间隙(气体分子间间隙最大)
⑶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扩散)
(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
四、物质的构成
2、分子基本性质
假如你是一个分子,你怎样向别人自我介绍呢?
我是分子,我很小,可在各个角落都有我们的身影,但你们人类看不见我。
我有很多兄弟姐妹,我 们的个头有大有小,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但我们又保持适当的距离。
物态变化现象的微观解释
蒸发是一种缓慢进行的汽化方式,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看,蒸发实质上是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离开液面的过程。所以,我们说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越容易离开液面。所以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物态变化现象的微观解释
沸腾是有别于蒸发的另一种汽化方式,从分子运动角度看,液体沸腾时,一方面处于液面的分子要离开液面 ,另一方面液体内部气泡上的分子也要离开液面
蒸发和沸腾汽化现象不一样,但本质是一样的。
⑵樟脑丸在衣柜里放久了会消失。
1、你能用分子观点来解释下列事实?
⑴湿衣服能晾干。
⑶打开香水瓶盖后,整个教室会变香。
⑷盛酒精、汽油的瓶子为什么要塞紧瓶塞?
2、水、水蒸气、冰都是由______构成的;蔗糖是由_______构成的。不同的物质是由_______的分子构成的。
水分子
蔗糖分子
不同
3、物质的分子间有 ,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的 ,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
4、从市场买回来的咸鱼太咸,有人说只要把咸鱼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就会淡些。你认为可能吗? ,这一做法的根据是什么? 。
间隙
间隙大
间隙小
可以
盐向水中扩散
5、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离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A、气态 B、液态
C、固态 D、视具体物质判断
A
D
6、物质在三态(固、液、气)变化(如碘晶体变为碘蒸气)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
A、分子本身 B、分子大小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间的距离
D
7、判断题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 )
(2)物质能有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 )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温度升高时分子的运动加快,分子的距离也一定增大。 ( )
(4)由分子构成了一切物质。 ( )


×
×
8、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这说明冰中水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水中水分子的空隙要____。

9.物质在三态(固、液、气)变化(如碘晶体变为碘蒸气)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A、分子本身 B、分子大小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间的距离
D
10、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肉眼看得见的物体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C、在光学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分子和细胞
D、自然界里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