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6节 物质的酸碱性[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第6节 物质的酸碱性[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9-21 20: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4章 第6节 物质的酸碱性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有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说出典型的强酸和生活中常见的弱酸性物质;确认强酸具有腐蚀性。说出典型的强碱和生活中常见的弱碱性物质;确认某些碱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2.会用石蕊试液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知道物质酸碱性强弱可用pH值的高低来表示,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教学安排:本节建议1课时
教学难点和重点:学生对物质酸碱性的测定的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
食醋、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氢氧化钠(S)、氢氧化钾(S)、氢氧化钙(S)、烧杯1只、试管3支、玻璃棒2根、白纸2张、火柴1盒、表面皿1个、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有油污的烧杯
学生分组:
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菠萝汁、醋、自来水、洗洁精、牙膏、汽水、胃舒平药片的浸出液、洗发液、校园里的土壤浸出液、茶水、试管4支、玻璃棒2根、表面皿1个、餐巾纸、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
教学过程设计:
从已学物质的一个性质——溶解性,过渡到物质的另一个性质——酸碱性。从身边熟悉的水果引入:青苹果、柠檬汁、没有熟的桔子,这些常见水果的味道引入酸性物质→引到课题:物质的酸碱性
一.酸性物质
提问:除了常见的水果外,你立即会想到的酸性物质是什么?
演示实验:取一瓶食醋,倒一点在烧杯中。闻一闻,它的气味。
学生演示,发现问题后,教师纠正学生错误。提问:为什么要轻轻扇动呢? 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刺激。
得出结论:食醋有酸味。它是一种酸溶液,具有酸性。
教师向学生演示三大强酸:
盐酸、硫酸、硝酸,观察颜色、状态。
提问:该如何闻气味呢?
推广:闻任何一种气味时,都必须用手轻轻扇动。
实验: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溶液、浓硝酸溶液,在白纸上写字,纸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再用玻璃棒戳纸的不同位置,看哪些地方容易被戳破?(教师完成,因有一定的危险性)
说明:浓硫酸具有强的腐蚀性。
更明显的实验: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划在火柴梗上,看现象。(多媒体投影)
用浓硫酸做实验时应该注意:一定要先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先后顺序不能对调,否则皮肤会被烫伤。(可补充实验,浓硫酸和水产生大量的热。)
不知道大家能否猜一下,我们人体中哪个器官里有盐酸?——胃。
过渡实验:让每个学生倒一些洗涤剂在手上,有什么感觉?——有些滑。
生活经验:冬天,用洗衣粉洗过的手容易开裂。
二.碱性物质
教师向学生演示两大强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观察颜色、状态。
生活中,纯碱、洗涤剂、肥皂都为弱碱性物质。
生活经历:家里洗碗只用自来水,不能把碗洗干净;但在水中加点洗涤剂,就可以把碗洗的很干净。
学生演示:用湿布去擦有油污的烧杯,观察现象,用湿布浸一下烧碱溶液再擦,有何现象?注意:烧碱是种强碱,也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不要直接接触它们。
建议:P150的实验,可作为回家作业完成。
小结:某些碱性物质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可以作为洗涤剂。
介绍:氢氧化钙在农村就经常作为土壤的改良剂。(根据实际情况,可作为补充介绍)
前面讲了酸性物质、碱性物质,那么如何来判断呢? 学生讨论回答。
三.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方案一:
学生分组:取四支试管,分别盛入①稀硫酸、②稀盐酸和③氢氧化钠、④氢氧化钾溶液。然后在4支试管内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并记录石蕊试液在4种溶液中呈现的颜色。
要求:两人一组,第一位同学做①②,第二位同学记录:然后第二位同学做③④,第一位同学记录。
方案二:(此方案更能体现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师演示: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稀硫酸溶液。学生观察现象。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是稀硫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学生讨论,提出实验方案,然后实验,得出结论。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的实验,由学生完成,并观察记录。
结论: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知道了物质的酸碱性还不够,要进一步知道其酸碱性的强弱。例如:土地的盐碱化使土地碱性增强;一般的雨水具有微弱的 酸性,但有些地方由于工业废气的过量排放,雨水酸性过强,形成酸雨,造成公害。为了了解和控制物质的酸碱性的强弱,我们需要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土地的盐碱化(如图1);被酸雨伤害的树木(如图2);污染的江河水等等。(可展示图片,进一步说明)
图1:土地的盐碱化 图2.酸雨对森林的破坏
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如图3)用pH试纸的方法比较粗略,精确的测试可使用一种称为酸度计的仪器。(如图4)
图3: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 图4:酸度计
使用方法: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根据pH便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注意:用过的玻璃棒要再次使用的话,先要用蒸馏水冲洗。)
图示:酸碱性强弱 pH试纸 不同颜色 对照 pH
pH的范围:0——14
教师演示后,学生分组完成P152的实验,测出pH并判断酸碱性。
序号 物质 pH 序号 物质 pH
1 菠萝汁 1 汽水
2 醋 2 胃舒平药片
3 自来水 3 洗发水
4 洗洁精 4 校园里的土壤
5 牙膏 5 茶水
学生两人一组完成pH的测定,然后把酸碱性进行排序。
酸性较强 酸性较弱 中性 碱性较弱 碱性较强
然后得出以下结论:
pH=7,中性;
pH<7,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
pH>7,碱性,数值越大,碱性越强。
0 7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阅读P153,我们身边物质的pH,回答几个问题:
1. 为什么肥皂一般是碱性的?
2. 为什么一般在吃海鲜的时候要加醋?
课堂小结:
酸性物质 强酸:具有腐蚀性 酸碱性 酸碱性强弱
物质的 弱酸性物质
酸碱性 强碱
碱性物质 弱碱性物质 去污能力 石蕊试液 pH试纸
课堂反馈:
完成P153的练习1和2
补充练习3.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物质酸碱性强弱与环境问题,要求在课外查找资料,写成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在下次课堂上交流。
《物质的酸碱性》教学建议
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体会认识过程,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体验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初步掌握测定的方法和过程。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注意抓住学生的思维亮点,及时的给予肯定;在探究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课前调查:
班级: 姓名: 调查日期:
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物质是酸的?
关于浓硫酸,你又知道哪些呢?
在家里,你洗过衣服吗?用肥皂或洗衣粉后,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你知道酸雨吗?它有什么危害能例举一两给事例吗?
背景资料
1.石蕊试液和石蕊试纸的介绍
石蕊试液和石蕊试纸是英国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偶然中发现的。
  波义耳(1627年~1691年)多才多艺,兴趣泛,除了物理、化学以外,他还涉猎哲学、医学生理学、植物学等科学领域。工作之余,他的最大嗜好就是养花。在他父亲去世以后,他用父亲留下的钱建立了一个实验室。又在实验室旁边修了一个花园。对波义耳来说,倘佯于花海之中,思考科学问题,探索自然之谜,是他人生最大的乐趣。由于他的爱花,便产生了他与紫罗兰的故事。
那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一位花匠走过波义耳的书房,将一篮深紫色的紫罗兰摆在屋角里。波义耳随手拿了一束花走过实验室。实验室里,他的助手正在吃力地举着盛满盐酸的大罐子准备往外侧。波义耳顺手把紫罗兰放到桌子上,腾出手给助手帮忙。浓盐酸淡黄色的气体沿着瓶体溢出口外。向桌面四处弥漫。紫罗兰在酸雾中微微冒烟。波义耳怕花受蚀,赶紧把紫罗兰浸到盛满清水的大烧杯里。过了一会儿,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只见艳丽的紫罗兰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引起了彼义耳的极大兴趣。
  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喜出望外地跑到自己的书房,抓起陈设在书房里的所有鲜花,火速跑回实验室。尽管波义耳非常喜爱鲜花,但为了进一步探明这一奇妙的现象,他忍痛割爱,和助手一起把硫酸、硝酸等各种酸分别倒入一个烧瓶,再加水稀释,然后把一朵朵鲜花依次放人每个烧瓶中。结果,每朵深紫色的花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先是架上一层淡红色,一会儿就全变成了红色。波义耳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的酸都能使紫色的花变红;反之,可用紫色的花来判断某种液体是否属于酸性。
  这时,波义耳又想到,城是否也能使紫色的花变红呢?波义耳接着进行实验。他搜集了各种树木、花草的果实。枝叶、根。用水和酒精分别浸制。然后,把没液滴进酸或碱中。他发现。许多植物的浸液都改变了颜色。最有意思的是石蕊,酸能使它的紫色浸液变红,碱又可以使它变蓝。于是,波义耳利用这个原理;将纸放入石蕊溶液浸透,取出后晾干,制成石蕊试纸,用以简便地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化学实验中的指示剂就这样诞生了。
  波义耳的这项重大发明是在1646年前后做出的,它的生命力是如此长久,直到几百年后的今天,石蕊试液和试纸仍在广泛地应用着。
2.酸度计简介
酸度计是一种在线(也可实验室用)测量仪器,由双高阻输入知智能仪表和pH传感器两部分组成(如照片所示)。它既适用于不接地的试液的pH的测定,又适用于接地的试液,如工业生产中反应斧内溶液pH的原位监测;江河水和污水处理池中水的pH原位监测等。因此,它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都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原理:pH指示电极、参比电极、第三电极(地电极)、温度传感器和被测试液组成测量电池。指示电极的电位随被测溶液的pH值变化而变化,而参比电极的电位不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符合能斯特方程中电位E与离子活度之间的关系。第三电极用来克服共模电压干扰和地电流的干扰。仪器设置了稳定的定位调节器和斜率调节器。前者是用来抵消测量电池的起始电位,使仪器的示值与溶液的实际pH值相等;而后者通过调节放大器的灵敏度使pH值整量化;由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自动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