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第4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第4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2-14 16:5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班级: 学号: 姓名:
第一节 食物与营养
1、食物中的七大营养素
2、食物储藏(化学能),以(光合作用)方式转化取得,在人体内是通过有机物氧化释放能量的。
3、水: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尿素等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4、无机盐:
5、糖类的作用:(1).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2).人体细胞的一种组成成分。
6、蛋白质:(1)、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 以上;
(2)、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
(3)、 蛋白质也提供能量。
7、脂肪: (1)、构成人体组织;
(2)、是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主要物质;
(3)、调节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
8、膳食纤维:主要由纤维素组成,是一类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
(1)、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
(2)、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
(3)、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
(4)、对脂肪的吸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9、维生素: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不同维生素所起的作用不同。除(维生素D) 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内都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简记歌谣:夜盲A、脚气B、坏血C、佝偻D。
10、平衡膳食:食物种类尽量多些、数量适当、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合理,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相对平衡。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
2、
3、牙齿的损坏——龋齿:1、微生物把糖转为酸;2、酸腐蚀牙釉质和牙本质。
4、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上腹部。
5、小 肠:小肠盘曲在腹腔中,是消化与吸收最主要的器官。
6、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有何作用?
答: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得小肠内表面积增加了约600倍,可达到200米2,从而使小肠大幅度地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7、小肠绒毛壁由一层很薄的上皮细胞构成,分布着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何作用?
答: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8、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1).肝脏细胞能够分泌胆汁,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2)、.具有解毒的作用。
9、
10、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消化)。
11、消化类型: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12、
13、消化终产物:淀粉——葡萄糖 脂肪——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氨基酸
第三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1、
3、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
4、血浆功能:具有运载血细胞的作用;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
5、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有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血红蛋白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血红蛋白又容易与氧分离。
6、贫血: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减少
7、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种类多: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
白细胞功能:吞噬病菌;抗传染免疫,对人体起保护作用。
8、白细胞数目减少:血液病变(如白血病)
白细胞数目增多:有炎症
9、白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血小板功能:有加速血液凝固和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
10、人体内的血细胞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衰老、死亡和再生。(红骨髓)担负着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11、
12、
13、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需的时间为(心动周期)。
14、
15、
16、高血压与低血压。高血压:收缩压经常超过18千帕(140 mmHg)或舒张压经常超过12千帕(90 mmHg)
低血压:收缩压经常低于12千帕(90 mmHg)
17、血液的成份:
18、血型
19、输血原则:(1)输血时,原则上应输同型血。
(2)不得已要进行异型血输血时,必须先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供血者的红细胞上凝集原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是否会发生凝集作用)
(3)根据上述原则,O型血可输给A型、B型和AB型等血型的人。还应少而慢。
第四节 能量的获得
1、呼吸作用:生物体内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吸入O2 、呼出CO2)的过程。
3、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的过程。
4、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主要形式)、无氧呼吸。
5、有氧呼吸: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6、无氧呼吸:细胞在无O2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实例:①人的肌肉暂时缺氧状况。
②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
③微生物的无氧呼吸被称为发酵。
7、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呼吸方式和呼吸器官,如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气管,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青蛙的呼吸器官是肺及皮肤,鸟类的肺与特殊的气囊相通。
第五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1、人体细胞代谢终产物:尿素、尿酸、无机盐、CO2、H2O等
2、
3、泌尿系统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5、尿的形成:当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一个个微小的“过滤器”—肾单位进行工作,形成尿液。
6、 血浆的成分:血细胞、葡萄糖、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尿酸
原尿的成分: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尿酸
尿液的成分:水、无机盐、尿素、尿酸
7、新陈代谢是人和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8、
9、生物的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按同化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