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我的文件存哪里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我的文件存哪里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电子工业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14 17:2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的文件存哪里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安徽省小学信息技术第3册第1课的内容,主要介绍 从打开磁盘和文件夹窗口开始,使用不同的文件查看方式查看文件,理解缩略图和详细方式的特点及其适用性,通过在电脑中搜索文件,体验快速获取信息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 已经掌握鼠标的常用操作,了解如何播放声音,查看图片等方法,通过图标认识几种常见的文件类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及其关系; (2)了解文件的类型、大小、修改日期等属性; (3)理解窗口中文件的查看方式,排列顺序; (4)使用Windows?XP系统的搜索功能搜索文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件进行分类的实际操作,理解信息资源分类的基本理念,并运用这种理念,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身体验,逐步养成良好 的信息管理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文件的概念及其关系。 (2)了解文件的类型、大小、修改日期等属性; (3)理解窗口中文件的查看方式,排列顺序; (4)使用Windows?XP系统的搜索功能搜索文件。 2、教学难点 (1)了解文件的概念及其关系; (2)认识常见的文件类型。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策略 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自主探究 寻找目标→小组合作 探寻奥秘→利用搜索 助我寻宝→归纳整理 小结知识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素材发放到学生机的D盘中。 学生准备: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如鼠标的单击、双击等操作。 教学环境:带有电子教室的网络机房 八、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 师:播放一首“大家一起喜羊羊.mp3”歌曲,引出动画片的话题。老师和学生一起交流,平时都喜欢看哪些动画片。并告诉学生给他们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由此引出下一个环节。 (二)自主探究 寻找目标 师:课件出示礼物存放的位置:“我的电脑”→“本地磁盘(D:)”→“我的资料”,比一比谁能快速的找到它。 生:根据提示,自主探究来寻找并打开“我的资料”文件夹。 师:要求学生汇报其寻找的过程 要求:要一边操作,一边解说。 生:汇报寻找“我的资料”文件夹的过程。 师问:这个文件夹中都有些什么? 生:图片、声音、文档 师问:你是如何判断他们的类型的。 生:根据图标来认识的。 师问:电脑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文件的类型呢?和学生一起认识文件名的组成。(基本名.扩展名)扩展名代表了文件的类型。 介绍几种常见的文件类型。 图像 声音 文档 视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文件和文件夹是什么关系?(举例:文具与文具盒的关系)
生:文件装在文件夹里。 (三)小组合作 探寻奥秘 师演示:单击“查看”→“详细信息”,介绍四种查看方式。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寻一下每一种查看方式的特点。 生:小组分工合作,了解每一种查看方式的优点。 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小结每一种查看方式的优点。21教育网
名称 大小 类型 修改时间 A→Z?Z→A? 小→大 大→小 文件大小的单位有B(字节)、KB(千字节)、MB(兆字节)和GB(吉字节)等。他们的换算关系是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同一类型的文件排列在一起 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排列。 【设计意图】各种排列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把大家的发现集中在一起,从而达到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任务的目的。 师问: 1、只记得有个文件以字母G开头的,我们应该哪种查看方式来进行排列? 2、只记得有一个文件的大小为163>???>138,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查看方式来进行排列。 3、只记得文件的类型为“.gif?”,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查看方式来进行排列。 4、只记得文件的日期为2010年8月24日,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查看方式来进行排列。 生:根据提问回答老师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认识到各种查看方式的优点,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四)利用搜索 助我寻宝 同学们今天表现非常棒,我给同学们带来了第二份神秘的礼物,他的文件名是:“lw.gif”。不过我忘记把他放在哪里了,大家能帮我找找吗?为了感谢大家,我们大家介绍一个搜索助理,看一看谁最先找到它。 生:利用搜索助理寻找“lw.gif” 师生:共同演示搜索的过程。 (五)归纳整理 小结知识 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的知识,请同学们说一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生:理解文件大小、搜索文件、改变文件的查看方式 师:了解了文件的基本类型。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是却涵盖了很多的知识点。比如文件的大小,文件名的组成、文件与文件夹的关系、搜索文件、文件的查看方式等等。如何将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串联,确实让人费了一番心思。在课的导入上,通过一首“大家一起喜羊羊”,引入新课,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查找指定文件夹,并通过查看命令了解“缩略图”的用途。为了突破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安排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了解“详细信息”中各种查看方式的特点,并进行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时不时的把文件大小、文件与文件夹的关系穿插其中,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根据问题来体验各种查看方式的优点。最后通过让学生搜索“lw.gif”, 4? 完成课的教学,并通过“lw.gif”中的“你真棒”达到对学生鼓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