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长江之歌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长江之歌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4 20:41:40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长江之歌 1“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1.学习目标
2.走近作者
3.写作背景
4.字词精讲
5.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6.课文解读
7.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8.课文结构
9.课文主旨
10.课堂拓展
11.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12.当堂检测
13.课后作业布置1.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难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胡宏伟:
(1953~),辽宁省沈阳市人。他是一个写“主旋律”的作家,他非常擅长写大主题的歌。
主要作品:《光荣啊!中国共青团》《长江之歌》,大型歌剧《羽娘》等。《长江之歌》是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1983年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发出《征集<话说长江>主题音乐歌词的启事》。短短3个月,4000多首应征作品便从各地飞来。胡宏伟的歌词成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首。这首歌词被填入原曲,在《话说长江》音乐会上由歌唱家演唱之后,立即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荡涤( )   灌溉( )
左右结构:涤、溉dígài丰采:
气概:
依恋:
荡涤:
磅礴:
哺育:
美好的风度神采。本课指长江健美而奔放的风姿。
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指正直、豪迈的)。
留恋;舍不得离开。
洗涤。本课指冲洗、清除。
(气势)盛大。
①喂养;②比喻培养。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作者为什么要赞美长江?依恋长江?
串珠问题:
1.诗中歌颂了长江怎样的美?
2.诗歌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怎样的感情?第一节:主要从地理特点和作用的角度描写长江,歌颂她一泻千里、热情奔放的风姿和滋润两岸的母亲情怀。这部分侧重写实。
第二节:主要从时空的角度描写长江,赋予长江一种象征意义——永远充满青春活力,永远向前发展。这部分侧重抒情。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什么?展现了长江怎样的景象?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长江的发源地、流向和气势。展现了长江一泻千里和奔流不息的壮观景象。第二人称增强了亲切感。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这句话第一次在诗中出现,直接抒发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从“远古”和“未来”两个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从“远古”和“未来”两个词中,我们能感受到长江的历史悠久和永远奔腾不息的气势。可以看出长江的确是“无穷的源泉”。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土地。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推动着新时代的发展。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这句话第二次在诗中出现,更加深情地赞颂长江,使人在感受长江伟大的同时,有一种强烈的历史沧桑感。这句在诗中反复出现,是作者情感的升华。阅读方法解密:理解反复修辞概念: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效果:增强语气或语势,表达强烈情感,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答题模式:作者运用反复手法,……在文中反复出现,表达了……的感情。拓展:
你知道哪些与长江有关的诗词名句?请写一写。(两至三例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作者为什么要赞美长江?依恋长江?
作者赞美长江,因为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从古至今起着巨大的作用;作者依恋长江,因为长江哺育各族儿女不图回报的精神恰如母亲对儿女博大无私的爱。
1.诗中歌颂了长江怎样的美?
诗中歌颂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气势恢宏之美。
2.诗歌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怎样的感情?
诗歌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的真挚感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长江之歌巨浪——荡涤着尘埃
涛声——回荡在天外
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描绘
风采展示
力量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春潮——丰采
惊涛——气概
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本文是一首抒情诗,将长江作为一个抒情的对象,赞美了她的宏伟壮观,歌颂了她对祖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以及时代的发展进步所作的巨大贡献,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依恋和赞美之情。阅读方法解密:概括主旨的方法抓中心词法:概括主旨的方法有多种,本课适合用抓中心词法。紧扣“赞美”“依恋”等中心词,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贡献巨大等方面理解诗歌饱含的深刻含义,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对长江的依恋、赞美之情。长江三日 (节选)
刘白羽
  十一月十八日
  在信中,我这样叙说:“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我在海洋上远航过,我在天空上飞行过,但在我们的母亲河流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威力所吸摄了。”
  朦胧中听见广播到奉节。停泊时天已微明。起来看了一下,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启碇(dìng)续行,我到休息室里来,只见前边两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面,已进入瞿塘峡了。江随壁转,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其余天空各处还是云海茫茫。瞿塘峡口上,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kuí zhōu)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滪(yàn yù)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滪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准峡口。万水奔腾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个粉碎。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不过,瞿塘峡中,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xuán wō)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白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远远前方,无数层峦叠嶂(céng luán dié zhàng)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绛紫(jiàng zǐ)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fěi cuì)。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阳之中。
  抬头望处,已到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刚从远处看到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隽秀(jùn xiù)婀娜(ē nuó),人们告诉我这就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它仿佛在招呼上游来的客人说:“你看,这就是巫山巫峡了。”“江津”号紧贴山脚,进入峡口。红通通的阳光恰在此时射进玻璃厅中,照在我的脸上。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几只木船从下游上来,帆篷给阳光照的像透明的白色羽翼,山峡却越来越狭,前面两山对峙(zhì),看去连一扇大门那么宽也没有,而门外,完全是白雾。
  八点五十分,满船人,都在仰头观望。我也跑到甲板上来,看到万仞高峰之巅,有一细石耸立如一人对江而望,那就是充满神奇缥缈(piāo miǎo)传说的美女峰了。据说一个渔人在江中打鱼,突遇狂风暴雨,船覆灭顶,他的妻子抱了小孩从峰顶眺望,盼他回来,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他终未回来,而她却依然不顾晨昏,不顾风雨,站在那儿等候着他,至今还在那儿等着呢!……
  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两岸山势奇绝,连绵不断,巫山十二峰,各峰有各峰的姿态,人们给它们以很高的美的评价和命名,显然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草坂(bǎn),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岩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峡急江陡,江面布满大大小小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丛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关于长江的谚语】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略。略。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着奔腾不息的气概和永葆青春的活力,她能“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她能“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岂不是“无穷的源泉”?她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她能“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岂不是“有母亲的情怀”?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当然值得“赞美”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当然使人“依恋”了。这集中体现了作者赞美长江、依恋长江的思想感情。123一、自然地理情况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北麓,格拉丹冬雪山西南侧。江源为沱沱河,干流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区),横跨我国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在上海汇入东海。长江全长6300余千米,为我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75%。长江流域形状呈东西长、南北短的狭长形,其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3二、长江三峡 
三峡是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0余千米。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的瑰宝,古往今来,闪烁着迷人的光彩。长江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荡涤(dí tiáo) 磅礴(báng páng)
哺育(bǔ pǔ) 尘埃(āi ái)
惊涛(jīng jīn) 情怀(qíng qīn)﹒﹒﹒﹒﹒﹒√√√√√√二、将下列能够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健美的 臂膀
磅礴的 情怀
纯洁的 清流
母亲的 源泉
甘甜的 力量
无穷的 乳汁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从青藏高原各拉丹冬雪山开始,长江经过6380千米的里程、5400多米的___________,一路_________几十条大河,从西到东____________,成为孕育伟大民族的生命之河。让母亲河_______________地流淌下来,是我们每个人的神圣责任。跌宕汇集横贯中国生生不息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你从_______________,春潮_______________;你向_________________,惊涛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______,哺育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________,挽起_______________。
2.你从___________________,巨浪_________________;你向_______________,涛声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_______,灌溉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_______,推动________________。雪山走来是你的风采东海奔去是你的气概甘甜的乳汁各族儿女健美的臂膀高山大海远古走来荡涤着尘埃未来奔去回荡在天外纯洁的清流花的国土磅礴的力量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