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北师大版6.5《0×5=?》课件(28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三年级上北师大版6.5《0×5=?》课件(28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2-14 20:52:42

文档简介

5 0×5=?
一课时
教学内容
0×5=?(教材第60~61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题能力。
3.培养学生审题要认真、计算要正确、检查要仔细、书写要工整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特殊的数0参与的计算,有信心学好吗?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探究规律。
师:0×5=?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首先要明白0×5表示5个0是多少,因为0表示一个也没有,所以不管是多少个0相加,结果都是0。
生2:还可以根据规律思考。
3×5=15  2×5=10  1×5=5
一个乘数是5,另一个乘数依次减少1,积就相应地依次减少5,所以0×5=0。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0乘任何数都得0。
2.一个乘数的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道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240×2。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算法。
? 我们可以用竖式进行笔算,用一位数2去乘三位数240每一位上的数字,从个位乘起:2×0还得0,积的个位上写0;2×4得8,积的十位上写8;2×2得4,积的百位上写4,得到480,如下所示:
2
4
0
×
2
4
8
0
? 我们在列竖式时,还可以把2与240十位上的4对齐,24×2=48,然后把个位上的0移下来,写在积的个位上,得到480,如下所示:
2
4
0
×
2

4
8
0
师:你觉得哪种算法更好?为什么?
生:第二种算法更简便,只要别忘记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的0就好。
师:你能用这样的方法计算130×5吗?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订正:
130×5=650
1
3
0
×
1
5
6
5
0
3.一个乘数的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师:你能尝试自己计算203×3和208×7的结果吗?
学生自己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 用3去乘203每一位上的数字,从个位算起,3×3=9,在积的个位上写9;3×0=0,在积的十位上写0;3×2=6,在积的百位上写6,结果就是609,如下所示:
2
0
3
×
3
6
0
9
? 用7去乘208每一位上的数字,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2
0
8
×
5
7
1
4
5
6
4.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师:自己完成下面的计算,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最下面的题)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经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已经知道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对于与0有关的加法计算,我们可以结合0的意义进行思考:0表示一个也没有,那么任何数与0相加,实际是什么也没加,所以任何数与0相加,结果还是原来的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探究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计算,掌握与0有关的乘法的计算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总结交流。
板书设计
0×5=?
0乘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原来的数。
2
4
0
×
2

4
8
0
教学反思
1.课堂教学的设计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适当调整教材,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情境,使学生合作交流,这样才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增添浓厚的兴趣。
2.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学重、难点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讨论、解决,使课堂充满生机。学生自己探讨过的问题,对其结论才会有深刻的理解。
3.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此出发,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找规律”“乘法的意义”等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探索,从而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课件28张PPT。 0×5=?(建议一课时完成)
六 乘法BS 三年级上册 课后作业探索新知当堂检测课堂小结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下列算式: 4 3 2 8 3 20乘任何数都得0。240×2=130×5=203×3=208×7=240×2480480130×55016650203×3096609208×75615414560126000781.填一填。
(1)0×4这道算式写成加法算式是:
(  )+(  )+(  )+(  )=(  ),所以0×4=(  )。
(2)因为0+0+0+0+0+0=0,所以(  )×(  )=0。
(3)0乘任何数都得(  ),0加任何数都得(    )。0这个数本身000600002.在 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4 0=0    
0 3=0
0 7=0
7 7=0×?×× 309
× 4
3.填一填。
个位:4×9=(  ),向十位进(  ),在个位写(  )。
十位:4×(  )+(  )=(  ),在十位写(  )。
百位:4×(  )=(  ),向千位进(  ),在百位写(  )。
千位:直接写(  )。
036363333121214.用竖式计算。
105×4=     804×5=
420 4020 竖式略5.填一填。
计算:250×3=(  )
简便算法:
7 5 0 5 7 0 7506.用竖式计算。
420×6=    500×6=
308×3= 803×5=
2520 3000 竖式略92440157.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600乘5,积的末尾有两个0。 (  )
(2)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乘数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
一定有0。 (  )
(3)7个108相加的和等于108的7倍。 (   )
(4)150的6倍是9000。 (  )
××× √归纳总结:在计算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时,乘数中间的0和一位数相乘时,要在积的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1.举例说一说为什么0乘任何数都得0。2.用竖式算一算。640×2=302×5=105×3=205×4=12801510315820604×2=320×5=150×3=250×4=1208160045010003.小狗送信。(1)小狗从邮局出发给狐狸送信,往返至少需要走多少米?
(2)小狗先给狐狸送信,再给松鼠送信,然后回到邮局,至少需要走多少米?105×6 600 105×6 600
105×6 600 105×6 6004.在 里填上“>”“<”或“=”。><<=5.三年级同学在科普活动日收集标本的情况如下表。种类班级(1)三(1)班收集了多少个植物标本?
(2)三年级共收集了多少个昆虫标本?8.下面的计算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 ) 改正: 106
× 7
7042 742 450
× 8
360 ×( ) 改正:3600×竖式略辨析:乘数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出错。作 业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

1、深入理解算理
2、解决倍数问题
3、解决读书问题9.选一选。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一定有0
B.0和任何数相加、相乘都得0
C.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末尾有一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一个0
(2) 40×3的积是三位数,方框里最大能填(  )。
A.2    B.3    C.1
CA10.服装厂上季度生产童装405件,生产成人服装的数量是童装的4倍,生产成人服装多少件?405×4=1620(件) 
答:生产成人服装1620件。11.一张电脑桌408元,一台电脑的价格是一张电脑桌的6倍,笑笑家买回一台这样的电脑和一张这样的电脑桌,共用去多少元?408×6=2448(元)
2448+408=2856(元) 
答:共用去2856元。12.小红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35页。
(1)一个星期能看多少页?
(2)这本书有280页,一个星期后还剩多少页没看?再看两天能看完这本书吗?
35×7=245(页) 
答:一个星期能看245页。280-35×7=35(页)
答:一个星期后还剩35页没看,再看两天能看完这本书。13.三(1)班阳光体育活动情况如下表:
(1)四个小组跳绳一共跳了多少下?
(2)第一小组拍球拍了多少下?
357-89×3=90(下)
答:第一小组拍球拍了90下。305×3+311=1226(下)
答:四个小组跳绳一共跳了1226下。14.刘阿姨家到单位有508米,为了为环保出一份力,她每天坚持步行,每天在家和单位之间往返两次,一共要走多少米?
508×4=2032(米) 
答:一共要走2032米。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