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颜色[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光和颜色[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2-23 12:56:00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四节 光和颜色
教学目标
1、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哪些是光源
2、理解光传播和声音传播的区别:光在同一种透明物体中沿直线传播。
3、记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
4、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
5、知道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在同一种物体中光以直线传播,并能解释某些现象
难点:太阳光的组成;透明物体与不透明物体颜色的成因
教学建议
1.这是一节集现象、规律于一身的课,什么是光源、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有多快、阳光下树萌中的圆形光斑是怎么样形成的用一课时;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物体的颜色用一课时;
2.第一节课以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为核心、,力图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光的直线传播规
利用“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解决实际问题”的五段教学程序
什么是光源?
  正在发光的物体叫
做光源。
常见的光源有:太阳、
萤火虫、篝火和火把、
油灯、燃烧的蜡烛、
亮的电灯、激光等
光的传播路线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物质中传播能拐弯吗?
有时能,有时不能
  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
况,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
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直线
叫光线。
什么是光线?
点光源
太阳光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一、小孔成像(实验)
---针孔眼镜
二、影子的形成
三、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四、隧道掘进机的工作
  原理(激光准直)
1、光的直线传播
(2)小孔成像
(1)影子的生成
探究:阳光下的树荫中的圆形光斑成因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假设(1):可能是因为透光的孔近似圆形,从而使影子的边缘近似为圆形。如果透光的孔为非圆形,那么形成的光斑也就是非圆形?
假设(2):可能是与透光的孔的大小有关,与它们的形状无关? 3、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证据:
(1)、让太阳光通过纸片上的各种不同形状的小孔(三角形、方形、菱形、梯形等),观察所有的像
(2)、让太阳光通过纸片上各种不同形状的大孔(三角形、方形、菱形、梯形等),观察所有的像
(3)、让太阳光通过一大一小的三角形纸片,观察所有的像。
4、得出结论和解释:
5、用白炽灯代替太阳做光源:
假设(3):可能跟光源的形状有关,因为光源的形状为圆形,从而影子的形状为圆形?
2、色散现象与颜色
1666年, 国的物理学家 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发散以后的光线在靠近三棱镜的顶点的是 光,。把温度计放在可见光以外,温度计也会上升,这是 的热效应,它还可用于遥控器。把胶卷放在可见光以外,胶卷也会感光,这是 ,它可以用来 和鉴别 。
1、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它相同颜色的色光。其他跟物体颜色 的色光被吸收。
2、透明的物体只透过与它相同颜色的色光 。
3、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
4、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没有光进入观察者的眼睛。所以是黑色的 。
在暗室,绿光照在红纸上,我们看到红纸的颜色为 戴兰色眼镜的人看白纸是 色的。
彩色电视机的图像是有 、 、 、“三原色”混合而成的。三者混合成 色。而颜料的三原色是 、 、 这三种不同的颜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能混合调出各种颜色。
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跟它被反射的色光的颜色 ,吸收跟物体颜色 的色光。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跟它的能透过 的颜色 。在暗室,绿光照在红纸上,我们看到红纸的颜色为 戴兰色眼镜的人看白纸是 色的。
夏天吃刨冰的时候,你可以亲眼看到冰是如何转变成雪的。刨冰机的刨刀在一大决冰上迅速地旋转,削出一大堆白花花的冰屑。用一玻璃杯盛上,再浇上彩色的果汁,可真漂亮。 透明的东西变成碎屑都会呈现白色。你注意过拍击在岸边的浪花了吗!
在研钵里把玻璃研成碎屑也是白色的。 从透明到白色不透明的转变是光线耍的把戏。原来细小的透明冰屑有许许多多的棱角。光线在每一个棱角上发生折射,大部分的光线不能顺利地透过去,有的光线经过曲折的路径又回到人的眼睛中,所以看上去是白色。浴室的门窗上装的毛玻璃或压光玻璃不透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把雪装在一个大口玻璃瓶里,少倒一点水,这点水并不能够把雪融化,但是能把雪花内冰屑之间的空隙填满。这时倏,雪就由白色转变成透明的。
为什么洞口看上去老是那么黑的呢?
原来,光线进入洞口以后,它总是从一个面被反射到另一个面,每反射一次就被吸收掉一点。经过多次反射后,光线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光线只要射进洞口内,就很难再跑出来。 你不妨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眼睛的瞳孔,它就是眼球接纳光线的“洞口”。它为什么看起来总是黝黑的,现在你该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