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第三单元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期末复习备考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第三单元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期末复习备考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9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2-15 11:2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2018学年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学案
第三单元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溶解的过程及乳化现象
知识归档
1.溶液
定  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
特  征: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组  成:________和________。
分  类:一定属于________物。
注  意:(1)溶液不一定无色;(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1)固体、气体溶于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2)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3)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无论水的量是多少,水都是溶剂。
注  意:一种溶液中只有一种溶剂,而溶质则可以有多种。
2.物质溶解时伴随能量变化
变  化:大多数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有明显的变化。溶解放热的物质有________;溶解吸热的物质有________。2-1-c-n-j-y
3.乳化现象
定  义:一种液体以细小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________、比较稳定的混合物的现象。
举  例:衣服上沾上油污,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是乳化现象。
注  意:衣服上沾上油污,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是乳化现象;用汽油洗,则是溶解的原理。
                
基础题
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硝酸钾 C.食盐 D.花生油
2.(郴州中考)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
C.豆浆、牛奶都是溶液
D.溶液都是无色的
3.(大连中考)下列溶液中,溶剂是酒精的是( )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碘酒 D.氯化钠溶液
4.沾有油渍的衣物放入洗衣机中,加入水和洗涤剂,搅拌搓洗,最终除去油污的理由是( )
A.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乳化
B.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聚集,上浮分层
C.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分散,稳定地乳化在水中
D.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密度增大,下沉分层
5.(常德中考)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A.蔗糖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
6.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
7.(张家界中考)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溶液,合格的生理盐水是无色透明的。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其理由是溶液具有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用下列常见物质来完成以下各题:(填序号)
①植物油   ②氢氧化钠固体
③氯化钠固体 ④硝酸铵固体
(1)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________;
(2)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的是________;
(3)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
中档题
9.“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
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性 ⑤稳定性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10.(聊城中考)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冰块 B.蔗糖 C.干冰 D.酒精
11.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碘 碘 碘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12.(重庆A卷)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无色透明
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混合物
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13.(青岛中考)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过滤后即变成纯水
B.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鉴别
C.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D.洗洁精洗涤油污时发生了乳化作用
14.汽油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这是由于汽油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________油污,形成________。加了洗涤剂的水也能洗去油污,这是由于洗涤剂能________油污,形成乳浊液,两者去污的原理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版权所有:21教育】
15.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氢氧化钠固体
B.硝酸铵固体
C.氯化钠固体
(1)U形管中的水左低右高,则放入小试管中的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U形管中的水左高右低,则放入小试管中的物质是________;
(3)U形管中的液面没有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
16.(青海中考)碘是紫黑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将2~3小粒碘放入小烧杯中,加入20 mL汽油,振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的表示碘分子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的分布示意图(汽油分子没有画出),你认为________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实验突破
17.(北京中考)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知识归档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定  义:(1)饱和溶液:在________温度下,在________的溶剂里,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________温度下,在________的溶剂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  拨:通过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剩余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质可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溶液饱和与不饱和必须要强调“三个指明”,指明“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和“某种溶质”。2·1·c·n·j·y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增加溶剂、减少溶液、改变温度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液、减少溶剂、改变温度
说  明:对于任何固体溶质来讲,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最可靠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将其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增加溶剂。
                
基础题
1.通常要使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
A.加入溶质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2.将25 ℃时的一杯饱和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降温 B.倒出一部分
C.加硝酸钾 D.加水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不饱和溶液一定比饱和溶液稀
D.食盐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4.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5.(威海中考)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
6.(陕西改编)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各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是指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再溶解物质的溶液
B.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该温度下该物质浓度最大的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液质量变大
D.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8.在25 ℃时,向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氯化钠固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固体不能溶解 B.氯化钠固体能溶解
C.溶液的质量是101 g D.溶剂的质量不变
9.用“不变”“增加”或“减少”填空。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
(1)加入少量NaCl后,溶液的质量________;
(2)若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________,溶液的质量________;
(3)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________,溶液的质量________。
中档题
10.(怀化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
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
11.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12.室温时,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做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溶质质量相同 B.溶液质量相同
C.均为不饱和溶液 D.溶剂质量相同
13.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4.20 ℃时,取甲、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丙、丁四种物质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情况如下表(温度保持在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中所含溶质最多的为丙
C.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丁
D.升高温度后,甲中溶解的固体一定减少
15.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下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21教育网
(1)从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2)0.9%的医用生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盐水可归于上图中________(填“Ⅰ”“Ⅱ”“Ⅲ”或“Ⅳ”)区域;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台州中考)利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测量一定质量大颗粒食盐晶体的体积,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不考虑杂质对实验的影响)。【来源: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小柯提出,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后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放入,观察液面的变化来测量食盐的体积,但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讨论后提出,只要将量筒内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只能利用图中的仪器和药品),实验就能取得成功,该液体是____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溶解的过程及乳化现象
知识归档
1.均一 稳定 均一 稳定 溶质 溶剂 混合 2.氢氧化钠 硝酸铵 3.不易分层
基础题
1.D 2.B 3.C 4.C 5.C 6.C 7.不会 稳定性 8.(1)④ (2)② (3)③
中档题
9.B 10.A 11.C 12.B 13.A 14.溶解 溶液 乳化 不同 15.(1)A (2)B (3)C 16.碘溶解在汽油中 甲21·cn·jy·com
实验突破
17.(1)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2)说明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第2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知识归档
1.一定 一定量 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一定 一定量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基础题
1.A 2.D 3.A 4.A 5.B 6.D 7.B 8.A 9.(1)不变 (2)不变 增加 (3)减少 减少
中档题
10.C 11.C 12.A 13.C ( http: / / www.21cnjy.com ) 14.B 15.(1)饱和溶液既可以是浓溶液也可以是稀溶液 (2)Ⅲ 加氯化钠或蒸发水分 16.(1)食盐易溶于水 (2)饱和食盐水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