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第六单元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期末复习备考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第六单元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期末复习备考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2-16 09:0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2018学年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学案
第六单元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1课时 灭火的原理
知识归档
1.燃烧的概念与条件
概  念:可燃物与________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
条  件:(1)物质具有________;(2)可燃物与充足________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注  意:着火点指的是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原  理: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方  法:(1)降低________;(2)隔绝________;(3)移走________。
说  明: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灭火只需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
                
基础题
1.(重庆中考)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的作用是( )21*cnjy*com
A.补充氧气
B.增加可燃物
C.升高铁丝的着火点
D.升高铁丝的温度
2.(南京中考)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3.(青岛中考)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4.“釜底抽薪”成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C.移除可燃物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5.(枣庄中考)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6.将下列灭火时采取措施的原理填在横线上。
(1)森林着火后铲出一条隔离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里煤气起火时,应先关闭阀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厨房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尘土盖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扇子扇灭燃着的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化学知识常常可以用来解释历史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大军,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的大败而逃。用燃烧的三个条件回答:
(1)曹军的木船是________;“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使火烧得更旺。
中档题
8.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木材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越扇越旺——供给燃烧所需的氧气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
9.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 ℃,下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Q点 B.N点 C.P点 D.M点
10.(郴州中考)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11.(鄂州中考)如图将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支燃着蜡烛的火焰处,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B.清除了可燃物
C.降低了着火点 D.隔绝了氧气
12.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档案材料着火,可用液体二氧化碳扑灭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
13.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已知:白磷的着火点约为40 ℃,红磷的着火点约为240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燃烧的是_____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21教育网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14.(广东中考)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①和②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③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熄灭锅里的火,还造成图④的后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________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2015年我国发生了多起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火灾现场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_______。www-2-1-cnjy-com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 L M N P
熔点/℃ -117 3 550 44 -259
沸点/℃ 78 4 827 257 -253
着火点/℃ 510 370 40 580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500 ℃。利用上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代号)。
第2课时 促进燃烧的方法 爆炸
知识管理
1.促进燃烧的方法
乙炔燃烧:(1)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燃烧产物:常用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当氧气充足时,燃料充分燃烧生成________,当氧气不足时,燃料不充分燃烧,生成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说  明:一氧化碳中毒属于化学变化,一氧化碳的毒性属于化学性质。
3.爆炸
概  念:可燃性的气体或易燃物的粉 ( http: / / www.21cnjy.com )尘在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时,在____________内遇________,就会发生爆炸。【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注  意:爆炸并不一定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如轮胎爆炸,锅炉爆炸。
                
基础题
1.供家用煤炉燃烧的煤制成蜂窝状,这是为了( )
A.增加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B.使煤燃烧的热量不易散失
C.增加煤与O2的接触面积
D.延缓煤的燃烧时间,节约能源
2.(永州中考)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氮气 B.氢气 C.液化石油气 D.天然气
3.(攀枝花中考)为防止面粉加工厂爆炸,应张贴的标志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4.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5.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温度
6.(东营改编)“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1cnjy.com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C.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
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7.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 ( http: / / www.21cnjy.com )矿井内,都写有“________”字样,这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________的危险。
中档题
8.(威海中考)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有火焰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9.(黑龙江中考)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
A.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B.减少酸雨的形成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减少氧气的消耗
10.(莱芜中考)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11.(南京中考)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12.(临沂中考)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到煤窑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13.(锦州中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是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1)下列做法无助于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使用节能灯泡
B.加大石油进口,减少国内原油开采
C.用秸秆制秸秆燃气
D.大力开发利用风能,替代化石燃料
(2)氢气是洁净的高能燃料,为保证安全,点燃 ( http: / / www.21cnjy.com )氢气前应该______________,请写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阶段,我国的能源仍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以化石燃料为主。为防止煤自燃,煤场将大煤堆分散成若干个小煤堆,这样做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许多家庭以天然气为燃料,当发现燃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赶紧打开换气扇
B.关闭气源阀门
C.打开门窗通风
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
14.在成都市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________(填“高”或“低”);汽油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鞭炮 B.瓶装饮料 C.书刊杂志 D.酒精
实验突破
15.取一只纸杯,在底部开一小孔,倒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实验桌上(倒置时纸杯下垫木条使纸杯的下边缘一端稍稍抬起),用纸团堵住小孔,先收集满氢气后,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长木条在小孔处点燃氢气。实验过程如图所示: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请写出B中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用理化知识解释C中纸杯被高高掀起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1课时 灭火的原理
知识归档
1.氧气 发光 发热 氧化反应 可燃性 氧气 着火点
2.温度 氧气 可燃物
基础题
1.D 2.A 3.D 4.C 5.A ( http: / / www.21cnjy.com ) 6.(1)隔离可燃物 (2)隔离可燃物 (3)隔绝空气 (4)隔绝空气 (5)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7.(1)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2)空气(或氧气)
中档题
8.A 9.A 10.B 11.A 12.B 13.(1)a B (2)P2O5
14.(1)①(阻断)隔离可燃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油滴飞溅出来与空气充分接触 盖上锅盖(或加大量青菜) 15.(1)可燃物 (2)降低温度 (3)①不合理 ②M N21*cnjy*com
第2课时 促进燃烧的方法 爆炸
知识归档
1.产生黑烟,火焰呈黄红色,放热 火焰呈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色,放热 2C2H2+5O24CO2+2H2O 增大氧气的浓度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3.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有限的空间 明火【来源:21cnj*y.co*m】
基础题
1.C 2.A 3.B 4.D 5.D 6.C 7.严禁烟火 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 爆炸
中档题
8.D 9.A 10.B 11.A  ( http: / / www.21cnjy.com )12.A 13.(1)B (2)检验氢气的纯度 2H2+O22H2O (3)及时散发热量,使温度达不到煤的着火点,从而破坏燃烧的条件 BC 14.(1)低 2C8H18+25O216CO2+18H2O (2)隔绝空气 (3)AD【版权所有:21教育】
实验突破
15.(1)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2)在有限空间内(或杯内),氢气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在点燃条件下急剧)燃烧(或2H2+O22H2O),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或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或温度升高,杯内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或内部气体压强)的作用下],纸杯被高高掀起(其他答案合理也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