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北师大版5做家务课件(23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二年级上北师大版5做家务课件(23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2-15 05:45:43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 做家务(建议一课时完成)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BS 二年级上册 课后作业探索新知2的乘法口诀课堂小结当堂检测探究点 2的乘法口诀81012141618+2+2+2+2+2+2+2+2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1双 有几根?2双呢?…...1×2=22×2=42×3=6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2×4=8二四得八2×5=10二五一十2×6=12二六十二2×7=14二七十四2×8=16二八十六2×9=18二九十八你能编出2的乘法口诀吗?想一想,怎样记住2的乘法口诀?小试牛刀1.看图填一填。6810121416182.连一连。归纳总结:2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2,积的个位是2,4,6,8,0。小试牛刀1.画一画。2. 1,2,…,9分别与2相乘,在得到的数上画圈。3.说一说,做一做。略。4.610 35 121420181615 40 8 455. 先在图上圈一圈,再数一数,说一说。略。易错辨析3.比一比,算一算。辨析:没有分清运算符号,导致计算错误。11128914161018(1)熟练运用2的乘法口诀计算
(2)运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4.填一填。681012141618205.算一算。
2×9=   7×2=   2×4=
5×2= 2×6= 8×2=
2×2= 3×2= 1×2=181481012164626.看图列式计算。
(1)一共有多少只?


× = (  )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7 14 只 或7×2=14(只) 二七十四(2)一共有多少个橘子?


× = (  )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2 12 个 或2×6=12(个)二六十二7.一排座位坐6人还空2个座位,如果把两排座位全坐满,可以坐多少人?6+2=8(人) 2×8=16(人)
或8×2=16(人)
答:可以坐16人。 Thank you! 做家务
教学内容:
做家务。(教材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2的乘法口诀。
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现在跟老师做一个对口令的练习,好吗?
师生进行对口令练习,复习5的乘法口诀。
师:谁能说说“二五一十”这句口诀是怎样得来的?能写出哪几道算式?
学生回忆后回答。
师:老师想知道,同学们在家帮助家长做过家务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做家务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口令复习5的乘法口诀,加深学生对口诀含义的理解,同时为继续学习乘法口诀做准备。】
1.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
师:你们摆过筷子吗?拿出我们的学具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并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表格。
学生自己摆筷子,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汇报表格填写情况。
师:结合自己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1双筷子有2根,所以每增加1双筷子其实就是增加了2根。
·从表格中我们能看出,筷子的根数是连续加2。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具的实际操作,探索筷子的“双”数与筷子的“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把探索的结果填入表格中,为编制2的乘法口诀做准备。】
2.编口诀。
师:如果我们摆1双筷子,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能结合5的乘法口诀编出口诀吗?
生:1双筷子就是1个2,乘法算式是1×2=2,口诀应该是“一二得二”。
师:你是怎么想到“一二得二”呢?
生:1×5=5的口诀是“一五得五”,那么我想1×2=2的口诀就应该是“一二得二”。
师:说得不错,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分工合作,继续写出有关2的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写乘法算式,编口诀;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汇报交流,共同总结2的乘法口诀。
3.记口诀。
师:想一想,怎样记住2的乘法口诀呢?
生1:后一句口诀中的结果总比前一句多2。
生2:知道了“二五一十”,再加一个2,就知道了“二六十二”。
【设计意图:2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如何编制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学生可以尝试自己编出2的乘法口诀,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类推能力。通过交流记忆口诀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探索方法的多样化,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师:同学们学会了2的乘法口诀,谁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下呢?
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强化记忆效果。
教学反思: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了亲切、自然、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能力。
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直观向抽象过渡,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自主学习、归纳整理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