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老师》课件(2课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我最好的老师》课件(2课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4 23:10:22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测验(   )
编造(   )   
痕迹(   )
真伪(   )   
似乎(   )
糊弄(   )







biān

wěi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
(2)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
(3)非常相信,一点也不怀疑。(     )
(4)十分有趣,很有风趣。(     )
侃侃而谈
目瞪口呆
深信不疑
饶有趣味
3.选词填空。(用“√”标出正确的词语)
(1)爸爸口才极好,不管面对多少人,都能(侃侃而谈 信口开河)。
(2)怀特森先生似乎根本不(理会 理解)我们的心情。
(3)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创造 编造)出来的。
(4)那节科学课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教育)。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老师的鼓励,大家的信心坚强了许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不应该得分。
增强
一堂生物课的启示
每当林巧稚回忆起她中小学时期的生活,总要称道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去独立思考。比如上地理课时,老师就把大家带到海边,在海滩上做地形的沙盘,大家边玩边做兴趣盎然,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而且深深地印在脑子里,经久不忘。
林巧稚从小对生物课就有很大兴趣。有一次,老师上生物课时,问道:“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林巧稚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又问道:“树叶是什么形状的?”
不少同学答道:“是椭圆形的。”
生物老师胸有成竹,并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下结论,而是把他们带上山去,采集各种树叶标本。采集回来,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大家重新回答前面两个问题,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锯齿形的,针状的,扇形的……什么样的都有。
~~~~~~~~~~~~~~~~~~~~~~~~~~~~~~~~~~~~~~~~~~~~~~~~~~~~~~~~~~~~~~~~~~~~~~~~~~~~~~~~~~~~~~~~~~~~~~~~~~~~~~~~~~~~~~~~~~
一堂生物课结束了,林巧稚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一种人生的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像“树叶是绿的”那么简单,因而自己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得在实践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1.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老师带同学们到山上采集各种树叶标本后,同学们对树叶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你认真读短文,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画线的句子是文章的总起句,总领全文。概括叙述了林巧稚对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去独立思考的称道,为下文作了铺垫。
3.文章通过哪几件事来称赞老师注重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后,你领悟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识事物要联系实际,不能一味依靠书本,不能人云亦云。
(1)地理老师带同学们到海边,在海滩上做地形的沙盘。(2)生物老师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带同学们到山上采集各种树叶标本。
一、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编造(biān)
破绽(zhàn)
B.强调(qiánɡ)
驳倒(bǒ)
C.糊弄(hù)
颅骨(shuò)
D.挑战(tiāo)
痕迹(hén)








A
二、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目(  )口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信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终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而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力睁大。
怀疑。
好处。
丰富,多。
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三、选词填空。
教育  教训
1.我们要不断地从错误中吸取( 
 )。
2.教师的责任是( 
 )下一代,使之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教训
教育
四、按要求写句子。
1.怀特森先生告诉我们,当时他让我们传看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改成直接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动物不能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
这种动物绝种了。(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怀特森先生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
这种动物因为不能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所以绝种了。
一、怀特森的方法
1.解词。
出人意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
2.读句,判断。
“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这里“出人意料的举动”包括哪些?
(1)怀特森讲的“猫猬兽”是他故意编造出来的,是错误的信息。( 
 )
(2)怀特森讲的东西自相矛盾,“猫猬兽”从来没有存在过,他却让我们传看猫猬兽的头盖骨。(  
)
(3)我们按他讲的内容来做随堂测验,竟然都是错的。( 
 )



3.选择:怀特森为什么要用独特的方法来教我们,是希望我们怎么做?( 
 )
A.希望我们都认真听讲,因为老师讲的才是正确的知识。
B.希望我们自己学习,根本不用听讲,因为老师讲的都是错误的知识。
C.希望我们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具有怀疑的能力。
C
二、我们的变化
1.我们的“冒险”。
判断,这里的“冒险”是指什么?
(1)我们不知道测验题的难易程度,生怕不能得到好的成绩。( 
 )
(2)我们要进行有危险的课外活动,要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 
 )
(3)我们要接受老师的挑战,对老师的“论点”进行思考、论证,以判断正确与否。( 
 )

×
×
2.“我们”在怀特森课堂上的明显变化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课文中概括出相关的内容,说明怀特森老师独特方法的好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再只是听讲、做笔记,而是要思考、判断真伪,并提出疑问。
课堂更有趣味,更刺激。
逐渐增长了见识,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我们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共37张PPT)
我最好的老师
21
课题解读:
老师尊称为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从题目“我最好的老师”
可见怀特森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
1.学习目标
2.字词精讲
3.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4.课文解读
5.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
6.课文结构
7.课文主旨
8.课堂拓展
9.当堂检测
10.课后作业布置
1.正确读记“编造、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出人意料”等词语。(重点)
2.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重点)
3.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难点)
真伪(
)
糊(
)弄
侃侃(
)而谈
wěi

kǎn


shì(似的)
sì(似乎 好似)
qiáng(强调 强烈)
qiǎng(勉强 强迫)
jiàng(倔强)
独特:
绝种:
真伪:
破绽:
独有的;特别的。本文中指怀特森老师的教学方法很特别。
某种生物因不能适应新环境等而逐渐稀少,终于灭绝,例如恐龙。本文中指老师说“猫猬兽”这种动物在进化中因为不能适应环境变化而灭绝了。
真假。本文中指辨清事物的真假。
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本文中指怀特森老师话语中的漏洞。
权威:
糊弄:
出人意料:
侃侃而谈:
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或指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本文中指某一领域中最有威望的人或最有威望的言语、规则。
欺骗,蒙混。本文中指怀特森老师故意欺骗学生。
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本文中指怀特森老师的举动常常超出“我们”的意料。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本文中指怀特森老师在讲台上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讲“猫猬兽”的知识。
目瞪口呆:
深信不疑:
想方设法:
饶有趣味:
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本文形容试卷发下来之后“我”因吃惊而发愣的样子。
非常相信,一点也不怀疑。本文中指学生对怀特森老师的话一点儿也不怀疑。
想尽各种办法。本文中指怀特森老师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接受他的挑战。
十分有趣,很有风趣。本文中指“我们”探究的过程非常有趣味。
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都形容“说话多”。
“侃侃而谈”是褒义词,侧重说话态度的从容不迫。“夸夸其谈”是贬义词,侧重形容说话的内容浮夸,不切实际。
1.班会课上,大队长引古论今,侃侃而谈,令大家羡慕不已。
2.他整天东奔西跑,到处指手画脚,夸夸其谈。
目瞪口呆  
瞠目结舌
都有“形容受惊愣住的样子”的意思。
“目瞪口呆”侧重于人受惊后的神情;“瞠目结舌”还用于描述受窘之后的状态。
1.他听到这个消息,惊得目瞪口呆,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2.这个小姑娘的一个问题问得大家瞠目结舌。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为什么说怀特森老师是“我”最好的老师?
串珠问题:
1.作者通过一件什么事来说明怀特森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2.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3.怀特森老师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怀特森老师一次出人意料的教学过程,以及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是怎样上科学课的。
第二部分(第7、8自然段)怀特森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深远,使“我们”终身受益。
怀特森先生是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这是一个总起句,概括地介绍了怀特森老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为下文写测试结果——所有同学都得了零分做了铺垫。
阅读方法解密:品析总起句
概念:在一篇文章或在一段话中,可以概括这篇文章或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意思的句子,一般出现在文章或一段话的首句。
作用:总领全文,在某个段落中概括整段的主要内容。
判断方法:在段首起总领作用,位置只能在段首。
答题模式:这句话是总起句,概括地叙述了(或介绍了)……的内容。在文中(或段中)起总领全文(全段)的作用。
运用: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
1题。
怀特森先生似乎根本不理会我们的心情。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wěi)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这是课文的中心句。是怀特森老师通过这堂关于“猫猬兽”的课,想要告诉学生的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轻信老师和专家的说法,要敢于怀疑。
同时,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从这句话中你感悟到什么?
这是怀特森老师的最终目的,让“我们”学会积极思考,敢于提出疑问。
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
为什么“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
这里的“冒险”是指科学课上富有挑战性的紧张刺激的学习过程,学生要时刻动脑对事物进行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判断,要有怀疑,也要有实证,学习成了一个真实的复杂的认识过程。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们”已经受到了怀特森老师的影响。
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是怀特森老师特意创造的,也就是在科学课上不断质疑,不断思考,不断论证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那就是要善于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怀疑的精神。
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书本”“权威”代表的是什么?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书本”“权威”代表的是已有的、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知识。句子中的两个“不要迷信”强调的是一种怀疑的精神,强调要通过独立的思考去获取知识。
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方法介绍给一位朋友。他听后吓坏了,说:“他怎么能够这样来糊[hù]弄你们呢?”我立刻看着那位朋友的眼睛,并告诉他:“不,你的看法错了。”
从我的反驳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的态度和语气,说明“我”非常认同怀特森老师的做法,表达出“我”对怀特森老师的感激和赞扬。
为什么说怀特森老师是“我”最好的老师?
因为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有个性、教学方法独特、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的老师;他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和怀疑的能力;怀特森老师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让“我”敬重和称赞。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怀特森老师是“我”最好的老师。
1.作者通过一件什么事来说明怀特森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作者具体描写了怀特森老师一次出人意料的教学过程。第一天上课,怀特森老师给“我们”讲授“猫猬兽”这种动物,“我们”根据课堂笔记做的随堂测验竟然都得了零分。原来怀特森老师讲的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编造的,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并具有怀疑的能力。
2.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的真正用意是告诉“我们”: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具有科学的怀疑精神。
3.怀特森老师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怀特森老师对“我们”的影响:(1)使我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2)使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3)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难忘的一课
我最好的老师
理解
试卷零分→吃惊 
解释理由→气愤
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
大胆怀疑
  
  
   
“冒险”的每一课
饶有趣味 
充满刺激
明白道理 终身受益→感激、赞扬
本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赞扬了怀特森先生有个性,教学方法独特,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怀疑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怀特森先生的感激和赞扬。
一个美丽的错误




上一个论坛,读到网友发的一个帖子,感动莫名。




那帖子的大概内容是:一次数学考试,毛毛有一道题做错了,老师在旁边扣了1分。还有一道连线题,左边竖列的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竖列的是“1吨”“2公斤”“3克”。毛毛在“一块砖”和“3克”之间连了道线。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上要求学生写一段话,这段话是不计分的。毛毛的那段话里有这样的句子:“我爸爸是个挑砖工。我希望所有的砖头不要太重,每块砖
只有3克就好了。我爸爸太累了。我爸爸太辛苦了。我爱我的爸爸!”老师用红笔在旁边加了1分,还写了一段话:“爱心加1分。你得了满分——爱心满分。祝贺你!”




爱心满分!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毛毛呢?天真,孝顺,联想丰富……一个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怜惜与挚爱。那么,又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位老师呢?耐心,智慧,善解人意……一个多么可敬的老师,是她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天堂,是她为孩子的爱心增添了光明的亮度。学生故意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老师也跟着存心“错误”了下去,一道连线对接起来的,也许是两颗同样纤细质朴的善良的心……







我不禁想起了一个让我鼻子发酸的故事:一个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让学生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一篇作文。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阿爹还没走(当地人称人死为“走”)的时候就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当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听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作文刚好一页,字歪歪斜斜的。那一页,老师没有给分,只是打了个大大的红叉。
   接着,我将自己想成了这个“怪”孩子的老师。当我看到这篇作文,会不会感动呢?说实在的,此时此刻,我真的也
想像毛毛的老师那样犯一个美丽的错误,在这篇作文上画一个红红的勾,倾心聆听一次孤儿寡母的爱与哀愁,轻轻地抚摸一下失去父亲的孩子的创痕,拓宽一个孤寂孩童爱的出口。



《圣经》里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
   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
   孟子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
   而我想说的是,我爱那个在艰难的生活夹缝中仍懂得感恩的孩子,我爱那个在无邪的心灵前深深凝视的老师,我喜欢那个美丽的错误……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经学理窟》张载)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尽心下》)
【中国最早的教育专著】
《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教育、教学专著。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一、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打“√”。
测验(cè
zé)
颅骨(lú
nú)
痕迹(jì
jī)
破绽(dìng
zhàn)
真伪(wěi
wèi)
编造(biān
piān)












二、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tiāo(

hú(

tiǎo(

hù(



糊弄
挑剔
挑衅
糊涂
三、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举动

)的信息

)的教训

)的名字

)的道理

)的方法
奇怪
异常
惊人
深刻
巧妙
重要
四、选词填空。
教育
教训
教诲
1.那节科学课给了我一种终身收益的(
)。
2.妈妈经常(
)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3.王老师的(
)将永远伴随着我的人生之路。
教诲
教训
教育
五、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特森先生是老师。(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一面侃侃而谈,一面让我们传看一个颅骨。(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平时不爱说话的他,今天却和同学们看看而谈,着实让人感到意外。
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不应该得分。
怀特森先生是一位教学方法独特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