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15 09:4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标要求 学习重难点西晋的建立(重)八王之乱(难)北方游牧民族
的内迁(重、难) 学习目标 ※掌握:西晋建立史实(时间、建立者、都城)
※了解:西晋的治国政策
※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
※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说出内迁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分析: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
※认识:国家分裂、政权林立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特点
认真读,仔细找,随时标注和思考!!第一章
三国归晋 —— 西晋统一三国实力比较表三国后期,魏、蜀、吴的实力发生了怎样变化?魏吴魏263年266年280年完成统一西


一三国尽归司马氏火眼金睛 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蜀、吴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吴。曹丕死后,司马家族控制了魏国军政大权,265年,司马懿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东晋。都城在建业。281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蜀 266 司马炎 西晋 洛阳 280 拓展归纳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王朝?秦朝西晋 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 tà )。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了“钱”的同义词。材料研读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结合课本及材料分析,西晋采取什么样的治国政策?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唯利是图
享乐之风盛行第二章
皇室内战 —— 八王之乱 帝为人戆( gàng ),时天下荒馑,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
——《晋书 惠帝纪》材料一材料二依据材料一,说一说,西晋实行什么制度?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统治造成什么危害?原因1、宗室诸王,即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2、晋惠帝昏庸无能八王之乱 时间 目的 经过 影响晋惠帝在位时期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在洛阳一带展开,混战16年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1、西晋从此衰落,
加速了西晋的灭亡2、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西晋统一280年316年 316年,匈奴人灭掉西晋 戎狄强犷,历古为患。魏初人寡,西北诸郡皆
为戎居。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 这些少数民族一直“服从”西晋的统治吗?原因西晋为什么会短命而亡?统治集团奢侈腐化(根本)八王之乱
耗竭了西晋的国力内迁的少数民族
起兵反晋第三章
胡风内渐 —— 五胡内迁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写照。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鲜卑匈奴羌(qiāng)氐(dī)羯(jié) 鲜卑晋西五胡五胡内迁的路线:
?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分布在蒙古高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到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的交往中
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灭亡后,北方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前秦是哪个民族于何时建立的?
谁领导前秦走向富强,并统一了北方?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其他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魏

吴西晋统治腐败八王之乱五胡内迁十六国前秦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