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科利亚的木匣(课件+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 科利亚的木匣(课件+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5 15:37:49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匣”(xiá),形声字。“匚”为形旁,代表盛东西的容器,“甲”(jiǎ)是声旁。本义是匣子,一般呈方形,大的叫箱,小的叫匣。文中的小男孩与匣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1.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3.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难点) 点击
听朗读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木匣 小手锯 台阶xiá jù jiē 匣 锯 阶xiá jùjiē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课文通过叙述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说明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无论什么事,都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结构:左右组词:挖掘 挖坑造句:爸爸挖坑,我和妈妈栽树苗。音序:W 部首:扌书写指导:“乙”起笔偏左,弯钩要丰满圆润。挖wā书写指导:左右基本等宽,右部两“土”略分。结构:左右组词:皮鞋 鞋子造句:爸爸送我一双冰鞋作为生日礼物。音序:X 部首:革鞋xié书写指导:“父”撇、捺要伸展;“斤”对正上部。结构:上下组词:斧子 斧头造句:这把斧头已经生锈了。音序:F 部首:斤斧fǔ书写指导:“钅”横手笔对齐,提较短,给“居”让位。结构:左右组词:锯子 电锯造句:爷爷用锯子锯木头。音序:J 部首:钅锯jù书写指导:下面撇起笔在扁“口”中间略斜,竖弯钩丰满。结构:上下组词:免费 免税
造句:天冷了,我们要多穿衣服,免得着凉。音序:M 部首:刀免miǎn书写指导:“尸”要写得扁长;“至”末横稍长。结构:半包围组词:房屋 屋顶造句:屋里真暖和。音序:W 部首:尸屋wū书写指导:右部“人”捺要有力,顿出笔锋。结构:左右组词:抢劫 抢夺造句:我一不小心,手中的骨头被狗抢走了。音序:Q 部首:扌抢qiǎnɡ书写指导:右部的“亻”的竖稍长些,右部四横间距均匀。结构:左右音序:N 部首:隹造句:事情已经过去了,你就不要难过了。组词:难受 难过难nán书写指导:左右互相穿插迎让,“刀”的撇伸展。结构:左右组词:当初 初衷造句:这件事我们当初不是说好了吗?音序:C 部首:衤初chū书写指导:“宀”宜宽,托上盖下。结构:上下组词:管用 管事造句:你的老办法不管用了。音序:G 部首:?管guǎn书写指导:左右穿插迎上,右部捺要有力。结构:左右组词:敌人 敌对造句:解放军消灭了全部的敌人。音序:D 部首:攵敌dí书写指导:“阝”横折弯钩宜小偏上,“人”撇、捺舒展盖下。结构:左右组词:台阶 阶层造句:今天我上台阶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音序:J 部首:阝阶jiē书写指导:右部宜紧凑,“重”第二笔横要长。结构:左右组词:懂事 懂得造句: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音序:D 部首:忄懂dǒnɡ埋数便量躲避:
难过:故意离开或躲藏起来,使人看不见。?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造句:螳螂藏在树叶中,为了躲避鸟儿的捕食。
伤心;不痛快。本课指科利亚一家回到家乡,看到屋里的东西被法西斯抢走了,心里很难受。
造句:小明很难过,因为他测试考的不理想。管事:
有效;起作用。 本课指小伙伴们笑科利亚的算术没有用。
造句:老师的这个办法管事。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为了躲避战争,科利亚一家要搬走,临走前妈妈和科利亚分别埋下了箱子和木匣。
第二部分(第5-12自然段)写四年后,妈妈顺利地挖出了自己埋的箱子;科利亚开始没挖到木匣,经过认真思考,改变了步数,挖出了木匣。
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写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启发,懂得了周围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的道理。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标出。
难过(nán nàn) 随便(pián biàn)  木匣(jiá xiá)
免得(miǎn tù) 抢走(qiānɡ qiǎnɡ) 数一数(shǔ sh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拼音写词语。
dí rén dǒnɡ de dānɡ chū fánɡ wū敌 人懂 得当 初房 屋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德国法西斯快打到他们的村子了,
(    )科利亚决定把木匣埋起来。
(2)今天我(    )找到了匣子,(    )懂得
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
渐变大。
(3)(    )当初我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
(    )不好找了。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就4.按要求写句子。
(1)木匣被科利亚埋进了坑里。 (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利亚把木匣埋进了坑里。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课件33张PPT。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科利亚和木匣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串珠问题:
1.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
2.他是怎样埋木匣的?
3.四年后,科利亚是怎样找到并挖出木匣的?
4.科利亚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听录音回顾课文战争开始的时候,科利亚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他从家门口向前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这句话交代了什么?这段话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及科利亚的数数水平,为后文埋下伏笔。阅读方法解密:判断伏笔的方法概念:指文章中,在前文为后文所做的提示或暗示,是谋篇布局上的技巧。
效果: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感到突兀、疑惑。
判断方法:从形式来看,伏笔一般言语不多,有隐含性,不注意看看不出来;从运用来看,伏笔与下文承的“点”有一段距离,甚至是文首与文尾。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从这三个动词中你体会到什么?“盖、踩、撒”一连贯的三个动作写出了科利亚埋木匣的小心翼翼,说明他十分珍爱匣子里的物品。从中可以看出科利亚是一个细心、聪明的孩子。阅读方法解密:品析动作描写概念: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的描写。它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答题模式: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人)的……特点(感情或性格)。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lì)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力量、声响、光影变幻、艺术享受四个方面写出了安塞腰鼓的舞姿使人叹为观止。这展示出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之四——变幻的舞姿。科利亚说:“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前一句是反问句,用反问的语气强调敌人不会挖走木匣。“这里面一定有原因”说明科利亚是一个不随声附和,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见的人。突然他笑起来,对小伙伴们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liánɡ)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从科里亚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通过对科利亚的语言描写,交代了找不到木匣的根本原因:自己的步子比四年前大了一倍,应该量五步,而不是十步。从中可以看出科利亚是一个勤于思考、聪明的孩子。“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这个感叹句形象地写出了科利亚想出原因后的兴奋和自豪。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核心问题:科利亚学着妈妈埋箱子的方式走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四年后,妈妈找到并挖出了箱子,科利亚走了十步,却没有挖到木匣。面对小伙伴们的嘲笑,他没有灰心,也没有放弃,而是认真思考、分析,终于明白了挖不到木匣的原因:步子比原来大了一倍,应该量五步。科利亚通过动脑筋思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木匣。科利亚和木匣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1.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为了躲避战争,科利亚一家要搬走,有些东西不能带走,科利亚学着妈妈把心爱的东西放在木匣里埋了起来。串珠问题:2.他是怎样埋木匣的? 他从家门口向前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坑挖好了,他把木匣放进坑里。放好了木匣后,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3.四年后,科利亚是怎样找到并挖出木匣的?科利亚走了十步,没有挖到木匣。通过认真思考、分析,终于明白了挖不到木匣的原因:步子比原来大了一倍,应该量五步。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一会儿,果然找到了木匣。4.科利亚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自己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都在起着变化。科利亚的木匣埋受启发:妈妈:三十步第一次:十步 没挖到第二次:五步 挖到一切都在变科利亚:十步善于思考妈妈:三十步挖科利亚:课文通过叙述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说明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无论什么事,都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一件小事
鲁迅
我从乡下跑进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不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叫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老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是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一路走着,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九二〇年七月。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陆游)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李清照)
【名联】岳阳楼大门两侧的是赞颂范仲淹的名联,清
代嘉庆年间进士陈大纲撰:“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
忧乐到心头”。
【中国古代四大盛世】汉代文景盛世、唐代开元盛世、
明代永宣盛世、清代康乾盛世。1.课文时我很受启发,我要多读几遍。这篇课文层次分明、叙述清楚。朗读时,注意埋木匣、挖木匣以及得到启示的过程中科利亚的情感变化。如第11自然段要读出科利亚对挖木匣失败的困惑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后高兴的心情。第13自然段要读出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得到感悟时高兴、自豪的心情。2.科利亚是怎么找到木匣的?从这件事中他懂得了什么道理?我们来交流交流。(1)科利亚从妈妈的箱子没有丢,断定自己的木匣也没有丢。通过思考,科利亚明白了,经过四年的时间,自己已经长大了,步子也变大了。最后科利亚断定从门口到埋木匣的地方只需要走五步。他按照自己的推测去做,找到了木匣。
(2)科利亚从埋木匣、挖木匣的过程中,明白了周围的一切都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道理。3.我要把课文最后一段抄下来。抄写课文时,要注意格式,不要写错别字,标点符号要写正确,还要注意边抄写边体会这段话的意思。         一、用横线画出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他们在那儿住了差( chā chà )不多四年。
2.科利亚只会数( shǔ shù )到十,就量( liànɡ 
liánɡ )了十步。
3.科利亚在上面撒( sā sǎ )了一层细沙。
二、把错别字用横线标出来,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遇到南题,我们要多动脑筋。(   )
2.经过半年努力,她出步掌握了电脑操作技术。(   )
3.这种感冒药挺官用。(   )
4.态度马虎,是他学习的大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初管敌三、读拼音,写词语。
bīng xié fǔ zi jù zi
qiǎng zǒu dāng chū tái jiē         冰 鞋斧 子锯 子抢 走当 初台 阶
四、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意思,在括号里画“√” 。
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A.周围的一切没有起变化。(  )
B.周围的一切不都是在起变化。(  )
C.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