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机械运动(2)[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机械运动(2)[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4-05 12: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机械运动(2)
1、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明确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 确认速度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叙述速度的意义,写出速度的单位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能够利用运动速度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能够对速度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
4. 能够说出平均速度的作用,会使用简单的器材测量平均速度,能够利用平均速度公式计算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2、 重点难点:
1、学会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速度的涵义和计算
3、 教学过程
[思考] 1.运动会上,怎样确定运动员跑步的快慢程度?
——通过相等的的路程,利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2.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确定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远,速度越大
一、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 比较相同的时间内,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的长、短
2. 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两个物体所用的时间的长短
[实例] 在“森林运动会”中龟兔进行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相同
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跑得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的长短 确定最先到达的乌龟跑得快。科学中用 速度 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这是定性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思考:这两种方法存在着什么缺陷?
想一想:如何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测量哪些数据?用什么测量工具?
提问:你认为可以只用运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吗?为什么?
你认为可以只用通过路程的长短来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吗?为什么?
问:怎样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师可启发学生回答: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的情况下,1秒内通过的路程多的物体运动得快。
二、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1、涵义 :速度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可定量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概念: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叫速度。
3、公式:
速度=
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 V=S/t
(1) 若路程单位取米,时间单位取秒,则由速度公式可推出速度单位为“米/秒”( 国际单位).
(2) 单位符号“m/s”读作“米每秒”
(3) “1米/秒”的意义:物体在1秒内通过路程为1米。
(4) 常用单位:“千米/时” 符号“km/h” 读作“千米每时”
(5) 换算:1米/秒=3.6千米/小时
3、6×1000米
3、6千米/时= =1米/秒
3600秒
(6) 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近似值):
人走路:1.3米/秒= 千米/小时
自行车:5米/秒 = 千米/小时
汽车高速公路上行驶: 120千米/小时 = 米/秒
悬浮列车:432千米/小时= 米/秒
喷气式民航客机:594千米/小时= 米/秒
猎豹: 28米/秒 = 千米/小时
蜗牛爬行: 1.5x10-3米/秒 = 千米/小时
(6) 认识速度计
4..计算
一架飞机在2h内飞行了 1400km,它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每时 合多少米每秒?
计算要求 (1) 写”解”, 列出已知条件,求什么
(2) 已知条件单位要统一, 米对应秒, 千米对应小时, 保留分数形式.
(3) 列公式, 带数据 (注意单位紧随其后)
(4) 得出结果 (数据+单位) 结果四舍五入
(5) 答
三 平均速度
讨论:用速度公式能够精确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吗?
师:虽然无法用一个速度值来描述物体在不同时刻运动的快慢,但可以利用公式得知一段时间内或一段路程上运动的平均快慢,由公式v=s/t 算出来的速度称为平均速度。严格说来,任何一个平均速度总是对应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离开了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平均速度就失去意义。
例题 陈明在乘长途汽车旅行时,注意观察平直公路边的里程碑,并把对应的时刻记录了下来,数据如下:
里程碑数 10千米 20千米 30千米 40千米
观察时刻 6点45分 7点 7点20分 7点40分
请问(1) 汽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为什么
(2) 汽车在后20千米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小结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两种方法, 速度的意义. 概念. 公式. 单位. 计算, 平均速度
作业
授后记
时间
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