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机械运动[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4-19 16: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机械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 了解机械运动的分类
(2)能力目标
1、在选择参照物时,能选择使研究问题方便的参照物。
(3)德育目标
从科学抽象这研究方法中,渗透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照物。
三、教学用具
有关空投物资的投影片(抽动) 有关能力训练的习题投影片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常我们所说的:飞机在蓝天上飞、汽车在奔驰、河水在流动……,这些物体都做机械运动,而且我们早晨一起床,就在做机械运动,比如离开宿舍去教室,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就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有 ,叫机械运动。(位置的变动)
(2)被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 (参照物)
板书:机械运动
二、新课教学
(二)学生目标完成过程:
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这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在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一切复杂的运动都包含有机械运动。因此研究机械运动是研究各种复杂运动的基础。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人了所赖以生存的地球既自传,又绕太阳公转。
2、参照物
(1)概念: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出示空投物质的图片(飞机、物资都可以抽动,能显示出其实际的运动路径)
学生分析:以飞机为参照物,看到投下的物资沿直线竖直下落,地面上的人以地面为参照物,看到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
要求学生举例:描述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参照物,观察结果也不一样。
学生举例:运动的汽车,是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如选司机为标准,汽车是静止的。……
(3)老师总结:参照物是可任意选取,但选择的原则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比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
注意:a、描述物体是否运动决定于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由于所选的参照物的运动状态不同,所以运动的描述只能是相对的。同一物体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运动状况可能不同。
b、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通常情况下,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取大地为参照物。
c、在不同参照物中观察同一物体运动结果不同。
二、机械运动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看课件: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练习:1“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以 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竹排”的参照物为 或
“青山”的参照物为 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知道速度的单位,会进行米/秒、千米/时间的单位换算。
2. 知道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知道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重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难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米/秒、千米/小时的单位换算。
从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例如我们要想尽快到达某地,坐火车就比坐汽车节省时间。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15页第二节大" "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围绕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并进行小结。
从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例如我们要想尽快到达某地,坐火车就比坐汽车节省时间。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15页第二节大" "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围绕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并进行小结。
1. 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
提问: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10秒前进50米,乙2秒前进8米。怎样表示这两人骑车的快慢 要求学生利用小学学过的有关速度的知识具体回答:
!!利用前面比较百米短跑运动员同万米长跑运动员谁运动快的方法,算出在相同时间内甲、乙车行驶的路程。即算出它们运动的速度就可以进行比较。甲10秒行50米,乙2行8米。由此可知甲车运动的比乙车慢。(相同时间用1秒、1小时都可以。)
!!汽车所通过的路线长度叫路程。路程的单位是长度的单位,米或千米等。1秒、1分、1小时叫做单位时间。只要用物体通过的路程去除于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物体的速度。知道了速度就能比较它们的快慢了。在此基础上,给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v=s/t
让学生计算出上例中甲乙两人的速度。
(4)单位:米/秒;千米/时
教师指出: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成的。常用的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单位中的分数线读作"每"。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时"作速度的单位。
并推出:1米/秒=3.6千米/时; 千米/时=1/3.6米/秒
(5)物理意义:5米/秒表示:1秒钟物体通过的路程是5米。
72km/h= m/s 4m/s= km/h
提问: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吗 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答:它的运动特点是有时快,有时慢,到达中途车站时还要停下来。其特点为速度是变化的。
!!教师指出: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这是常见的一种运动。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要求不很精确,粗略研究的情况下,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2.平均速度
(1)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2)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v=s/t
并说明解物理计算题的格式、要求。
解题规范化要求:
!!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2)解计算题,要求写全已知、求、解、答。单位可在已知中统一。
!!3)解题过程,要求写出根据公式(或由此得到的导出式),然后按公式逐项代入已知数值和单位。单位要统一到符合求答要求,最后得出计算结果。
!!4)进行检验,无误后,写出答题。
例题1:郑州到上海的铁路线长约1000Km,从郑州开往上海的快速客运火车,要运行14h到达上海,已知南京\郑州间的铁路线长约700Km,假设火车在郑州南京间的速度跟郑州、上海间的相等,那么从郑州开出的为车大约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南京?
例题2:一架飞机在2h 内飞行了1440km,它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已知:s=1440km =1400000m t=2h=7200s
求:v
例题3: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如在前100米的速度是4m/s,后100米的速度是5m/s,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小结:物理学中求解计算题和小学数学不同,应注意:
①分析题意,用相应的物理符号在“已知”项中写出已经知道的条件,在“求”项中写出要求的量。
②在求解的过程中,必须写出求解的根据,即物理公式。
⑧将物理量代入公式时,要带上数字和单位。
④计算结果必须带上单位。
⑤单位不统一或题目所给条件中的单位和要求结果中的单位不一致时,要在“已知”中进行换算,统一单位,以免出错。
3、本节知识要点小结
!!提问:速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 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是什么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如何读 怎样写
板书:
速度和平均速度
一.速度
1.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 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
4. 单位:米/秒(国际)千米/时(常用)
1米秒=3.6千米/时;1千米/时=1/3.6米秒
5物理意义:5米秒表示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米。
二变速运动
1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2.平均速度计算: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v=s/t
例题:郑州到上海的铁路线长约1000Km,从郑州开往上海的快速客运火车,要运行14h到达上海,已知南京\郑州间的铁路线长约700Km,假设火车在郑州南京间的速度跟郑州、上海间的相等,那么从郑州开出的为车大约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南京?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