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专题复习与巩固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专题复习与巩固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0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2-15 13:4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专题复习与巩固训练
【要点详解】
知识点1: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路中要有持续的电流,电路两端必须有电压,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大,导体本身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导体的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因此,通过导体的电流受到电压和电阻两个因素的影响。要研究三个量的关系,可采用控制变量法,先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再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然后综合研究结果,得到结论。【出处:21教育名师】
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目的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控制变量 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压 控制电压不变,改变电阻
电路图
如何控制 电阻不变,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导体两端的电压,从电压表上读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值,从电流表上读出通过导体的电流 更换不同的电阻,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即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分析论证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和电压有关,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将实验数据通过图像的形式表示出来(如图所示),通过图像分析可知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和电阻有关,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将实验数据通过图像的形式表示出来(如图所示),通过图像分析可知电流的大小与电阻的倒数成正比,即与电阻成反比
探究归纳:①在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关系;
②在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 关系。
说明 ①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前提是“电阻一定”,叙述顺序是“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而不是“电压与电流成正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前提是“电压一定”,叙述顺序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而不是“电阻与电流成反比”。www.21-cn-jy.com
例1 图甲是小伟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图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I—R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填“正比”或“反比”);他每次控制电阻的两端电压为 V不变。若电源电压为4.5V,实验中R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那么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为   Ω。
知识点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 ,这个结论叫做欧姆定律。21*cnjy*com
2……公式
如果用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I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那么欧姆定律的公式为: 。【来源:21cnj*y.co*m】
变形公式为: 和 。
3.对欧姆定律的正确理解
(1)同一性:I、U、R是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三者要一一对应,不同导体之间的电流、电压、电阻不存在上述关系。www-2-1-cnjy-com
(2)同时性:在同一部分电路上,开关的闭合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都将导致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发生变化,所以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时间的值。
(3)统一性:公式中三个量的单位必须是国际制单位。即电流I的单位为A,电压U的单位为V,电阻R的单位为Ω。【版权所有:21教育】
例2 在做“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3V不变),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四只(5Ω、10Ω、20Ω、25Ω各一只),滑动变阻器M(10Ω 1A),滑动变阻器N(20Ω 1A),开关、导线若干。21·cn·jy·com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B端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
(2)实验过程中,使用不同定值电阻进行探究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这种方法是 (填字母编号)。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3)某次实验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3V,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两电表示数均无明显变化,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更换不同定值电阻进行了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阻/Ω 5 10 20 25
电流/A 0.40 0.20 0.10 0.08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
(5)实验中选择的滑动变阻器应是 (填“M”或“N”)。
例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当断开开关S1和S2,闭合开关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0A;当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0A。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电阻R2的阻值。
(2)断开开关S1和S3,闭合开关S2时,加在电阻R1两端的
电压。
知识点3: 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
根据公式 ,可以用电流表测通过电阻的电流,用电压表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再利用该公式即可求出导体的电阻。这种方法称之为 。21*cnjy*com
2……实验电路
3.实验步骤
(1)断开开关,按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 的位置,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
(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读数,并记录。如此再重复一次。
(4)根据R=,求出三次测量的电阻值,并求三个电阻值的 ,作为待测电阻的测定值。
4.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2)电流表要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要与被测电阻并联,并用试触法确定量程。
(3)在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连接。滑片处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处是为了防止闭合开关时电流过大,损坏电路元件。
(4)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必须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例4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滑动变阻器(“10Ω 2A”、“20Ω 1A”)两个,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导线若干。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移至 。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于电源电压,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发生了 。
(3)排除故障后,小明通过实验测得多组数据,由这些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4)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先把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进行测量,接着又改用1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当把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后,小明应将滑片P向 端移动至适当的位置,目的是 。2-1-c-n-j-y
(5)小明实验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该是 。如果小明没有正确选用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就会现这样的情况,当把 Ω的电阻接入电路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数值。
【易错点拨】
易错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例5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示数之比U甲∶U乙=3∶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时,则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为( )
A. 2∶1 B. 3∶1 C. 2∶3 D. 1∶3
【巩固提升】
1、在探究一个用电器中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时,小明连接好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化,小明连接的电路有不妥之处,改正的方法是( )
A.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 B.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
C.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D D.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
2、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出了I-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当导体的电阻为 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当电流分别为0.25A和0.5A时,接入电路的导体的电阻之比为 ;实验过程中,小明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V。
3、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
A. A导体的电阻为10Ω    B. B导体的电阻为10Ω
C. A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3A
D. B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B导体的电流为0.6A
4、如图是自动测量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图。其中R′是定值电阻,R是弧形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金属杠杆的一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油量表是电压表改装而成的    B.R和R′是并联的
C.油位越高,通过R的电流越大   D.油位越低,R两端的电压越小
5、在甲图中,R1=3R2,要使R1与R2组成并联电路,应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此时R1与R2中通过的电流比I1∶I2= 。在乙图中,闭合开关S,并将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在移动滑片时,V的示数突然增大到接近电源电压值,而A的指针几乎不偏转,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6、学习了电学相关知识后,学校举办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利用电流表或电压表制作一个简易电子秤,图1是小红设计的电子秤原理图,其中E为干电池(2节);A是电流表(电子秤示数表盘);R0是定值电阻(5Ω);R是一根长为6cm阻值为15Ω的均匀电阻丝,c是一根弹簧,其所受压力F与压缩量ΔL的关系如图2所示(塑料盘的重力不计),g取10N/kg,制作时,调整弹簧的长度,使之不称重物时滑片P刚好在电阻丝的a端。
(1)该电子秤的最大称量是多大,应选用的电流表最大量程是多少?
(2)当电流表的指针指在0.3A处时,所称重物的质量是多少?
7、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中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出了多组数据,并记录在表中,请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分析判断出他们实验时所使用的电路图可能是( )
U/V 3.0 2.5 2.0 1.8 1.5 1.3
I/A 0.20 0.30 0.40 0.44 0.50 0.54
8、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的实物连接图。
(1)实验中为保护电路元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滑动到 端(填“左”或“右”)。2·1·c·n·j·y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闭合开关,保持ab间的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测出对应的电流和电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实验操作过程中如果只是把ab间电阻由10Ω换成15Ω后,为保持 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填“左”或“右”)滑动。
9、如下左图是小强“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中间图是他依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R两端的电压为 V;当R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15Ω时,闭合开关后,为使R两端的电压 (填“改变”或“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填“a”或“b”)端滑动。
10、如上右图是小明和小华设计的拉力健身器示意图,在拉环处加拉力时,滑杆PQ可随之自由滑动(导线对滑杆滑动无影响)。已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老师认为他们的设计有不足之处,应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定值电阻。
(1)串联定值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
(2)小明和小华的改进方案分别如下:
小明:把定值电阻串联接在A、B之间。
小华:用定值电阻替换电流表。
若按照小明的方案:闭合开关,向右拉动拉环,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1cnjy.com
若按照小华的方案:闭合开关,当拉力为0N时,滑片P位于B端,电压表示数为0V;当拉力为500N时,电压表示数为1.5V;当拉力为1000N时(在弹性限度内),电压表示数
3V(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第六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专题复习与巩固训练  参考答案
【要点详解】
知识点1:正比 反比
例1 反比 2.5 20 知识点2:正比 反比 I= U=IR R=
例2 (1)如图
(2)B (3)R断路 (4)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N
例3 (1)当断开开关S1和S2,闭合开关S3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1,U=I1R1=0.50A×20Ω=10V。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和S3时,电阻R1和R2并联,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中的总电流,而I=0.90A,I2=I-I1=0.90A-0.50A=0.40A,R2===25Ω。(2)断开开关S1和S3,闭合开关S2时,电阻R1和R2串联,R=R1+R2=20Ω+25Ω=45Ω,U1=I串R1=A×20Ω≈4.4V。 知识点3:R= 伏安法 最大 平均值 21教育网
例4 (1)b端(或最右端) (2)断路 (3)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4)b 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到2.5V (5)“20Ω 1A” 1521·世纪*教育网
【易错点拨】
例5 D
【巩固提升】
1. B 2. 10 2∶1 2 3. B 4. C 5. S1、S3 S2 1∶3 变小 电阻R断路
6. D  7. (1)6kg 0.6A (2)2kg
8.3 不变 b
9. (1)保护电路 (2)不变 小于
10.(1)右 (2)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电压 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