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机械运动[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机械运动[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2-18 19:12:00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机械运动(一)
精彩的故事
问题1
你们肯定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请各举3例。
静止的物体:
运动的物体:
这幅图中的观光电梯
里的人是静止还是运动
的呢?
为什么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同
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参照物
问题2、
问题3、
你说出地面上的人和电梯里的人
各是选取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吗?
你能判断参照物?
1、“太阳东升西落”
2、“月亮穿过云层”
运动还是静止?
长江探险漂流队乘坐竹筏顺流而漂,
以江岸为参照物,竹筏是_____的;而以流
水为参照物,竹筏是_______的。
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呢?
你发现了什么?
两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机械运动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1、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的后一句是以 为参照物
竹排
C
2、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学生有如图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学生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B、不论选择什么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D、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的
3、如图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情况。当加油机的输油管与需加油的飞机的接口连接妥后,就可进行加油。请你分析一下,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进行?制作水火箭
【活动目标】
通过这次制作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要达到以下目标:
1、学会利用身边的简单器材,按照图示的方法说明制作水火箭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学会使用使用常用工具和制作技巧。
2、通过水火箭模型的制作,了解水火箭的工作原理,加深对力作用相互性的理解。
3、通过动手实践,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
4、通过对水火箭作品的评价,鼓励大家发现问题,提出有创新的设计。
【成功关键】
1、为了减少水火箭的质量和快速上升时受到的阻力,可选择无底垫的可乐瓶。
2、为了使水火箭飞得又高又远,可把打气针换成自行车嘴(可从修车铺的废旧车胎上剪下,去掉里面的螺丝和衬垫),附带胶管和螺帽。
3、选一个4号橡皮塞(化学实验室有或医用瓶塞)钻孔,孔径约为8毫米。钻孔后插入气门心,做成增压塞(图2-7A)
4、先往可乐瓶内装适量的水(一般为瓶容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增压塞塞入瓶口时要求塞得很紧,以便获得较大的反冲力。为了安全,可将水火箭倒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图2-7B)
5、开始打气时,可观察到瓶内的水会冒出许多气泡,需持续打气直至火箭射出。
注:本实验必须在室外进行,注意实验安全。
【结果提示】
水火箭的制作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但其原理是相同的,即压缩空气将水从瓶口的气嘴处压出时,压缩空气对水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水对压缩空气也有一个向上的推力。
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利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而设计的。通过气筒向可乐瓶打气使水喷出,喷出的水给了可乐瓶一个力,使可乐瓶水火箭飞出去。
【进一步研究】
你的水火箭在试飞中飞行平稳吗?为了使你的水火箭飞得又高又远,请通过计算机网络,在http://www. ( http: / / www. )里搜索关键词“水火箭”,查阅相关水火箭的资料后,你认为可作哪些修改?结合你的实际制作和试验情况完成下表。
水火箭活动记录单
班级:___________ 参与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想发展:
1、影响水火箭发射动力强弱的因素有哪些?
2、影响水火箭在空中稳定性的原因有哪些?
3、在制作过程中,哪些部位的加工处理,对水火简的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4、除了传统单段式水火箭之外,请设计出2款已有改进的水火箭图纸。
◆问题与讨论
1、 试说明新作品的最大创意是什么?
2、
3、 经实验证明,装多少水可以让水火箭达到最佳的状态?
4、
3、试分别说明弹头重量、发射仰角、气压和水量等因素对水火箭飞行的影响?
火 箭 的 故 乡
火箭的历史大约有800多年了。火箭的故乡全世界公认是中国。在美国华盛顿航空与航天博物馆内,立着一尊中国古代武士手持火箭发射筒的塑像。“火箭”这个名称在古代典籍中最早出现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当时的兵家曾把箭杆前部绑上易燃物点燃后,用弓、驽射出去进行火攻战。到了明代,我国已经有了“一窝蜂”、“神火飞鸦”、“火龙出水”等名气较大的“火箭”。大约在公元13世纪,我国的“火箭”传入阿拉伯国家,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虽然我国古代的“火箭”并没能打开天门之锁,但全世界都承认中国的火箭是打开天门的第一把锁匙。
科学广场
PAGE
1(共5张PPT)
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4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 )
A.9米/秒 B.18米/秒 C.4.5米/秒 D.无法确定
2..看着刚刚学会爬行的孩子在地板上爬行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下表是小明记录兰兰和敏敏爬行时的情况,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1) 是匀速爬行的,他爬行的速度是 。
(2)请描述另一个孩子的爬行情况 。他俩爬得较快的是 。
时间(秒)
1
2
3
4
5
兰兰爬行的距离(米)
0.3
0.5
0.75
1.25
1.75
敏敏爬行的距离(米)
0.4
0.8
1.2
1.6
2.0
3.根据天气预报,强热带风暴的中心距某地160千米处,正以20千米/小时的速度沿直线向该地接近。预计多少时间后强热带风暴的中心到达该地?
4.下雷雨时如果我们看到的闪电和听到的雷声相隔2.5秒,则雷击的地方离我们大约有多远 (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米/秒)(共18张PPT)
机械运动(第二课时)
做一做:
各小组按照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
注意:
先统一方案,再分工协作。
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吗?
议一议:
⑴比较同一时间内通过路程
的长短。
通过路程长的运动较快,
反之运动较慢。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⑵比较同一路程所用时间的
长短。
所用时间短的运动较快,
反之运动较慢。
以上两种方法能比较不同组的玩具小狗运动快慢吗?能比较出快多少吗?
思考:
想一想:
需要测量哪些数据?用什么测量工具?
通过的路程------米尺
所用的时间------停表
实施方案:
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有关数据。
注意:起点 终点时间和路 程的测量
速度
(2)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
慢的物理量。
(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路程 叫速度。
速度
93)
(3)计算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
(4)单位:米/秒 m/s
v=s/t
体会速度大小
速度
(5)单位换算
1米/秒
3.6千米/时
X3.6
3.6
例题
一辆客车在京沪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是旅客两次看到的路牌和当时看到车内悬挂的时钟。根据路牌和时钟提供的信息,你能计算出这辆客车行驶的速度吗?
课堂练习
1.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人步行的速度一般为5-----
自行车的速度一般为5-----
2.比较a、b、c三位同学赛跑快慢最简便方法是-----------,b和d同学谁快?快多少?
参赛者 a b c
成绩(秒) 13 14 15
参赛者 d e f
成绩(米) 300 320 280
表一:百米赛跑成绩
表二:1分钟定时跑成绩
作业
1.作业本p22(共13张PPT)
判断图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各以什么为参照物。
试一试 根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观察图片找出运动的汽车与过山车的不同点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为了反映两车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下图)。已知每隔2秒曝光一次。两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二、运动的分类
机械运动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1、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的后一句是以 为参照物
竹排
C
3、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学生有如图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学生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B、不论选择什么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D、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的
4、如图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情况。当加油机的输油管与需加油的飞机的接口连接妥后,就可进行加油。请你分析一下,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进行?
图2-18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运动
甲c

图2-20比较两辆汽车的运动
为[为参照
参照物的演示
参照物的演
演示一演示二
演示三演示四

动了
真快
吗你没动
图23客是静止,还是运动 课题:机械运动
第2课时(本节共4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简单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定性定量比较物体运动快慢,使学生体验速度概念建立过程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速度概念建立。
板书设计:
机械运动
一、定性比较物体运动快慢: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二、定量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速度)。
1、 定义;2、公式:V=s/t ;3、单位。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2004年奥运会上哪一个项目最令你兴奋,激动不已呢?
学生:110米跨栏等。
播放课件:110米跨栏决赛
我们是如何比较他们的运动快慢呢?
二、新课教学
我们共同探究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1、现每小组桌前都有玩具小车和玩具小狗,我们来比一比谁运动得快?(实验前先讨论方案,再大胆尝试实验时要分工负责)
实验结束,提问:谁快?你是怎么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学生讨论,组间交流,学生总结归纳:
①相同时间,比较路程;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这两种方法?
课件:110跨栏,学生从两个角度(途中观众,终点裁判)分析比较运动快慢。
2、深入发掘:不同组的玩具小狗,我们不放在一起能否比较它们快慢吗?追问:快多少?
学生讨论、总结:
这就需要测出一些数据?哪些?
路程 时间
↓ ↓
米尺 秒表(电子表)
请各小组用以上工具进行测量本组玩具小狗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并记录有关数据。
学生汇报数据 汇总成表
学生任取两组比较
产生问题:不同时间,不同路程怎么办?
学生处理数据
说出意义
三、速度
1、定义
2、意义
3、定义式 V=
4、单位、复合单位过程、读法
5、学生估计上学走路,骑车的速度。
6、体检速度、读图,比较不同单位两物体的快慢。
7、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8、例题教学
a、如何阅图获取信息
b、解题规范
四、课堂评价反馈:练习
五、作业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