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汉字》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五组课文。本组教材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补充提供。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甥、舅”等23生字;
2、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2、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借助工具书排除字词等阅读障碍,结合课后注释与练习默读课文并做预习批注;搜集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指名答、点评。
2、打开书的第76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小结: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二、合作讨论,制定活动计划:
1、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主要是开展活动来进行综合性学习,是我们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对“综合性学习”,我们都很熟悉了,比如这本书的第5页——本学期第一课《窃读记》的课后就安排了一次“感受读书快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大家回忆一下,开展综合性学习,我们都要怎么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指名答、指名读书的第77页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点评: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前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制订活动计划,活动结束后,要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
2、“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大家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我们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大家可以自己去搜集,我也会及时补充提供。
3、我们先学习“有趣的汉字”板块。我们了解汉字的有趣,可以开展哪些活动?请快速浏览书的第77页的“活动建议”。
4、组织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拟定小组名称,选出组长,明确组员分工及职责等。
5、组织学习小组商定活动计划,ppt出示:
×××组“遨游汉字王国”之“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
活动要求:(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
参加人员:
人员分工:组长、主持、搜集资料、记录等
制订日期:
6、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师生共同评议,小结: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和内容要尽量不重复。
7、小组根据评议意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后作业:
1、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2、阅读课本第78~83页的“阅读材料”,思考:这4篇课文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的?
3、搜集3则字谜。
第二课时
一、检测作业,导入新课:
阅读课本第78~83页的“阅读材料”,思考:这4篇课文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的?指名答、点评:第1篇《字谜七则》猜字谜,第2篇《有趣的谐音》介绍有关谐音的歇后语和笑话,第3篇《仓颉造字》介绍汉字的来源,第4篇《“册”“典”“删”的来历》介绍“册”“典”“删”的来历和本义。
二、学习《阅读材料》之《字谜七则》 :
1、默读《阅读材料》之《字谜七则》,并试着猜出各则谜语的答案。
2、指名汇报猜课本字谜学习成果,点评:字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游戏形式,①—④的答案分别是“日、香、立、曼”。四则文字谜,谜面像一首小诗,运用组合法表现汉字的特征,根据谜面的暗示,把字的笔画或部件作加减,凑成一个字。其实猜字谜还有象形法和意会法。象形法就是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意会法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联想。猜谜的时候,常常要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⑤⑥的答案是“休、斗”。这是两则画谜。⑦是动作谜语,答案是四位运动员分别姓林、杜、刘、孟。
3、猜课外字谜。
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搜集的字谜,指名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点评补充一组字谜:
(1)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磨)
(2)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旧)
(3)一个字,两张口,下面还有一条狗。(哭)
(4)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驼)
(5)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明)
(6)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郭)
(7)有水可养鱼虾,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也)
(8)一点不出头。(术)
(9)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七)
(10)十个哥哥力量大,一切困难都不怕。(克)
(11)多出一半。(岁)
(12)一只小帆船,载着一粒米,向东又向西,不知到哪里。(迷)
(13)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匹)
(14)一人住在山旁边,从来没有见过面。(仙)
(15)再会。(观)
4、组织自编字谜
各组展示自编的字谜,大家评价哪组编得最好。
三、布置作业:
分别搜集3则利用谐音形成的歇后语和笑话。
第三课时
一、学习《阅读材料》之《有趣的谐音》 :
默读课本第79页《阅读材料》之《有趣的谐音》,说说课文介绍了几种使用谐音的形式?指名答、点评:歇后语和笑话。
二、学习谐音歇后语:
1、齐读课本第79页的“歇后语”。
2、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小组搜集的歇后语,点评并补充相关资料:
谐音歇后语:
飞机上吹喇叭——想(响)得高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老虎拉车——谁敢(赶)
膝盖上钉掌——离题(蹄)太远
骑自行车下坡——睬(踩)都不睬(踩)
3、学了这么多“歇后语”,说说这些歇后语在谐音方面有什么特点?
指名答、点评: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书上出现的是谐音性歇后语。它们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三、学习谐音笑话:
1、古诗中有时也运用谐音达到一语双关的表达效果。《“枇杷”与“琵琶”》就告诉我们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2、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小组搜集的谐音笑话,点评。
3、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小组搜集的谐音对联,点评并补充相关资料:
刘伶饮尽不留零(刘伶)贾岛醉来非假倒(贾岛)
六七八九二三四五 横批:缺衣(一)少食(十)
四、课后作业:
1、继续搜集整理谐音歇后语和笑话;
2、预习《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
第四课时
一、学习《仓颉造字》 :
1、指名分自然段读,正音、点评。
2、理解课文内容。
(1)阅读课本第80—81页《仓颉造字》,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指名答、点评: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
(2)谈谈“结绳记事”的好处和问题。
指名答、点评:不仅我国,古埃及、古波斯、非洲、澳洲的土人等,都曾结绳记事。
(3)谈谈“物语”的好处和问题。
指名答、点评:是一种交流思想与情感的工具,但是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收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4)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吗?
指名讲,组织点评、总结。
(5)除了书上介绍的汉字起源的说法外,还有哪些说法?
指名答、点评:没有文字非常不便,汉字的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汉字是从模拟事物的形状开始创造的目前普遍认为起源于图画。现代多数专家认为,汉字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产生、形成的,不可能由一人独创。仓颉可能只是整理文字的一个有名人物。
二、学习《“册”“典”“删”的来历》 :
1、指名分自然段读,正音、点评。
2、理解课文内容。
(1)阅读课本第82—83页《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指名答、点评:了解了“册、典、删”三个字的本义和来历。
(2)还知道其他汉字的来历吗?
(3)组织点评、总结:从这几个字的来历中,我们可以知道“象形”和“会意”是汉字产生初期十分重要的造字方法。
三、课后作业:
抄写课本第83页“有趣的汉字”部分生字,每字抄5遍。
课件32张PPT。学习目标1、认识“甥、舅”等23生字;
2、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5、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6、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7、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字词积累我会读这些生字甥、舅、锥、鸿、迂、典、剖、蛀、恭、搁、诣、殷、
挫、抑、隶、拘、韵、撇、捺、瀚、脂、骋、魅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通顺连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综合性学习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主要是开展活动来进行综合性学习,是我们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对“综合性学习”,我们都很熟悉了,比如这本书的第5页——本学期第一课《窃读记》的课后就安排了一次“感受读书快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大家回忆一下,开展综合性学习,我们都要怎么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概括起来,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三个特点:
① 综合性:体现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途径等多个层面。
② 实践性:综合性学习重参与,重体验,重语文实践活动。
③ 开放性:综合性学习无论是内容、时间、空间、组织形式、指导方式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综合性学习2、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① 选题——确定学习内容 。
② 策划——制定学习计划。
一般包括:确定活动主题,明确目的要求;商定活动的形式;安排时间,合理分工;确定学习成果的表达和交流方式。
③ 实施——组织开展学习活动 。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要时时关心,给予即时性点拨指导。
④ 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
⑤ 评价——全面总结与提高。综合性学习
第一大板块《有趣的汉字》,集中体现在汉字之“趣”。
1、字谜七则——通过文字谜、画谜和动作谜语,体会汉字的字谜之趣。
2、有趣的谐音——通过歇后语和关于汉字的笑话,体会汉字的谐音之趣。
3、仓颉造字——体会汉字的起源之趣。
4、“册”“典”“删”的来历——体会汉字之间的衍生之趣。有趣的汉字综合性学习 我们平时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你了解关于汉字的哪些知识? 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吧!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有事。有趣的汉字综合性学习 我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汉字,并结合书本的活动建议,制订一个活动计划。活动计划一般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活动结束以后,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展示活动的成果。我计划汉字王国闯关字谜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谜底:日 字谜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 道好。 字谜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谜底:香谜底:立字谜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谜底:曼我能猜!第一关 字谜关 谜底:休谜底:斗 第一关 字谜关字谜7:
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前面的两颗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土堆旁;武术运动员拿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谜底:林、杜、刘、孟 第一关 字谜关谜面一:
有水能养鱼虾,有土可种庄稼, 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
谜面二:
有火放鞭炮,有手来拥抱,有饭吃个饱,有脚赶快跑。谜底:也谜底:包 从上面的谜语中,我们发现了汉字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一个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 第一关 字谜关⒈一字十一笔,无横又无直。
(淡)
⒉一横又一直,不能猜作“十”。
(支)
⒊舌头舔甘蔗。
(甜)
⒋一物有千口,你有我也有。
(舌)5、故宫(打一位作家)
(老舍)
6、一人一口
(合)
7、厂里有个白小子。
(原)
8、四张嘴,有头有尾
( 申 ) 第一关 字谜关 同学们可要认真看了,我的这三则谜语,可是只猜一个字。 第一则: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手命难保。
第二则: 一物分两旁,一旁好吃一旁香;一旁眉山去吃草,一旁岷江把身藏。
第三则: 一物长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的跑不快,长翅的飞不好。”谜底:鲜 第一关 字谜关谐音歇后语
谐音对联
谐音古诗
谐音与生活 第二关 歇后语关谐音歇后语(1)外甥打灯笼----
(2)孔夫子搬家----
(3)小葱拌豆腐----
(4)上鞋不用锥子----
(5)四月的冰河----
(6)隔着门缝吹喇叭---照旧(舅)
净是输(书)
一清(青)二白
真(针)好
开动(冻)了
名(鸣)声在外 谐音歇后语第二关 歇后语关石头落水
腊月天气
秃子打伞
打架揪胡子
三九天穿裙子沉默(没)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无法无天(无发无天)谦虚(牵须) 美丽动(冻)人 谐音歇后语第二关 歇后语关矮子倒水-------水瓶(平)不高
八十岁的老翁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半云天挂口袋-------装风(疯)
保温瓶的塞子-------堵(赌)汽(气)
鼻梁上推小车-------走头(投)无路 谐音歇后语第二关 歇后语关1、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2、扇着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3、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4、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5、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6、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7、耗子掉到水缸裏------时髦(湿毛) 谐音歇后语第二关 歇后语关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装羊)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儿走险)谐音歇后语第二关 歇后语关贾岛醉来非假倒 (贾岛) 刘伶饮尽不留零 (刘伶)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对联歇后语第二关 歇后语关
“枇(pí)杷(pá)”与“琵(pí)琶(pá)”
有人送枇杷给予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县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xiāo)管尽开花。” 笑话歇后语第二关 歇后语关
A笑话 军训教练说:“一班杀鸡,二班偷蛋,我来给你们做稀饭。” (翻译:一班射击,二班投弹,我来给你们做示范。)
B笑话 一个外国女孩嫁到中国来,在早饭时,对于不会吃油条的她被指点说:“你蘸着吃。” 她马上站起来,又被告诉“你蘸着吃!” 她一头雾水,委屈的说:“让我站着吃,我已经站起来了,还要站到哪儿去?” 第二关 歇后语关笑话歇后语 谐音笑话:一个乡里开会,由于谐音,村长说:“兔
子们,虾米们,不要浆瓜,咸菜太贵了。”(同志们,乡民们,不要讲话,现在开会了。)主持人说:“咸菜请香 肠浆瓜。”(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们,乡民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用大碗吧) 笑话歇后语第二关 歇后语关“侍郎是狼”与“尚书是狗”
清朝乾隆年间,纪晓岚与和珅同时在朝为官,纪晓岚任侍郎,和珅任尚书。有一次两人在一起喝酒,和珅指着一只狗问:“是狼是狗?”纪晓岚是个非常机敏的人,马上意识到和珅是在辱骂自己,就不动声色地回答道:“垂尾是狼,上竖是狗。”谐
音
小
故
事 第二关 歇后语关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第二关 歇后语关谐音古诗 谐音广告第二关 歇后语关“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 “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两厅。 “晶”对“品”说:你家难道没装修? “吕”对“昌”说: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 “自”对“目”说:单位裁员了? “茜”对“晒”说:出太阳了,
咋不戴顶草帽? 有趣的汉字对话
“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了,没根手杖寸步难走。 “占”对“点”说:买小轿车了? “且”对“但”说:胆小的,还请保镖了? “大”对“太”说:做个疝气手术其实很简单。 “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 “土”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 “寸”对“过”说:老爷子,买躺椅了啊?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有趣的汉字 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我们永远行走在探索汉字的路上。让我们继续探究书上第91页提出的有关问题,继续在汉字王国中遨游。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