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的利和弊》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事例说明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会产生摩擦力。能说出摩擦力的利与弊,说出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具体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体会到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学会研究摩擦力的简单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科学、辨证的观点来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能够想象没有摩擦世界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二、学习过程
(一)悬问引入
你能完成下面的不可能的任务吗:有什么办法在不使用任何工具情况下,用手竖直地把一本书提起的同时,将另一本书也“粘”起?
大家边思考边动手实验,探求可行方案。
(二)新课学习
1.摩擦力
【做一做】
实验(1) 用力将橡皮擦在写有铅笔字迹的纸上滑动,有什么感觉?用不同大小的力试几次,感觉一样吗?
实验(2) 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并慢慢地拖动,手有什么感觉?
实验(3) 用手指沿水平方向推桌面上科学书做匀速直线运动。
结论:两个物体做 运动时,受到的桌面 它们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
【想一想】
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那么两个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是否也存在摩擦力?
实验(4) 筷子提米
结论: 两个物体发生 时会产生摩擦力,那么两个保持 的物体之间,也存在摩擦力。
思考:上面的例子中的摩擦力都是固体间产生的。那么,液体、气体间会有摩擦吗?
阅读课本P61图2-59:⑴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坠入大气层时因摩擦烧毁的情景图。
⑵船在水中高速航行时的情景图。
得出结论: 、 、 都会产生摩擦力。
举例生活或生产中有关摩擦的实例
2.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第一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
第二次:在木块上放砝码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记下相应的示数;
第三次:在长木板上扑上毛巾,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记下相应的示数.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2
3
(1)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读下面的图归纳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a、 b、
思考:除了书上例子,你们能说出一些增大有益摩擦的例子吗?
增大压力:
使接触表面变粗糙:
(2)、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a、 。
b、 。
c、 。
d、 。
试举生活中减小摩擦的实例
实验课本图2-61,观察总结出:利用气垫可以大大减小 。
气垫船
三、评价与反馈
1、清朝建造皇宫时,有一块巨大的汉玉重有450吨。当时恰遇大寒天,要从100多里外山脚运进皇宫,那时没有汽车、火车,要将这块巨石完整地运走,实在不容易,于是负责修建的官员召集了许多人讨论搬运办法,提出了以下四种方案,你认为哪个最佳?说出根据。
①开一条运河到皇宫。 ②造一辆特大马车拉。
③用几百根圆木滚动。 ④在冬天路上反厚泼水结厚冰。
2、课后练习
四、家庭作业
1、回家观察自行车。要求指出:哪些地方利用摩擦?哪些地方减小摩擦?分别利用了什么方法?
2、写一篇科幻短文:假如没有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