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古诗词三首23本课学习《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三首古诗词。1.学习目标
2.走近作者
3.字词精讲
4.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5.课文解读
6.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
7.课文结构
8.课文主旨
9.课堂拓展
10.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11.当堂检测
12.课后作业布置1.我要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白鹭”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并默写前两首诗。(重点)
3.我要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难点)
4.我会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翁卷:
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
主要作品:《四岩集》《野望》《乡村四月》等。
范成大:
(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南宋诗人。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四时田园杂兴》(60首)《石湖居士集》《菊谱》《梅谱》等。张志和:
(约741~775),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唐代著名词人。别号烟波钓徒。
主要作品:《玄真子》《渔歌子》等。 绩( )麻 蓑( )衣 蚕( )桑上中下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耕、绩塞蚕、桑、昼、鹭、笠、箬、蓑jìsuócánlǜ(绿色 碧绿)
lù(鸭绿江 绿林好汉)绩麻:
箬笠:
蓑衣:把麻搓成线。
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这三首古诗词分别描写了田园风光的什么美?
串珠问题:
1.三首古诗词分别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在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上有那些异同?
3.《乡村四月》《渔歌子》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哪些?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④蚕(cán)桑又插田。
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
③子规:杜鹃鸟。
④了:结束。译文:
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这两句诗抓住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表现了初夏的景色?
这两句诗着重写景,山坡原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绿原、白川、子规、烟雨,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阅读方法解密:品析白描的方法概念:白描,就是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作用:简洁地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答题模式:通过……,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景象(形象)。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zhòu)出耘(yún)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①
[宋]范成大
昼(zhòu)②出耘(yún)田③夜绩麻④,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⑤供⑥耕织,也傍⑦桑阴学种瓜。
①杂兴:各种兴致。
②昼:白天。
③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未解:不懂。 ⑥供:从事。 ⑦傍:靠近。译文: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两句诗描写了怎样的劳动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表现了一个字“忙”,白天忙,夜里也忙,昼夜不停。生动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积累:
春播春种真忙,可在一年之中非常重要啊!我想起这样一句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年之计在于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两句诗表现了一个怎样的农村小孩形象?
这两句诗运用动作描写,通过写儿童的“模仿”游戏衬托“忙”,小小年纪就习农事,可见父母忙碌对他们的影响。一个“学”字,使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sài)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
青箬(ruò)笠(lì),绿蓑(suō)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①
[唐]张志和
西塞(sài)山②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③ 肥。
青箬(ruò)笠(lì)④,绿蓑(suō)衣⑤,斜风细雨不须归。
①渔歌子:词牌名,即词调子的名称,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
②西塞山:山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③鳜鱼:味道鲜美的淡水鱼。
④箬笠:用竹篾(miè)、箬叶编制的斗笠。
⑤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译文:
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四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两句词写的是哪个季节,怎样的景象?
这两句词重在写景,点明了时间是在春季,地点是在西塞山前。作者描绘了春江花开、鸟飞鱼肥的迷人景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三句词勾画出怎样的渔翁形象?
这三句词重在写人,词人以富有色彩的笔调,勾画出一个蒙蒙细雨中独钓的闲适的渔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渔翁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拓展:
如果你是这位鱼翁,有人问你为什么斜风细雨不须归,你怎么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江南水乡的风景太美了,我怎么舍得离开呢?这三首古诗词分别描写了田园风光的什么美?
这三首古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优美的田园风光。《乡村四月》描写了明亮、清新之美。《四时田园杂兴》主要描写了朴实,儿童勤劳、可爱之美。《渔歌子》描写的是明丽、宁静之美1.三首古诗词分别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乡村四月》描写的是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四时田园杂兴》描写的是农村夏忙时大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流露了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之情;《渔歌子》描绘了春天秀丽宜人、景美如画的水乡风光,表现了渔翁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在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上有那些异同?
《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相同之处: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夏日农忙的景象,都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生活、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不同之处:《乡村四月》写农忙景象,善于勾勒农村优美风光,从侧面烘托农忙季节的到来和劳动生活之美,而《四时田园杂兴》则侧重于情趣的表现,诗人捕捉了在大人劳动感染下的“童孙”在桑树绿阴下“学种瓜”的情景,既富有劳动情趣,又表达了对热爱劳动的儿童的赞美。3.《乡村四月》《渔歌子》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哪些?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乡村四月》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绿(原)”“白(川)”,《渔歌子》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白(鹭)”“青(箬笠)”“绿(蓑衣)”。这些词语形象地描摹出景物的颜色特点,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景物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乡村四月写景 欣赏美景
赞美劳动写人绿原 百川
子规 烟雨 村庄儿女
蚕桑插田 明亮清新紧张繁忙 四时田园杂兴大人大人勤劳
儿童可爱小孩昼—耕田
夜—绩麻未解供耕织
树下学种瓜 日夜劳碌天真活波 渔歌子水乡 悠闲自在
渔翁形象垂钓山前白鹭飞
花开鳜鱼肥 箬笠蓑衣
风雨不归 景美如画寄情山水 《乡村四月》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流露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扬之情。
《渔歌子》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宜人、景美如画的水乡风光,表现了渔翁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zhī)子花。 【译文】
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村里的嫂嫂和小姑相互呼唤去清洗蚕子,庭院里的栀子花因农忙而无人欣赏。【关于放牧的谚语】
春羊遛,秋羊走,六月不离河道口。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夏夜叹》杜甫)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谜语】
一个姑娘,实在荒唐,造间房子,不留门窗。
(打一动物名 答案: )蚕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意思是:山岭和原野,一片碧绿,稻田里的水色映吞天空的光辉,细雨微风中杜娟在欢快地歌唱。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意思是: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湍急,水中的鳜鱼很肥美。略。一、比一比,再组词。
债( ) 耘( )
绩( ) 耕( )
三、比一比,组词语。
sāi( ) gōng( )
sài( ) gòng( )
sè( )
瓶塞出塞供给堵塞口供欠债成绩耕耘耕地塞 供三、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__________________
川:__________________
2.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未解:__________________
傍:__________________山陵和原野。平地。不懂。靠近。? ?? ? ?? 四、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 本事。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不想回家。课件23张PPT。1.我会按要求填空。
(1)“鳜”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成词语是:________。
(2)“塞”在字典里有三种读音,分别是:sāi sài sè,在“西塞山”中读__________,在“瓶塞”中读__________,在“闭塞”中读__________。 sè鱼 12 G guì鳜鱼sài sāi 2.根据拼音写词语。
耕( ) 塞( )
耘( ) 赛( )
昼( ) 笠( )
查( ) 签( )耘田耕作比赛边塞检查昼夜斗笠签字3.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绿遍山原白满川。( )
A.河流 B.平地
(2)才了蚕桑又插田。( )
A.明白 B.结束
(3)童孙未解供耕织。( )
A.提供 B.从事BBB...4.我能根据意思写出诗词句。
(1)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5.我能判断下面说法正确与否,对的画“√”,错的画“×”。
(1)这三首诗词都是宋代诗人写的,描写了田园风光。( )
(2)“子规声里雨如烟”中的“子规”是指一种叫杜鹃的鸟。( )
(3)《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描写的是夏季农村的景象,《渔歌子》描写的是春季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 )
(4)《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在湖北黄石市。( )
(5)《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范成大。(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横线。
西塞山(sāi sài) 供耕织(gōng gòng)
鳜鱼(jué guì) 杂兴(xìng xīng)
蓑衣(shuāi suō) 箬笠(ruò nuò)﹒﹒﹒﹒﹒﹒二、读拼音写词语。
cán sāng zhòu yè chéng jì
( ) ( ) ( )
gēng yún bái lù chū sài
( ) ( ) ( )
蚕 桑昼 夜成 绩耕 耘白 鹭 出 塞三、给下面汉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云______( )责______( )
立______ ( )路______( )
旦______ ( )共______ ( )耕耘绩成绩笠箬笠鹭白鹭昼夜昼供提供耘四、查字典,填空。
1.“川”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川”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河流。②平地。③四川的简称。在“白满川”中应选解释( ),在“川流”中应选解释( )。
2.“塞”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塞”的读音有三种:sāi、sài、sè。在“塞住”一词中读( ),在“堵塞”一词中读( ),在“塞外”一词中读( )①Cchuān ②sài宀十sāisè一、乡村四月》——初夏风光
1.景美
(1)美丽的季节
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描写了江南农村________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农村风光的_______。热爱宋翁卷初夏(2)多彩的画卷:绿遍山原白满川
“山原”指_______________。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两个表示颜色的词语使诗句的画面更加鲜明、强烈。
(3)蒙蒙的烟雨:子规声里雨如烟
“子规”指__________,“如”的意思是________。“雨如烟”让我想到了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鹃鸟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山陵和原野山坡、原野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绿 白杜鹃鸟好像烟雨蒙蒙蒙蒙细雨2.人勤: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闲人少”的意思是无事可干的人很少,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忙人多。诗人故意说得舒缓、委婉,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中保持从容悠闲的气度,与诗歌前两句相呼应。( )
(2)“了”在这里读“le”,意思是结束。( )
(3)“才”和“又”不直接写忙却把忙的氛围显现了出来。( )
(4)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四月到了,农民们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又要插秧了。( )
(5)这两句诗写出农村人民的辛苦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二、《四时田园杂兴》——农家夏忙
1.文学常识与解题
《四时田园杂兴》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四时”指________,“杂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作者共写了60首描写四季田园生活的诗,这首诗写的是农村______________繁忙时的热烈场面。夏季宋范成大四季各种兴致2.忙碌的大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诗句中,“________”与“________”是一对反义词。“昼”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耘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绩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诗句中我读出了农村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儿女们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领 昼夜白天除去田里的杂草把麻搓成线勤劳朴素3.可爱的农家童孙:
对于“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供”的读音是ɡōnɡ ,意思是供给,“傍”的意思是靠近。
B.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小孩子哪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C.一个“学”字,使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流露出作者对热爱劳动、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赞扬。A三、《渔歌子》—— 渔夫闲钓
1.文学常识
《渔歌子》是______代诗人是_________写的一首_____,“渔歌子”是_________,我还知道这样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塞风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两句点明时间是在_______,地点是在___________。整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唐 张志和词词牌名忆江南 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春季西塞山前3.悠闲垂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整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境美
(1)这首词描写的两幅画是( )。
A.水乡风光图 雨中垂钓图
B.山乡风光图 垂钓不归图
(2)张志和自号“烟波钓徒”。作者塑造的渔夫在下雨天仍垂钓不愿回家的原因是( )。
A.没钓着鱼
B.陶醉于美丽的水乡风光和悠闲自在的垂钓生活之中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AB一、延伸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①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
[注释]①篱落:篱笆。②蛱(jiá)蝶:蝴蝶。1.解释词义。
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诗句,填空。
(1)诗中用梅子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菜花稀,写出了初夏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2)“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稀疏只有杏子肥麦花白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麦花雪白菜花稀”的意思是荞麦花一片雪白,菜地里的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
(2)白天很少见到行人的原因是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 )
4.我也积累了两句描写田园风光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百字练笔
想象画面,把《渔歌子》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西塞山前,一只只白鹭自由自在地翱翔。桃花盛开的地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一群群鳜鱼快乐地游动着。它们一个个又肥又嫩,像在比赛游泳。一位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绿色的蓑衣,手中拿着一根长长的青绿色的鱼竿,悠闲地坐在一叶小舟上。不知何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渔翁却越发悠闲,越发从容。他到底是被诗情画意的景致所吸引,还是对这肥美鲜嫩的鳜鱼垂涎三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