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5-22 18: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第一课时)
金山学校 高国文 06.4.12
1、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知道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
3、 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
2、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 能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T:小故事:从前有个大学者叫亚里士多德,他说物体只有受到力才会运动,不受力就不会运动,此观点牛顿不同意,牛顿说物体不受力可以运动。对于牛顿的话大家议论纷纷: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大学者说得话会错吗?只见牛顿和亚里士多德一阵耳语,亚里士多德听后高兴的说:我明白了!想知道牛顿对亚里士多德说什么?在下面的学习中你就会明白。
2、 实验探究
T:放在桌面上的小车,假如没有别的物体对它们施加力的作用,它们会不会运动?
S:不会运动;
T: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
板书: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
T: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别的物体对它们施加力的作用,它会怎样呢?
【每小组发一张实验探究记录表,小组讨论,写出探究问题】
S:认识实验器材;
T:我们在水平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多媒体展示问题,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S:相同条件:同一小车,同一斜面,同一高度,静止出发;
不同条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学生明确分工,动手操作】
T: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S: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小得越慢。
T:我们来猜想一下,小车在玻璃和光滑平面上地运动情况?
【多媒体展示,学生回答】
板书:运动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T:根据板书得出,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个发现很有创意,科学家牛顿很早以前就已经提出。
3、牛顿第一定律
【展示牛顿第一定律】
T:牛顿第一定律规定物体必需满足怎样的条件?
S:物体不受力。
T:请同学们举一个例子。
S:――――?
T:物体不受力是理想条件,实际生活中是做不到的。
T:物体不受力时,到底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S:看多媒体,讨论并回答;
【展示小结: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永远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展示牛顿的话:我之所以能看的远,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T:看了牛顿的话有何体会?
S:牛顿很谦虚。
T:其实牛顿说这句话是很真实的。
【播放伽利略、笛卡儿的结论】
T: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其实几代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T: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物体,当人用力推动它时它会运动起来,但一旦人不推它时就会立即静止下来。所以要使物体保持运动速度不变就必须要有力。
牛顿如何解释?
【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S:物体要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功状态发生改变,所以必须有力的作用;当推力车去后物体马上停止运动,是因为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如果物体没有受到摩擦力,则物体将一直运动下去。
T:开始的小故事是老师编的,亚里士多德比牛顿早2000多年,他们不可能面对面交流。但每一项科学规律的发现都需要科学家们的共同智慧这是真的。
T:下面大家来比一比,看看下面这些题你能答对吗?
【多媒体展示题目,学生回答】
【演示:象棋打飞实验】
T:想知道原因吗?且听下回分解。
【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学习知识后有产生新的问题】